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文感和情感方面,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方面,甚至于提高协作水平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片
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篇章和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朗读得好,可以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还可以来感染学生,使之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唤起感情的共鸣,加深对课文内容和语言感情色彩的领会,从而更好地受到思想教育。可见,朗读能获得多方面的效果。
一、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1.通过诵读培养语感
图片
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时候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而是靠语感能力。因为语感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它在理解语言,判断语言正误、优劣上比理性思维来得敏捷。反复诵读名家作品就是模仿典范语言,接受其影响。诵读,把文章读得琅琅上口,对文章里的词汇、词语搭配、句子的格式、语言气势与格调已经十分熟悉,这样,良好的语感就基本形成了。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这是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和基本规律。
2.读中感,感中悟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有篇课文《丁香结》,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深有体会。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目睹丁香花开得格外繁茂,不禁想到自己斗室外年年绽放的三株白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得出了生命需要“结”,否则人生就太平淡无味的感悟,表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六年级的学生人生经历尚不丰富,因此,对文章中“丁香结”引发的人生思考体会不深,容易脱离文本和生活实际。
图片
针对本次教学,我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内容,并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二)、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着重引导学生抓关键句段品味语言,体味含义,循序渐进地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这些训练,又能加强学生语感形成,相得益彰。语感的培养需要足够长的时间,表现出来是一种似乎不需要经过过分的渲染而自然“脱口而出”的状态,这一种状态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在语言环境中浸泡足够长时间,在自我浸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语感。
二、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学生在初学语言时,声音对大脑皮层建立听觉表象的作用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韵味,领悟深层含义。有感情地朗读,使声音进入大脑后产生很强的形象感和画面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通过让学生齐声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领读、默读、朗诵等形式,一边读一边思考,将读与思结合,做到朱嘉所说的熟读精思。从而品析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
1.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受到美的熏陶
《月光曲》是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经典音乐之一,它那优美的旋律倾倒了无数的音乐爱好者。文中,美妙的琴声让兄妹俩深深“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等句子都体现了《月光曲》的巨大感染力。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进行充分朗读来体会课文的美妙意境,然后借助多媒体播放《月光曲》的音乐,让学生配乐诵读,引导学生切身体会《月光曲》美妙的旋律,从而让学生感受音乐艺术无穷的魅力,受到音乐美的熏陶,更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图片
2.在朗读中渗透爱国教育
朗读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爱国教育学语文,诗词教学是一个难点。教师可让学生对诗词反复朗诵,从中品味诗词的语言美,领略诗词的节奏美,欣赏诗词的韵律美,感受作者的情感美,体会诗词的意境美。从而领略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在教学《日月潭》《黄山奇石》《观潮》《草原》等描述祖国壮丽河山、旖旎风光的文章时,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先一边听范读一边欣赏该地的风景录像,优美的意境、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融于一体,使学生仿佛在如画的湖光山色中漫游。这样学生再朗读课文时必定感情充沛,有声有色,以此达到爱国教育的目的。
三、饱合感情的朗读,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朗读是一门艺术,它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樊云芳就是听了齐越广播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感动不已,而立志当新闻工作者的。我很重视发挥朗读的作用或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或放朗读视频,或组织学生录音,可读全文,可读片段,可分角色朗读,戏剧选场则可指导学生表演。明确要求用普通话,读正确,声音洪亮、节奏分明,语速适当、感情真挚。在教《盼》时,我首先让大家熟读课文,接着分角色表演朗读了全文:通过“我”(蕾蕾)、妈妈的对话,及其配合表演,将妈妈为“我”买了新雨衣,“我”强烈盼望着能够穿上它,好不容易有一天下了雨,却因为放学在家而没有机会穿,于是又盼着雨停、留到第二天再下,第二天一早,终于又下起了雨,“我”如愿穿上新雨衣的故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并且通过表演对文章的中心内容、主题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
朗读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会随着读的不断深入而产生疑问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学生们通过谈话、讨论、补充等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久而久之,学生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了,定会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图片
四、朗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大有帮助
反复吟咏曲范文章,“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有目的地选择构思、结构、表达方式上有特色的章节,段落,予以反复吟诵体味,久之,对文章套路的感性直觉增强了,胸中有了格局,品文便知道优劣,下笔就有了章法。毛泽东青少年时读书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味,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威。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图片
还记得,上学期教授《三黑和土地》一课,新课开始前,我播放了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看着他们或听或跟着哼唱很嗨的样子,不由得跟着嘴角上扬。听完后,我问孩子们:“希望在哪里?”“在田野上”“在土地里”孩子们回答我。我说“是的,我们的家乡、理想、未来都在希望的田野上,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个农民和土地的故事里,这个农民叫三黑……”话未讲完,学生们笑了,我接着说:“我知道,你们为什么笑,三黑,是一个质朴而充满土味的名字。当他遇到土地时,他身上的土味更加浓厚,他对土地的热爱更加真挚。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1课,走近三黑,去体味他和土地微妙的关系。”
走近作者,了解“土地改革”,解读题目,整体感知,一环扣一环,孩子们都学得很认真。
教学第一节诗时,我先范读,再指导读,带孩子细细品读,充分地读,读完我与孩子们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最佩服的人是诗人,说不定未来我们班就能出那么一两个大诗人呢!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拿起你手中的笔,根据第一节诗仿写,也来写写自己的诗!”孩子们都笑着拿出笔写起自己的诗来。交流汇报时,潘梓浩第一个高高举起了手,我把机会给了他,潘梓浩读起了自己的作品:
学生一有了手机,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手机。
活像饥饿的老虎,
一见了可口的食物就猛扑上去。
等他读完,我一手示意他坐下,一边说:“老师听了,既高兴又深深地担忧,你们知道为什么吗?”“高兴是因为——”“潘梓浩仿写得很好!”“担忧什么呢?”“老师您怕我们玩手机影响学习。”对于我提的两个问题,全班学生都快速而整齐地作出回答。是啊,孩子们能仿写得这样生动形象,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正如谚语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图片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文感和情感方面,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学中要多朗读,我们语文老师要充分认识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切实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和指导能力,把本应该属于学生的朗读时间还给学生,让琅琅的读书声成为语文课堂上美妙动听的曲子!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 第二章 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及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编:孙素英。
网络文章类
[2]经典文章:《朗读的好处及意义》,小草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