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七下9课)教学实录

师:提起鲁迅先生,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在初一上学期学习过他的一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写到的那位讲述美女蛇传说的故事高手――长妈妈,是对鲁迅童年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鲁迅先生曾经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她,有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即专门回忆作者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鲁迅先生终其一生没有写成一篇专门回忆自己母亲的文章,而对一个普通的保姆却花了不少的笔墨,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教师板书课题)
(回忆旧知,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师:同学们课前已预习了课文,下面想请同学们谈谈你读完本文的“感受”,比如对“阿长”这一人物的印象如何;也可提出你的“疑问”,大至整篇课文的内容、写法,小到一个具体词、句表达,可以提出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甚至也可以就这篇课文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向鲁迅先生“质疑”。(教师板书“感受”“疑问”)
(让学生谈初读文章的感受,立足于“感受” “疑问”两个板块,为下文的教学准确定位,只有是学生真正需要老师解答的问题才有学习的价值,只教学生不会的,应该是有效教学的起点。)
学生静静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发言。
生:阿长有许多令人厌烦的规矩,但他又十分关心少年鲁迅。
生:阿长的睡相成“大”字,太粗鲁,令人讨厌。
生: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师:老师最喜欢听到你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谈别人的或是老师的感受,你有权发表属于你自己的看法。
生:就阿长谋死少年鲁迅心爱的隐鼠这件事,我的确不喜欢她。
师:我补充说明一下,隐鼠是鼠类的一种,只有拇指那么大,少年鲁迅很喜欢。鲁迅先生在另外一篇散文《狗?猫?鼠》中曾经写道:“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到时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
生:阿长很关心少年鲁迅知识的学习,满足少年鲁迅的好奇心理的求知欲望,比如想尽千方百计给作者买来《山海经》。
生:课文倒数第二段有一个词“过继”,我不知道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对这个词可能比较陌生,一般辞典上也不容易查到,自己无子而以兄弟或他人之子作为自己的儿子就称为“过继”,也叫“过房”。阿长因青年守寡而有一过继的儿子。
生:第 19 自然段的“陆矶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是怎么一回事?
师:陆矶,正如课文注释,是名人。同学们可能对《毛诗草木鸟虫鱼疏》这本书有疑惑,《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春秋时期孔子所整理,孔子之后研究《诗经》有四家,其中有三家都失传,我们现在所读的《诗经》相传是西汉初期的毛亨、毛苌传下来的,所以《毛诗》即指《诗经》,“疏”即“注释”。陆矶这本书就是专门解释《毛诗》中动植物名称的书。
生:我讨厌阿长,因为她好说别人坏话。
生:阿长很关爱少年鲁迅,但鲁迅为什么竟然不知其名?
生:为什么用那么多文字写《山海经》?
生:最后一自然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灵魂!”表达了怎样一种感情?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只是让给学生谈感受,提问题,个别文字上的问题学生无法解决的,老师及时给予解答,其他的教师一概不发表意见,因为教师此时需要的就是学生初读文本的原初感受,这是阅读教学的起点。)
师:听了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我觉得你们的“感受”虽是初步的,但却是十分可贵的,学习语文就需要这种真切的感受和体味。不少同学所提问题也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不过,我尤其欣赏这个同学的疑问:“为什么用那么多文字来写《山海经》?”他善于从别人容易忽略的地方提出十分有价值的问题。总起来看,同学们的发言涉及两个大的问题:一是到底怎么样评价阿长这个人?二是写阿长为什么要写《山海经》?老师把这个问题引申一下:题目为什么定为《阿长与<山海经>》,既然主要写“我”与阿长的交往,能否改成《我与阿长》?(教师板书:一、对阿长的评价;二、题目能否改成《我与阿长》)
(教师根据学生初读课文的感受,归纳确定了本课的学习内容,既然问题来自大多数同学的疑问,那么接下来的探究也就更有价值,学生的探究兴致自然也就更高。)
师: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如何评价阿长”。如果说刚才大家谈的是对阿长这一人物的直觉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全面客观地对阿长这一人物的特点作出评价。既然是客观评价,那么就要从文章中找充分依据,请同学四人为以小组就此问题展开讨论,等一会自由发言,可展开争论。三分钟后竞相发言。
(从“直觉感受”到“全面客观的评价”,把学生的阅读引向纵深,教师要求学生立足文本,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充分重视文本的研读,带领学生走向对文本的深入研读。)
生:我觉得阿长是一个伟大的人。文章中也说道: “别人不肯做, 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实有伟大的神力”。
生:我补充一点,阿长很幽默,比如当她送给少年鲁迅《山海经》时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生“我不同意这个意见,说”三哼经“只能说明阿长不识字记不住书名,而不能说明她幽默。
师:是的,阿长在这里并不是表现出可以而为之的幽默。
(在这一环节,教师对学生对阿长的评价进行了点评和必要的引导启发追问,为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阿长提供帮助,在学生有疑处适时点拨,在学生无疑处设疑,激发学生的思维。)
生:我认为阿长很迷信,比如她正月初一“极其郑重”地让“哥儿”吃福橘。
生:我不赞成这种说法。阿长让“哥儿”吃福橘时,“伸、按、摇”等一系列动作恰恰说明阿长对美好生活的盼望。再说,福橘又不是他吃了,而是让给“哥儿” 吃,这也说明她的心地善良。
生:阿长没有修养,睡觉成“大”字相让别人没法睡。比如文章中写到:“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就流露出了少年鲁迅对她的不满。
师:能否给阿长做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针对前面学生对阿长的零碎评价,教师适时设问,让教学继续走向纵深。)
生:阿长是一个善良而朴实的人,但同时又有许多旧规矩,爱切切察察。
生:阿长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师:通观全文,鲁迅对阿长的根本态度,是讨厌,还是敬佩?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从鲁迅对阿长的态度变化上认识阿长。因为这是全文的一条情感线索,对理解人物很有意义,所以很有提出来的必要。)
生:敬佩。因为从文章中一些语句也可以看到,少年鲁迅由最初的“不大佩服” 到“空前的敬意”再到“敬意消失”再到“新的敬意”,这种最后的敬意再也没有消失。
师:同意这位同学意见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表示同意。
师:是的,阿长是一个爱切切察察又有许多规矩甚至有点迷信的人,但她善良、仁慈,务实肯干的执着劲,对美好生活充满热切的盼望,即便从那些“小毛病” 身上,我们也能感觉到她的率真粗狂,她是一个可亲可近又可信的人,是一个富有“人气”的人。写文贵在“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鲁迅笔下的 “阿长”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师:那么回到第二个大问题:“题目能否改成《我与阿长》,写阿长为什么要写 《山海经》?” 学生议论纷纷。
生:不能改题目。因为从阿长为“哥儿”买山海经这件事上最能表现阿长善良仁慈的性格特点。
生:作者也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这证明阿长送的山海经对少年鲁迅产生了重要影响。
生:题目也可以改,但不如原题目好。因为从山海经这件事上更能感受到阿长温暖的母爱。
师:既然如此,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哥儿”接到阿长送给的山海经时,他如果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会说些什么?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总是有意无意地用空缺、隐蔽、中断、休止等方式,留下一些空白,留给读者通过想象进入艺术空间的可能。从某种角度说,文本研习的过程就是以填补空白的方式与作者或文本对话的过程。用填补的方法来研习,往往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效联想的起点,使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呼应文本中已经呈现的人物形象和事件,深化他们对人物、主题的感受和认识。文中只有心理神态描写,没有语言描写,通过学生的想象填补必定会内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生:实在是太好了,您真伟大!
生:谢谢您,长妈妈。
生:长妈妈,我不是在做梦吗?
生:长妈妈,我以后再也不提隐鼠的事了,保证听您的话。
师:同学们的想象都有道理,不过我个人以为“我不是在做梦吗?”这句应答有韵味,但少年鲁迅当时为什么没有说一句话呢?
(继而教师又引导学生对鲁迅的 “无语”作深入探究。)
生:因为太出乎他的意外了,文中也说到:“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怵起来”。
生:惊喜、敬佩到极点使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师:是的这里不说话是最好的回答,一切的表情、动作反应都说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确,正是从山海经这里,少年鲁迅感受到了人间至诚的爱,感受到朴实而又执着的“伟力”;也正是由阿长买的山海经,使鲁迅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国神话,萌发了文学爱好的种子;也正是由此,鲁迅开始了一生的藏书生涯。这能让鲁迅先生忘记这印制虽然粗糙意义却不同寻常的山海经吗?怎能忘记这个地位低下但却宽厚仁爱的阿长呢?题目起为《阿长与<山海经>》用意也就在这里。
(教师的解读对学生的理解进行了补充,因为在这里教师引入了有关鲁迅的 4 一些背景知识,而在这方面学生显然是欠缺的,而这些背景知识,对深入理解人物却又十分必要,因此介绍得很及时。)
师:下面让我们来齐读一下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
师:正如课堂开始有同学提出的,这一段到底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对阿长深深的祝福。
生:对阿长无尽的敬佩和祈祷。
师:“地母”是什么意思?
生:地狱。生:大地母亲。
师:都有些道理,但能否把这“仁厚黑暗的地母”理解为一切爱的精灵和主宰呢?阿长生前没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死后也无从知道,这怎么能知道呢?她的地位是那样的低下,但她的心灵又是那样的真诚!爱的主宰,请你在另一世界抚慰这颗同样充满爱意而又受尽卑屈的心灵吧!这是对保姆长妈妈发自肺腑的祝福,也是对善良和仁爱的热切呼唤!让我们带着诚挚的感情再来齐读一遍文章的最后一段。下课。
(两次朗读层次不断推进,第一次朗读是在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之上,第二次朗读是在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之后,两次朗读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也把本课的教学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可以用“意犹未尽”来形容之。)
总 评
本课例分为两大板块,确立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一般的课堂对教学内容的确定肯定在课前,而本课的教学内容却是在学生原初感受的基础上再结合课前的预设提炼问题而成,这一学教学内容是来自课堂,来自学生,这样的教学很有价值,不至于像一般的课堂,学生是被教师课前的预设目标牵着鼻子在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课堂上甚至出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争论,但对教师的操作要求却很高。开展教学部分,又分为两个小板块,即一、对阿长的评价;二、题目能否改成《我与阿长》,整个课堂思路清晰,板块与板块之间过渡自然流畅,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75777.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3月 29日
下一篇 2023年 3月 30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