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乡镇学校随堂听了一节语文课,上的是四上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暮江吟》。
老师没做准备,教学进度正好到这里。我也没有准备,但在听课的过程中冒出了不少想法,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环节一:导入
教师利用单元导语页,让学生知道要开启新单元的学习。再让学生读一读导语页的内容,发现关键词“观察”。
接着,教师请学生回忆之前有过关于“观察”的学习。学生说出了上学期学过的《花钟》《蜜蜂》,还说了三上学过的《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
随后,教师揭示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并布置学生先开始种植小种子,准备写观察日记。
思考:这个环节比较清晰,先明确单元语文要素,再唤醒之前的学习记忆,并将习作任务前置,简洁明了。
但单元的第一课《古诗三首》和单元要素有没有关联呢?教师没有进行深入思考。聊课时,问这位年轻的老师:“这三首古诗为什么放在这个单元?”,她有点茫然。
好像只要是古诗的课文,就是专门学古诗,这三首古诗为什么不放在其它单元呢?如果看到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的内容,对单元要素“观察”的三个要求“进行细致的观察”“连续观察一段时间”“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听,用心想”,和三首古诗都是可以对应的。
诗人写江上的暮色,肯定是细致观察;诗人从“残阳”写“月似弓”,说明时间从黄昏到夜晚,是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后面两首对庐山、梅花的观察和哲思,都说明观察不仅仅看,还要调动所有的感觉。
环节二:读古诗的题目,学习生字“暮”和“吟”
出示课题《古诗三首》后,教师先让学生一起读三首古诗的题目,发现学生习惯将“吟”读成后鼻音,进行了提醒。
先学习生字“吟”,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今”和“令”,让学生读,并区分发音的不同。再次提醒“吟”的读音是前鼻音。
再学习生字“暮”,让学生借助组词来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发现两个“日”知道是表示时间。但有一个孩子组成了“夜幕”,教师没有及时纠正。
接着让学生通过换部件的方式继续巩固对“暮”字的理解,学生说出了“募”“墓”“幕”等字,并组词。教师最后归纳:汉字的意思是和这个字中的某部分有关系的。
最后知道书写这两个字,重点强调了“暮”中的两个“日”写法有区别。教师问:“写‘暮’字,你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个学生说下面的撇捺要舒展,教师说“你再想想”,第二个学生说“下面的捺不能出头”,教师也说“你再看一看”,最后才知道教师想提醒的是“捺的起笔和撇是分开的”。
思考:生字学习抓住诗题中的“吟”和“暮”两个字展开重点学习,是很恰当的。但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两个形声字的特点,以及字形、字音、字义之间的联系,颇为遗憾。
四年级学生完全可以自主辨析形声字,正好可以顺势引导学生理解诗题的意思(后面单独有一个教学环节是理解诗题,可以和生字学习整合)。
有一个细节,在这节课的最后,学生齐背古诗时,还是能听到不少孩子把“吟”读成后鼻音,也说明教师在这里的“区分读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写字指导时,教师的问题因为不明确,让学生无所适从。当时听课的感受,就是前两个孩子提醒注意的地方很准确,怎么老师还让他们“再看一看”呢?所以,如果这里是想让学生发现捺的起笔位置,就直接问“同学们看一看捺的起笔位置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精准,学生回答就不用猜,时间也节省,教学效率也提升。
环节三:从诗人开启古诗学习
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白居易的诗,学生说出了《忆江南》《大林寺桃花》《池上》等,大家一起背诵进行复习。
再出示白居易的资料,重点介绍字、号、称号等个人信息。
思考:学习古诗,从诗人聊起,是常规教学,如果这里教师能在复习旧诗时,追问一句“白居易的诗大多在写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几首都是写观察所得,就能自然切入这个单元的要素,并联结到这首诗。
环节四: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这是教学古诗的重点部分,教师采用了逐句诵读、讲解诗意、体会重点字词等方法。
课后习题要求学生想象一、二两句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体会“铺”的用法、“瑟瑟”的意思,并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教师把“铺”和“照”“射”进行区分,并通过一张纸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铺”。这里学生说得很好,一下子就说出“铺是很贴合”,而“照”和“射”没有这种感觉。
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瑟瑟”的意思,并举例说明现在“瑟瑟”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自由表达“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思考:诗句的教学从整体看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古诗的意境、韵味、用字的精准,学生并没有真正感悟到。在说看到的画面时,也基本上就是在解释诗句,没有自己的内化表达。
在课后和执教老师交流时,她也表示古诗教学最难的就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孩子不是天生就会想象的吗?怎么到了课堂上,很多需要他们想象的时候,都只能用些干巴巴的、空洞的、套路的语言?
如果没有调动起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画面就是空中楼阁。
比如对“铺”字的感悟理解,不需要用纸来演示,虽然学生能发现“贴合”的特点,但诗句中体现的“残阳铺水中”的美感也消失殆尽了。
这个乡镇就靠近水阳江(长江支流),这里的孩子肯定都有过看到夕阳洒在水上的生活体验,只要让他们唤醒脑中的回忆,就能想象出大概的画面。
图片
这里的水阳江
可以先让学生说从“铺”能想到什么?学生可能会想到“铺床”“铺地毯”,还有三年级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对“铺”的感受更丰富更具化。
再让他们说“太阳怎么铺在水中?”,肯定会有不同的、精彩的回答,就能感受到这时的阳光是拉长的、和水面贴合在一起的。
继续追问:“太阳‘照’下来、‘射’下来,给人的感觉都是从上方往下照射,但是‘铺’下来的阳光是在什么位置呢?”学生就能知道此时的太阳已经比较低了,和“暮”相照应。
再问:“能铺在水中的太阳啊,有多长呢?”继续体会夕阳的位置,可能已经是被遮住半个身子的了,位置越低,铺在水中的阳光就越长。所以是“残阳”啊。
突破了这个字的理解难点,整首诗的画面感就呼之欲出了。
环节五:感悟诗情,升华主题
理解了全诗的意思后,教师让学生说作者写这首诗的情感,自然说的都是“喜爱、赞美”,再带着这样的情感诵读、背诵全诗。
思考:“写得美”“写得好”“喜爱、赞美”这些都是学生最喜欢用的“正确的废话”,至于“为什么”,就不知道。
如果把前面介绍白居易写这首诗的背景放到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去体会,这个阶段的白居易正是心情舒畅的时候,再去体会情感,甚至可以把白居易的其它诗创作的时间点呈现出来,让学生课下去查找相关背景,发现诗人创作的变化,会是很有意思的学习。
不过这些想法,还没能到课堂中去实践。
真想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