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自读小诗,在这节课上,我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感知诗歌内容,找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品味诗句,说说你觉得诗中写的美的地方。学生参与度较高,诗人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学生们在读中和大家分享着自己美的感受。通过读,让学生反复感知诗歌的语言之美。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就是能够合理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和音乐来烘托诗的意境。例如,在学习凤蝶儿一段时,我在音乐的烘托下,先是老师动情地朗读,帮助学生走进诗的情景,然后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头脑中的画面,然后再让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我觉得这种设计能很自然地带学生走进诗的意境,感受诗的语言美。在语言上,诗人一韵到底,读来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现代诗的教学方面,我们无需挖掘太多的文本含义,也不要苛求孩子们得到千篇一律的精准的答案,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也可以出示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去理解诗中的意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地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只要最大程度地尊重他们的解读,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诗歌的学习,不仅是给学生传递知识,更是让学生有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
“云端”课堂,亦有温度。无论教学方式如何改变,都不能改变我们敬业的工作态度,在这特殊的时期,让我们精心上好每一节课,用温暖的课堂驱散孩子们心头的阴霾,在“天晴了”的时候”,我们一起拥抱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