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字教不教?用数据说话——开学前生字摸底情况的分析和思考

二年级下学期需要认识的生字一共有450个,在开学前让孩子们在家先进行了一次自测,把自己认识的字标注出来。

 

新学期第一天上课,把孩子们交来的自测生字表进行了统计,全班52人,一人没交,两人未做自测,整体情况如下:

 

识字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能认识405个字以上)的,有20人。

 

识字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能认识360个字以上)的,有12人。

 

识字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能认识315个字以上)的,有9人。

 

识字率低于百分之五十(认识的字少于225个,最少的能认识150个字)的,有5人。

 

未统计的三个孩子,根据对他们阅读程度的了解,估计识字率都不低于百分之八十。

 

这个结果比我预想的好很多。

 

孩子们的自测准确程度也许会有出入,读错字的现象肯定有,每个人的出入应该不超过十个。

 

不少孩子的生字表上,都有家长做了细心的统计,会读多少字,还有多少不会读,并计算出识字率,认真细致的态度,很令我感动。

 

部分孩子把认识的字标上了注音,另一部分孩子是把不会认的字标上了注音,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在自主独立学习。

 

图片

识字率最高的孩子,认识的字达到了440个以上。随机抽测了一个孩子,他在生字上几乎全部打了钩(表示认识),只有5个字没有标注,说实话,起初是有一丝怀疑的。

 

随便指了十多个字让他认读,包括比较难认、构字频率不高的字(如“峡、赚、贪、巷”等),他都能迅速读准,说明自测的数据没有水分。

 

还有一个孩子是在教室进行自测的,交来时感觉她的识字率比我预想的高,顺便抽测了一下,也都认读得又快又准确。

 

看来,我实在有点小觑了孩子们。

 

几十份生字表统计完,对他们都不太认识的字,心里也大概有了底,也发现了孩子们一些有趣的识字现象。

 

1. “邓”这个字,出现在不认识的字中频率相当高,这让我有点意外。私认为“邓”是比较常见的字,笔画也不复杂,怎么他们都不认识呢?

 

再一思索,推测大概率是因为:我们班没有姓“邓”的同学。入学一年半,孩子们对彼此的姓名都很熟悉了,如果有姓“邓”的孩子,肯定大家早就认识这个字了。

 

2. 大部分孩子不认识的“祭”字,在一个认字不多的孩子交来的生字表上,做的是认识的标记。

 

我没有怀疑他,孩子也不会在一个字上做假。回想一下,上学期这个孩子家里有亲人去世,有没有可能,就是在那时候认识“祭”这个字的呢?

 

3.《中国美食》这课的十五个生字,字形都很复杂,笔画也多,但孩子们的认识率非常高,绝大部分孩子都全部认识。

 

“煎、烤、煮、爆、炖、蒸”这些字都是烹调的方法,“菠、腐、茄、蘑菇、饺、酱、粥、蛋”这些字都是食物的名称,说明孩子们对美食非常熟悉啊。

 

4. 在识字比较少的几个孩子中,有个孩子标出认识的生字中包含“陀螺、毽、枪、控、坦克、宇宙、舱、博、馆、玻璃、射、箭、钩、铲”等一些难认的字,其中不少还是其他孩子认识率不高的。

 

从列举的这些字不难猜出,这是个男孩子。

 

这几个有意思的例子说明什么?

 

孩子们的识字,大部分是来自生活,和他们的爱好兴趣、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其实,他们早已学会了在生活中识字,只是我们还不知道罢了。

 

图片

有了这份统计,在识字教学中,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比如第一课《古诗二首》的十一个生字,不认识频率最高的是这两个字——“堤、绦”,其次是“拂、裁”,少部分孩子不认识“莺、醉”。

 

根据这个情况,生字教学的重点就非常清晰。

 

教学中,重点读准“堤”和“绦”的音,通过偏旁和部件理解“拂、裁、莺、醉”的字意,其它生字,百分之九十五的孩子都认识了,何需再浪费课堂时间呢?

 

孩子们的识字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对开学初的这次调查统计,准备这样鼓励他们去积极认字——

 

一周内全部认会450个生字,顺利通过老师的抽查,颁发“识字小天才”表扬信,并加盖20个小奖章(听写三次全对才能得一个奖章)。

 

两周内全部认会生字并通过抽查,颁发“识字小能手”表扬信,加盖15个小奖章。

 

一个月内全部认会生字并通过抽查,颁发“识字小达人”表扬信,加盖10个小奖章。

 

这么一来,剩下的孩子应该不多了,再根据个人的识字进步情况,发奖和盖章(主要是目前识字不多的五六个孩子,他们更需要多鼓励)。

 

这么一来,这学期的识字教学肯定能大大节省时间。

 

图片
上次写《二年级下学期教生字,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时,有位老师留言“能不能每个单元进行一次生字自测,量少速度快,还能作为孩子们学习的前测,根据孩子们的掌握情况,更好地开展识字教学。”

 

不但可以,简直太赞了!

 

不但是生字教学,语文教学都应该是这样啊!

 

做好学情调查,再安排教学内容,才会更合理高效。都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很大程度上,真的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认为要教什么,要怎样教,孩子只能被动地学那些他们早就知道的知识。

 

大数据时代,要用数据说话,课堂也应该如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研论文课文解析

22课《陈涉世家》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原文展示 课文主题

2022-2-10 10:41:00

教研论文

二年级孩子的新学期“可行性计划”

2022-2-18 1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