《为人民服务》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话。全文篇幅不长,通俗易懂,但观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说理透彻,字里行间隐含着逻辑之美。
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这是第一次接触议论文。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局限于小学教材编排,多是情感充沛、情节曲折的叙述类文本,其阅读和表达比较感性,缺乏抽象、理性的思考。因此,学习本文,我们重在以篇达类,让学生感受议论文的逻辑美、理性美。
教学目标
1.认识议论文,初步学习阅读方法:读观点、读材料、读方法。
2.理解“为人民服务”,明白作者围绕观点分层论述,让观点更有说服力。
3.懂得材料、方法为观点服务,初步感受语言的逻辑之美,并尝试背诵片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观点来进行分层论述,让观点更有说服力。
难点:懂得材料、方法为观点服务,感受本文表达上的逻辑美、理性美。
教学准备
1.张思德背景材料、抗战背景资料、毛泽东讲话背景资料
2.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设计思路
1.基于文体的思考: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也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完整的议论文。基于文体特点,本文的教学定位于引导学生感受议论性文本与叙述性文本的不同之处。从教过到学会,初步掌握议论文的基本阅读策略——读观点、读材料、读方法;从形式到内容,懂得材料、方法都是为观点服务;从能力到素养,初步感受议论文语言平实、逻辑严密的理性之美。
2.基于学情的思考:
本文的教学要考虑前后勾连的问题。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中,议论文占据较大篇幅。而孩子之前的学习接触了大量情感充沛、情节曲折的叙述性文本,孩子的思维比较感性,其理性思维处于零碎状态,往往长于叙述而疏于论辩。因此,帮助学生读懂“为人民服务”,梳理毛泽东讲话背后的逻辑联系,感受议论文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思维之美、理性之美,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并且爱上它,就可以为以后及初中的议论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网购
【设计意图:通过聊天,针对真实生活中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解教学对象的思维、表达水平,立足学情,找到教学起点。】
一、导入新课,发现文本特点
1.交流预习感受
孩子们,预习了吗,说说看,你喜不喜欢这篇文章?说说理由。
2.比较文本,感受文本特点
本文和我们以前所学的课文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像这样围绕一个观点,给我们摆事实、讲道理的文章,就叫作议论文。这是咱们小学阶段遇到的第一篇议论文。
设计意图
找到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起点,通过与叙事类文章比较,认识什么是议论文。
二、整体感知,理解中心论点
1.浏览课文,勾画中心论点
请大家快速找一找,文章的哪一句话提出了他的观点?勾画下来。
2.梳理中心论点和题目之间的关系
简单说,怎么做才是为人民服务?(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
3.简介革命形势,理解中心论点
1944年那个时候,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大家吃不饱穿不暖,战士们不仅要上战场浴血搏杀,还要放下手中的枪,去参加生产劳动。所以,与现在不同的是,在那个特殊年代为人民服务不仅要解放人民,还要为人民利益而工作。这就是作者的观点。议论文通常开门见山就会提出观点。
4.浏览全文,把握论证思路
那围绕这一个观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可以在文段的旁边批注关键词句。(死的意义、正确对待批评、团结互助)
5.关注讲话背景:
(1)质疑:追悼会上的讲话?
(2)补充讲话背景资料。
小结:毛泽东就是要从这三个方面去说服大家,让人明白在当时什么是为人民服务。看来议论文的学习常常需要结合背景,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观点!
设计意图
议论文最重要的就是读观点,针对学生经历的缺失,本文要结合背景正确理解观点——“为人民服务”在当时指什么?为什么要谈“为人民服务”?
三、精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逻辑之美
(一)PPT出示第二段,学习第二段。(教——学方法)
1.那毛主席用了哪些方法把自己的观点讲清楚的呢? 请你默读第二自然段,读懂每句话,提炼关键词,批注在句子旁边。
2.学生交流:
引证
A.读懂句子,弄清古文含义。
B.比较句子,明白恰当的引用能够更好地阐明观点。
对比论证
A.读懂句子,弄清意义的对比和情感的对比。
B.朗读句子,感受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
例证
A.补充材料,了解张思德
B.紧扣观点,理解毛主席对张思德的评价。
3.在理清句子含义的基础上,提炼每句话的关键意思,引导学生发现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明白毛泽东思维严密、语言环环相扣。
小结:作者用上有代表性的材料,并用恰当的方法,很好地告诉了听众,只要是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有价值的。
设计意图
1.学方法:①读懂每句话,提炼关键词;②理清句子联系,感受语言的逻辑美。2.从形式到内容,解读论点、论据、论证三者的关系,明白议论文要有说服力就要用典型的材料,恰当的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PPT出示第三段,学习第三段。(扶——用方法)
1.梳理学习方法,并出示自学提示:
①读懂每句话,勾画或提炼关键词;
②理清句子之间的联系。
2.细读第三自然段,勾画批注,尝试自学。
3.交流学习心得
(1)理清每句话的意思,勾画或提炼关键词。
(2)关注关键词,发现句子之间的联系:层层递进。
(3)重排关键词句,感受语言的逻辑、理性美。
这样的排列形式很像一首诗,但他却不像诗歌那样情感充沛,句和句之间充满了严密的逻辑、清晰地论证,让人衷心赞同作者的观点。
(4)朗读,感受演讲的气势。
(5)关注关联词,尝试背诵本段。
初读有点复杂难懂,其实只要抓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方法,背诵起来并不困难。
小结:只要是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死得其所。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才能正确对待批评。只有团结互助,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演讲到这里,所有的听众已经被台上的演讲者所征服。再读中心论点。
设计意图
1.通过勾画、批注读懂句子意思,理解作者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感受议论文语言平实、逻辑严密的理性之美。2.第二自然段教学习方法,第三自然段尝试自学,从方法到能力,从能力到素养,通过本文感知议论文的一种语言模型,为孩子核心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基。
四、聚焦议论和观点,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学习议论文,升入初中,你还会学到更多议论文.读议论文就是要读明白它的观点、材料和方法,学着欣赏冷静理性的思维,逻辑严密的论证,这是语言的另一种美。
因为毛主席的演讲,为人民服务,成为了共产党人的宗旨,所以,我们常常会在阅兵式上听到——“为人民服务”
我们也随处可以看到——“为人民服务”
你们长大以后,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不要忘了老百姓,不要忘了——“为人民服务”。
设计意图
1.聚焦议论文阅读,以篇达类,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逻辑美、理性美的兴趣。2.回扣观点,激发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愿望。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