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词语理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余拏一小舟[撑(船)]
B.是日更定矣(更多) 上下一白(全)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勉强)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D.大雪三日(雪花) 拥毳衣炉火(裹、围)
【答案】A
【解析】B.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C.强:竭力,尽力。“强”在这里是古今异义词,不可望文生义;
D.雪:下雪。“雪”在此句中属于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下雪;
故选A。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余住西湖 余拏一小舟
B.是日更定矣 更有痴似相公者
C.是金陵人 是日更定矣
D.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答案】A
【解析】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A项,“余”都是“我”的意思。B项,“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还;C项,“是”判断动词/指示代词,“这”;D项,“白”白色/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考点二:课文朗读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拏/一小舟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一童子/烧酒
【答案】B
【解析】B.划分有误。此项应为:余/拏一小舟。故选B。
考点三:句子翻译
4.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雾凇沆砀:(湖面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B.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一个叫金陵的人。
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答案】C
【解析】C.翻译有误。“金陵”是地名,不是姓名。故选C。
考点四:课文理解
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深入思考,找出正确选项。D.不是正面描写,而是侧面的烘托。ABC均正确,故选D。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雾凇(sōng) 长堤(dī) 毳衣(cùi)
B.沆砀(dàng) 拏(ná) 喃喃(nǎn)
C.金陵(lín) 芥(jiè) 崇祯(zhēn)
D.更定(gēng) 铺毡(zhān) 痴(chī)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项,“毳”应读“cuì”;B项,“喃”应读“nán”;C项,“陵”应读“lí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客此(客人) 拥毳衣炉火(裹着、围着)
B.上下一白(全) 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C.余拏一小舟(撑) 强饮三大白(大杯酒)
D.湖中人鸟声俱绝(全,都) 及下船(等到)
【答案】A
【解析】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A项“客此”中的“客”应解释为“客居”。
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题目。
湖心亭看雪
张岱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与云与山与水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上下一白 一箪食,一豆羹
C.见余大喜曰 见渔人,乃大惊
D.是金陵人,客此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答案】C
【解析】A.连词,和\动词,参与,这里指欣赏;
B.副词,全、都\数词,一;
C.动词,看见\动词,看见;
D.名词做动词,客居\名词,客人;
故选C。
4.选出朗读节奏处理不当的一项( )
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答案】B
【解析】B项朗读节奏处理不当。“人鸟”之间不停顿,在“中”后停顿。改为“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译为: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要把主谓之间划开。
5.下列称谓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余 B.吾 C.尔 D.相公
【答案】D
【解析】考查称谓。D项称谓用法不同。“相公”为尊称,其余不是。ABC都是人称代词。“余”“吾”为第一人称代词,“尔”为第二人称代词。
6.作者在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哪两项的诗句相似?(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酒逢知己千杯少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君向潇湘我向秦
【答案】BC
【解析】A.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的深情与厚谊,气象阔大,志趣高远,表达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既是永恒的 ,也是无所不在的新意,成为送别诗中的不朽名句;
B.正好与“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情景相似。酒桌上遇到知己,喝一千杯酒都还嫌少。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
C.正好与“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情景相似。其一,表达“相逢何必曾相识”,其二,与刚认识的人痛饮;
D.意思是: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水和湘水流经的城镇(今湖南一带),而我要去京城长安。满含深情的表达了两人友谊之深;
故选BC。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7.本文作者是明末清初文学家__________(人名)。
8.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余拏一小舟( ) ⑵拥毳衣( )
⑶焉得更有此人( ) ⑷雾凇沆砀( )
9.“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什么意境?你想到柳宗元的哪两句诗?
1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哪句话相互映衬?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性格与情怀?
11.原文划线语句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7.张岱 8. 撑(船) 鸟兽的细毛 还 白汽弥漫的样子 9.①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0.①与“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②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与孤高自赏的情怀。 11.运用了白描的写法。通过量词的变换,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换,同时抒发了沧海一粟的感慨。
【解析】7.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8.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1)大意:我撑着一叶小舟。拏:撑(船);
(2)大意:穿着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3)大意: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更:还;
(4)大意: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9.本题考查文言词句的理解。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意思是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样,没有行人、飞鸟,可以说是天寒地冻,万籁无声。这样,为我们描绘了凄凉宁静的环境。由此,我想道了柳宗元《江雪》中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两句诗也是雪后,没有飞鸟,没有人烟的寂寞凄凉。
10.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理解。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表示出乎意料,暗示与此三人有着相同的心境或命运;作者的与众不同,也借舟子之口传达,“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由此,两者互相映衬。雪夜,在人鸟声俱绝的环境中,到“湖心亭”看雪,该是何等的孤单寂寞呀!由此写出了作者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与孤高自赏的情怀。
11.本题考查描写手法。
划线句的意思为“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这里作者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所以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作者这里用简练的语言,粗笔勾勒了雪后湖中的景色,生动传神,同时给人一种清冷孤寂的感觉,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参考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