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教育先驱——孔子,他老人家的教育思想,就是现代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资源。说语文教育的传统,似乎没有比孔子的教育思想更传统的吧。如果不否认孔子教育学说的科学性,那么,几千年来,沿袭着他老人家的教育思想,在教育中形成的一条条宝贵的传统经验都是科学的,都是不可丢弃的。
对于语文的学习,几千年下来,都强调一个吟诵,强调一个熟读精思,强调一个博览群书,强调一个个性感悟。
说吟诵,估计大家立刻就会想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吧。吟诵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沉淀酝酿的过程。博学多吟的李白,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其实吟诵本身就是熟读精思。所以我们不要被“好读书,不求甚解”所误导。它说的是每一次的阅读不要作过分的探究,而是应当注重在读,即“好读书”。好读书指的也就是喜欢读、经常读,多读。而每一次读的过程,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这样的读书方法才不至于钻牛角尖。最终,对于文本的理解也就必然更加精细深刻了。
博览群书是提高语文修养的唯一捷径。这一点或许不需要作过多的讨论。因为大家对此都深以为然。只是读书的过程需要系统化,读整本书,阶段性的读一个人的书。应当竭力避免阅读的碎片化。
谈到个性感悟,千万别以为它是新时代的产儿。个性张扬是每个时代人们的自觉追求。先秦诸子百家不用说,汉代虽然打着独尊儒术的口号,实行的却是无为而治,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等往后的诸多时代,都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个性张扬的人物。李白、李贺、苏轼等,都是因为有着十足的个性而被当时的时代重视而被载入史册。
个性就意味着新鲜,更意味着创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再好的东西,人们对它总有乏味的一天。这就是审美疲劳。教学中,只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的与大家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活跃,才具有生命力,才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因此,教师更主要的工作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以上对于语文教学的思考,关注的阅读教学。那么对于习作教学,有有些什么好的传统值得提倡并坚持实施呢?
笔者认为,清代大才子袁枚所提倡的“独抒性灵”之说,尤其值得当下广大语文教师借鉴。“独抒性灵”很抽象,很难懂啊。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到底怎样做,才算得上是让学生独抒灵性呢?
在学生写的方面,就是需要鼓励学生先放后收。放,就是信马由缰,不要担心自己写不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表达出自己的内心的真情实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收,不是拘束,而是情感的第二次抉择。对于文章的修改,可以大刀阔斧,也可以谨小慎微。唯一的原则,我手写我心。
在教师批改的方面,就是需要坚持多就少改的修改原则。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更是对学生的一种灵性的一种爱护。教师需要修改的是学生习作之中的语法硬伤,及其材料组织的问题。其立意修辞等一些体现学生灵性的东西,多肯定,多鼓励,多引导。
这是大的方面,小的方面,譬如练字、炼句等,也需要鼓励学生生去思考,去探索。力争使文章文字更为洗练、韵律更为和谐。正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下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再如学生习作思路的开阔问题,古人也有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书,学生才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因为读书最容易开阔人的思路。平常我们要求学生需要多观察啊,多问个为什么啊,还不如要求学生多读书。学生们本来就好奇心十足,你不用提醒他们观察,他们自己也知道观察。因此,最重要的是需要及时的开阔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能够顺利地把他们观察到的东西倾吐出来,唤醒他们有意识的记忆与无意识的记忆。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自然就会妙笔生花,下笔如有神。
总之,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的文化养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我们善于探索,善于发现,善于借鉴,灵活运用,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必将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