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素养导向、学科育人,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四种关键能力——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同时还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议论文具有逻辑性强、说理性强的特点,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本文将结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教学,研讨通过议论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能力生长点:锚定思维培育目标
素养导向的教学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的探究和指导学生的做事”。在充分研判学情的基础上,立足思维生长点,确定教学目标,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教学前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判学情的方法,可以准确掌握学生当下的思维水平,确定教学的起点。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前,笔者对 49 名学生的预习任务单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学生的质疑主要集中于两类问题,第一类指向论证思路,第二类指向语言内涵。由此,笔者通过分析学生已有思维水平,明确课堂教学着重发展的思维能力及评价方式后,确定了这样三个教学目标:(1)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论证思路,表述作者观点;(2)通过情境创设,品味语言特色,明确写作意图;(3)组织课堂辩论,运用驳论思维,坚定理想信念。接下来的课堂教学,笔者围绕教学目标,以思维能力训练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路径可视化:聚焦思维发展过程
新课标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让潜隐的思维过程可视化,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1. 绘制思维导图,呈现思维路径。
图示是最直观的语言。用图表让原本不可视的思维外显,使其清晰可见,是实现思维可视化的方式之一。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笔者就借助思维导图,实现了两个思维可视化:一个是作者的“论证思路可视化”,另一个是学生的“思考过程可视化”。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过程,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是议论文阅读教学的难点。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一般采用划分结构、归纳段意(层意)的方法简要再现论证过程。这种单向度、浅表化的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上,为激活学生的思维,笔者用问题“如果是你写作这篇文章,你会怎样反驳”引导学生思考,大多数学生的思路与课文第7-8 自然段一致。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在利用课堂学习评价量表呈现思维导图要点后,带领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了这部分内容的论证过程,并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第 1-6 自然段的思维导图,最终形成了如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论证结构图:
图片
图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论证结构图
2. 搭建策略性支架,渗透思维方法。
课堂上,学生在板演思维导图过程中暴露出的思维堵点是对第 3-6 自然段论证思路的理解有困难,而这正是课堂教学的难点。为此,笔者适时搭建了第一个策略性支架:先筛选或提炼各段关键词概括段意,再思考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课堂上,学生很快就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判断,理清了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部分中国人失掉“他信力”后,没有发展起“自信力”,反而发展起了“自欺力”,并认识到反方论据中的自夸地大物博和信国联都只能证明部分中国人失去了“他信力”,“求神拜佛”也只能证明他们发展着“自欺力”,而不能证明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进而得出这一论证过程属于“驳论据”。显然,学生的思维踏入了“歧路”。这时,笔者又搭建了第二个策略性支架,对学生进行了引导。请看下面课堂实录片断:师:有些同学认为这一论证过程是在“驳论据”。请大家先结合之前所学议论文知识给“驳论据”下一个定义,然后再比较分析第 3-6 自然段的论证是否属于“驳论据”。
(学生思考 3 分钟后交流发言。)
生: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驳论据”就是证明反方的论据是虚假的论据。
师:根据同学们下的定义,鲁迅先生是在“驳论据”吗?
生:中国确实地大物博,国民党政府也确实是在寄希望于国联和求神拜佛,可见反方的论据是真实的,所以鲁迅先生不是在“驳论据”。
师:那鲁迅先生是在驳什么呢?
生:是在驳论证过程。
师:请完整地进行表述。
生:鲁迅先生通过证明反方的论据不能证明他们的论点,即论据和论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从而论述了反方的论点不成立。
师:在第 7-8 自然段中,鲁迅先生通过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反驳对方的观点,叫做“间接反驳”。那么,第 3-6 自然段直接反驳反方的论证过程,叫做——
生(众):直接反驳。
这一教学片断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适时、适度地搭建策略性学习支架,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判断中习得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3. 运用比读分析,深研思维工具。
新课标指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语言与思维互为表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是鲁迅先生将理性的分析、深切的情感融于犀利的语言之中,而且情感愈是深切论证愈是充分。课堂上,笔者以第 1 自然段为例,聚焦副词的精准使用,引导学生通过比读分析,从语言运用的严谨性角度,分析掌握了论证思维的严密性。
原文: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改文: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赏析上述原文与改文可以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课堂上,学生通过比读分析发现“总”“只”“一味”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发挥了语义上的调节作用,既写出了反动当局的愚昧无知、软弱无能,也写出了鲁迅先生对他们的不屑与嘲讽,使论据更加确切,增强了驳论的说服力。显然,对议论文的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培养直觉思维,养成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
三、迁移与运用:助推思维能力落地
新课标主张学科实践,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自主性,而且要求学习任务具有情境性。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情境与学科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为思维能力落地提供应用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运用思维方法并形成思维能力。
1. 以辩论的方式学会“思辨”。
创设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李紫燕老师执教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将语文课堂变为辩论现场,教师当反方,学生当正方,围绕反方提出的三个观点,师生开展了三个回合的辩论,而且每一回合的辩论结束,教师均引导学生探究“鲁迅先生是怎样思考的”,进而在梳理文章论证思路的同时,梳理出作者的“论证逻辑线”,即“探索真相,明确范围——界定概念,比较剖析——独立清醒,揭露真相”,发现作者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思维品质。这显然是对学生“学会思辨”的示范与引领——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深度研读了文本,提升了思维的深度,并在结合历史素材不断丰富论据的过程中拓宽了思维的广度,使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思维能力获得了提升。
2. 在生活实践中学用“思辨”。
新课标强调“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强调“活的能力”。停留在书本上或概念中的知识是“死的知识”。为此,教师要带领学生运用课上习得的驳论方法思考并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用“思辨”。请看下面课堂实录片断:师:如果历史可以穿越,真希望我们可以骄傲地告诉鲁迅先生:“今天的中国已如您所愿!”毋庸置疑,今天很多的中国青年已成长为民族的“筋骨和脊梁”。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国的青年一代担负不起民族复兴的责任,因为他们喜欢“躺平”“啃老”“佛系”。同学们认同这个观点吗?
(学生思考 3 分钟后交流发言。)
生:我认为当代中国青年完全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责任,因为“躺平”“啃老”“佛系”的青年毕竟是少数,他们不代表主流。
师:你是用哪种方法反驳的?
生:我是用驳论据直接反驳的。
生:我也认为当代中国青年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责任。抗击疫情中的最美快递小哥汪勇,奥运赛场上不轻言放弃的亚洲飞人苏炳添,在洪水中英勇转移受困群众的消防员陈露,他们都用奋斗的青春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责任。说中国青年担负不起民族复兴的责任,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师:你引用了课文中的语言,学以致用,很棒。你是用哪种方法反驳的?
生:我是用确立自己的论点间接反驳的。
课堂上,学生在真实的辩论情境中,由“学”到“用”,由“知识”到“实践”再到“经验”,最终实现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等都得到了训练,进而在形成思维能力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促进了精神成长,实现了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内在融通。
综上所述,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遵循思维培育的目标指向,聚焦思维发展过程可视化,注重情境中的迁移与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向东 . 逻辑学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美]约翰·杜威 . 我们如何思维[M]. 伍中友,译 .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观察·实践 张志刚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