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自然环境保护主义者、作家、现代环境奠基者,被视作美国的野生生物管理之父。代表作《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科学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对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影响很大。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沙乡年鉴》。1935年4月,利奥波德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此后十几年,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一年12个月的季节更替中,利奥波德细致地观察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生长及生活习性,从1月的“冰融”、3月的“大雁归来”,到4月的“春潮来临”、7月的“大草原的生日”,以及11月的“如果我是风”、12月的“雪上的松树”,都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图画。《沙乡年鉴》就是他在这里对生态和环境问题研究和探索、观察和思考的结晶。
【文题解读】
“大雁归来”,作者用直接呼告的句式,体现了对大雁归来的欣喜,表达了对大雁的深厚感情,也是对人类关爱动物的良知呼唤,具有警醒世人的作用。
【主题思想】
本文描写了大雁归来时欢乐的场景,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介绍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说明了大雁是人类的朋友,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呼吁人们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5):描写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及其归来时欢快的情景。
第二部分(6—10):描写大雁觅食、群居、集会鸣叫等方面的特点。
第三部分(11—13):介绍各大洲大雁迁徙的一致性,以及大雁带给人类的益处和自然之美。
【精彩赏析】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贬词褒用,“目空一切”写出了大雁高飞时的专注和精神,“一声不响”描绘出大雁的坚定执着和聪明,因为它们深知此时处于冬季狩猎期,面对危险,懂得避开。)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前一句中的“客人”指大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雁的归来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后一句着重写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采用拟人的收房,将雁群“邀请”同伴比作热情召唤,体现大雁之间的友好与聪慧。)
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大雁的飞行、叫声、神态描绘地贴切传神,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赞扬之情。)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采用比喻的手法,把迁徙的大雁名叫比喻成一首诗歌,含蓄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与友好,突出了文章主题,发人深省,起到了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写作鉴赏】
时间为序 思路清晰
作者在介绍大雁归来的特点和情景时,先以秋天为陪衬,再写春天3月最早归来的雁群,到4月雁群在沼泽中集会,再到5月暮春大雁的状态,整篇文章脉络明了,前后衔接自然紧密,足见作者思路的清晰。
生动形象 趣味科普
虽然是一篇说明小品文,但是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将大雁归来、觅食、机会等场景描绘得惟妙惟肖,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万物的敬畏、钦佩、热爱之情。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