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好一堂课想起
南宋张炎在《词源》中批评吴文英的词,说:“梦窗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这是讥评吴文英用语晦涩,常以美丽空洞的字眼,把一首词堆叠成迷离恍惚的七宝楼台。吴文英是词中一大家,对他的评论一向有所不同,张炎此评是否失当,姑且不说,他这几句话却能给我们以启发,使我们联想到上课也是同样道理。一个教师尽管学识渊博,口若悬河,若是课前不做精心设计,东拉西凑,即使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也不可能受到教益。
讲课如若支离破碎,当然是等而下之,因为这样做甚至一件东西也拼不成。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有机整体,整个中学阶段在思想品德教育、语文知识与能力培养等方面有特定的要求,而这些要求须通过教师有意识、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去完成。在这些教学活动中,上好每一堂课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堂课也是有机整体,忽视了这一点,上课时东捡一点,西拽一块,拾在篮子里就是菜,课上得鸡零狗碎,学生窥不到一斑,更不用说能见全豹,同样受不到教益。因此,支离破碎是讲课一大忌。
更为大忌的是讲课舍本逐末,迷途忘返,甚至以引起兴趣为名,采取种种庸俗做法,追求所谓“奇特”,破坏严肃的课堂气氛。这样的课就好像在整个语文教学“身”上长出了“赘瘤”,“瘤”的分量越大,就越损害语文教学之“身”,学生越是难以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
以上所说课堂教学中常易出现的种种毛病,归根结底是由于教者心中无数,目中无人,缺乏培养学生成材的全局观念,而这个全局恰恰是要铭刻在心,不可须臾离开的。
“胸有成竹”的故事,其含义尽人皆知,稍加推敲,也可作为改进教学的借鉴。画家胸中先有整幅画的布局,才可做到:有疏有密,疏密得当,不是密不通风,令人窒闷,也非东零西散,给人以支离破碎之感;条畅理顺,斐然成幅,或貌似乱笔,而乱中有致,秩序井然,画家挥洒自如,而笔笔见精神,画得如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中所形容的那样,“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这些正是我们上好每一堂课可以借鉴的。
上课一定要胸有成竹。课前要有本课程整个培养计划的全局,要有本堂课的全局。贯串的线索、问题的设计、词句的落实、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皆要通盘考虑,和谐地有节奏地进行。虽然成竹在胸,有可能上好课,但也不一定保证都能上得完满,还得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苦功夫。
做一个“疏凿手”
01
疏凿之道在于一个“通”字。张骞通西域之举被誉为“凿空”。《史记·大宛列传》:“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后人解释说:“西域险厄,本无道路,今凿空而通之也。”由此可见,要“凿”而“通”之。上课也应这样。教师要善于做“疏凿手”,上课之前考虑到课文中难“通”之处,估计学生难“通”的原因,千方百计使之“通”,正确理解,牢固掌握。切不可以自己的一孔之见,把学生引入死胡同。金诗人元好问有《论诗三十首》,其第一首就有这样两句:“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遗山先生分明是以疏凿手自居的。我们教师也要努力做一个教学的疏凿手,精心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语文知识和能力上都通达起来。要达到这个目的,每堂课都要认真推敲,力求做到“泾渭各清浑”。
做一个“疏理者”
02
疏理之道在于一个“清”字。课不能条理不清,上成一团乱麻。相传帝尧让鲧治水,鲧采取筑堤去堵的方法,结果“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后来舜命鲧的儿子大禹治水。禹采取疏理的方法,疏通江河,理清了河道系统,把洪水导引入海,获得巨大成功,世世代代为人所歌颂。教师不能被学生思想上、学习上的问题牵着鼻子而采取问题东来东堵、西来西塞的办法。应善于抓住要害,把问题疏理清楚,进行正面教育,使学生从根本上受到益处。课堂上要少讲不该怎样怎样,多讲应该怎样怎样,从根本上理清,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做一个“开窍人”
03
开窍之道在于一个“灵”字。大家都不赞成上课满堂灌,因为这种教法只是把学生当作承受教师赐予知识的容器,恰恰忽视了最紧要的东西——学生的心灵。“心之官则思”,学生的心灵打开,思维就活跃,智力就发展,吸收的能力就增强,在学习上就能飞跃进步。因此,教师要善于做“开窍人”,用启发式这把金钥匙打开学生的心扉。教师讲课的关键在于一个“点”字,点在学生的心扉上,洞开学生的心窍,使学生能独立地进行学习,独立地思考问题,孜孜以求地寻找正确的答案。教学中做“开窍人”最不容易,然而,又最为重要。如若得法,师生之间就会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佳境。
课是一定可以教好的,只要心中有学生,胸中有全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