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容易读懂的词。在招聘新教师或青年教师上新课时,经常都拿这首词(特别是词的上阕)来要求试讲。一般都认为这首词的赏析,只需集中在意境和意象,至于和意境意象有联系的,或直接抒发主观情感的字词,只须解释明白,甚至就只要照搬注解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词中表面看似易解易识的一些字词,其含义仍须准确理解;有的义近而旨远,还是值得我们去深入体味的。现就以词的上阕的三个关键词试做解读。
一、竞
教这一首词的上阕,教师都不会忽略“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一句,但好像很少能把句意解说透彻,可能就因为觉得太容易了。课文注释“竞”为“竞相”,“竞”是否等于“争”?“竞相”就是“争相”吗?“竞”的本义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竞”是“互相争着(做)”,那么“竞自由”就是“争自由”了?再查一查《辞海》,“竞”有“比赛”“争逐”之义。《庄子·齐物论》曰:“有竞有争”, 郭象注为:“并逐曰竞,对辩曰争”。看来“竞”的原始义乃是“并”而不是“争”。此字繁体写作“競”, 如果望“形”生义,似乎也可以看出有共同、互相、一起的意思。既然在一起,难免要比一比、争一争,“争”的意义也许是后起的。“竞相”与“争相”相差虽只有一字之微,若理解为后者,就是大家都在为生存而争自由,同前几句所描写的景象就极不和谐。“竞相”则不然,注解说是“竞相自由地生活着”,正表明万类之间并没有“争”,而是大家在寥廓的宇宙空间,彼此都拥有极大的生存与发展的自由。
记得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对“看”字所领的四句,也有很好的解读。大意是说,千万座山要红就红个遍,层层树林要染就染个一个不剩,漫江的水要蓝就蓝个透底,成百的船只在江上行驶,谁也不碍着谁;鹰飞得那么高,鱼游得那么深,谁又能干扰着谁呢?如果理解为“争斗”,反映的是空间的狭小,而“交并”反映的则是空间的无比开阔。
这样读下来,“怅寥廓”三个字的出现,才不会显得突兀。此时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谁主沉浮”的“怅问”?正因为他看到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各自拥有生存发展的广阔空间与自由意志,可是,寥廓宇宙中的苍茫大地呢?那生存于其间的人类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可见,“一字未宜忽”地紧咬细嚼,又词不离句,句不离词,对于准确寻绎一首诗词的情感脉络是何等重要!
二、怅
前面讲到“竞”的时候已经接触到“怅”。课文注解说“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意思大抵不错,却很明显做了习惯性的“拔高”,对读者则有生硬强加之嫌。说“怅”的“原意是“失意”,失意就是失意,失意又怎么啦?“怅”本也是一种精神常态,没有什么高下好坏之别。作注者大概把“怅”列为消极字眼。我们伟大领袖怎么会有惆怅情绪呢?可是你又怎么知道他就没有呢?事实是,人若有所失,必然会惆怅,所以有“怅然若失”的说法。问题在“失”而不在“怅”。“失”是找不着,或得不到,或不明就里,不知该怎么办,等等。那么,由寥廓宇宙而想到苍茫大地,正所谓“心事浩茫连广宇”,表明在心底对人类命运、革命前途等有着复杂而深沉的思考与追问,但也难说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忧思和苦闷。用个“深思”亦已足矣,何必非来个“激昂慷慨”不可呢?如此“为尊者讳”,其实是十分多余。不妨参读一首毛泽东写于1923年的《贺新郎》——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这里边,除了“慷慨激昂”,难道就读不出有别的什么情绪吗?而这样的情绪,是不是就一定会有损于作者的伟大形象呢?
图片
三、独
一个学生问老师:“独立寒秋”的“独立”有什么值得揣摩的吗?老师竟很不屑地答道:“独立”不就是独自站着,有什么好问的?
在我看来,这个学生的语感可能强过老师。“独立”也许是真值得问一问的。我试替学生做一番想象:在一个深秋已经落霜的日子里,一个人独自跑到橘子洲头,去望天看水,仰观俯察,纵览秋色,这不是很有意境吗?但为什么是一个人,而不是一群人?青年毛泽东不是挺喜欢结伴出游吗?这里应该注意的,恰是这“个”与“群”的不同。那一个年青人,今天不是携百侣来游,而是独一人来到大江之边,站在天宇之下,他想干什么?劈头一个“独”字,让人读到的难道仅仅是“一个人站着”吗?你难道不会联想到,像独擅、独领、独尊、独出、独具、独步、独特、独行、独孤等一系列与“独”字相关联的词语吗?甚至不会更远一点,还联想到陈子昂登幽州台所唱出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吗?如果再和下面的“看”“怅”“问”等联系起来想象,那个年青人显然不是看不够湘江风景,才去了橘子洲头,他是不是解不开心中的什么大结?他最后昂首太空,独对苍茫,所发出的不是一句振聋发聩的“天问”吗?
这样一想,一个具有革命先觉、胸怀天下、特立独行的青年毛泽东的昂然身影,不是呼之欲出了吗?
当然,还可以参读二十年后诗人同样以“沁园春”谱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咏雪词。那一声“俱往矣”,唱出的不也是独领风骚的革命豪情么?如果有兴致,不妨再来欣赏一下毛泽东的书法。从泼墨书写这首词的矫若龙蛇的横幅来看,头一个“独”字为何写得特别巨大而突兀,仿佛要从纸上跃起?诗人与书家的情感,难道就没有一丝一毫的沟通吗?
以上诸如此类的联想与想象,说不定就潜藏或孕育在学生的心里,只是很模糊,完全是自发的,在还没有形成足够语感的情形下,常常稍纵即逝,未能形成自觉。因此,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发问和质疑,发现适时引导的契机,既是教学的智慧,更是为教者的道德。可不慎乎?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83391.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