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工具,运用于人们的交际交流、学习发展。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语文是桥梁,沟通古今中外文化,传承精神血脉。从古今来说,通过语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读懂中国,培养对秦砖汉瓦的向往、对唐诗宋词的热爱。从中外来说,语文能帮助我们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理解“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意义。语文还是载体,承载人文素养,提供审美体验。语文教育不仅帮助我们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了解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基本规律,还帮助我们丰富文学、文化知识,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让我们与精英对话,与先贤对话,能使我们富有,使我们思维开阔,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上好语文课,既要学知识,也要有能力,还要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文化,语文能力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包括口语表达与书面语写作)能力。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书(特别是课文)要仔仔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识字、写字。小学语文从识字、写字开始。要求能够独立识字,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字体端正,让人看上去舒服,有一定的速度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尽量不写错别字,能体会到汉字的优美。但对小学生来说,写错别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相信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语感的形成,他们会自行纠正笔下的错别字。
说话。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说话、提问、发言、讨论、交流甚至演讲、辩论的机会。多说话、多提问、多交流,符合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也是少年儿童天性使然。教师要因势利导,通过语文实践活动,锻炼听说能力,使他们善于情感、精于思想、工于表达。
阅读。小学语文除了正常阅读,还应特别强调朗读和背诵。阅读是不出声地看,有默读、速读、精读、略读、浏览之分。朗读是大声阅读,是最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学习语言,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离不开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学习语文离不开积累,背诵是训练识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背诵时,可以制订计划,确定时间,分解目标,化难为易。通过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上下文的内在逻辑。可以通过抄写,让情景再现;可以抓线索,也可以通过默写,以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
作文。作文并不神秘,不过是用笔说话。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说些大人才说的话。要让学生明白,写作属于基本技能,写作能力需要专业指导。但凡总体成绩好的学生,不论学文学理,大都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要想判断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如何,只需要让他写十句话就够了。因为从这十句话的内容、行文流畅程度、逻辑、主谓宾结构、断句方式,甚至是“的”“地”“得”和标点符号的使用,就能判断出他的语文功底是否扎实。
学习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其中听、读是吸收,说、写是输出。听、读是说、写的基础。重点是培养读和写的能力。听能抓住要领,说能清楚明白,读能理解大意,写能文从字顺。
语文学习离不开课外阅读,不能光指望语文教材上那几十篇课文,只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能够扩大知识视野,补课本的不足,灵活性更强,更适合个人选择。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就是善于整体把握。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关键是“好读书”,“甚”就是作者本没有那个意思,你非要多方附会,要比作者想得还要多一层,实无必要。吕叔湘曾说(1979):“要大量阅读,有精读,有略读(二者的界限也不必划得太清),一学期读它80万字到100万字不为多(这里当然包括语文课本)。同学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教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现在语文水平高的学生,要问他怎么学的,多半回答主要不是从课堂学来的,而是靠课外阅读。”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尽可能多地阅读。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倡导亲子共读,在《语文园地》设置《和大人一起读》;每册都设置《快乐读书吧》栏目,倡导1+X阅读理念,在教学中要认真落实。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读书与实践的关系。叶圣陶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他在苏州古镇甪直当小学国文教师时,组织学生创办生生农场、利群书店、博览室,造礼堂,建戏台,开同乐会、恳亲会,辅导学生自编自演话剧,组织学生远足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钱穆在无锡当小学国文教师时,常带着学生到郊外听松涛,在走廊上看雨,让学生讲自己的故事。久而久之,学生认为作文为日常人生中一件乐事。一个学期过去,四年级学生就能写出很像样的作文。语文先辈的这些教学经验并没有过时,仍然值得汲取。
少年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精力旺盛,头脑灵活,反应快,具有超强的模仿力、理解力、联想力、想象力和学习能力,学东西快,好习惯、好品格养成相对容易,而一旦染上坏毛病,虽然可以像周处那样改过自新,浪子回头金不换,但矫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也会增加儿童成长的社会成本。我国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在他的教育学名著《颜氏家训·勉学》中,就讲到“求学须早”的道理,他说:“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于暝目而无见者也。”他还以自己背诵文学名篇的切身体会现身说法:“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鲁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抓住少年儿童这一学习的黄金时期,并用足用好,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少年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精力旺盛,头脑灵活,反应快,具有超强的模仿力、理解力、联想力、想象力和学习能力,学东西快,好习惯、好品格养成相对容易,而一旦染上坏毛病,虽然可以像周处那样改过自新,浪子回头金不换,但矫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也会增加儿童成长的社会成本。我国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在他的教育学名著《颜氏家训·勉学》中,就讲到“求学须早”的道理,他说:“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于暝目而无见者也。”他还以自己背诵文学名篇的切身体会现身说法:“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鲁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抓住少年儿童这一学习的黄金时期,并用足用好,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1.享受阅读
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如穿衣吃饭,因人而异。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化书单。即使喜欢网络小说也没有关系。名著常常最有人情味,也最有意思。关键是要引导学生热爱阅读,享受阅读。比如可以召开名著阅读经验交流会,分享同学们名著阅读的经验。也以让学生以读过的一部名著为例,写一段话,简要介绍你阅读名著的经验。无论对于学生的未来还是学校的未来,素养教育永远比单纯的分数训练要可靠得多。
2.善于思考
数学家王梓坤曾说: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每个孩子都有提问的天性,有很强的好奇心,提问就意味着思考:我从哪儿来的?天为什么不会塌下来?很多情况下,小学生这种天性被压抑了,他们听到的常常是不该问、不准问、问不得,或者你提的问题是非常可笑的,如此等等。久而久之,他们就不敢再提问了。一旦学生对提问失去了兴起,你再让他问问题也是不可能的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以问的。不懂不是可耻的事情,提问也不是出风头。不懂就问,说明他有求知欲。高明的教师,往往鼓励学生多提问,哪怕他回答不了。好学生不再是像过去那样把已有的知识烂熟于心,而是能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论语·为政》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曾任以色列总统的佩雷斯,说他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母亲常常问他:今天你在学校有没有问出一个问题老师回答不上来?今天你有没有做一件事情让老师和同学们觉得印象深刻?
3.乐于表达
不少学生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感到无话可说,二是怕说不好,让人笑话。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欲望。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习惯。因为只有说他才会说,只有写他才会写。写作练习形式有多种,如日记、笔记、随笔、漫画。有的说:我又不想当作家,不想当记者,我也不想学文科,会不会写作无所谓。正如我们虽然不当运动员,但每个人每天都要运动一样。有的说,我还没想好,想法不够完美。我要等待一个伟大的、精彩动人的故事全部现身了,再动笔。其实,没有“全想好了再下笔”这回事。写作的乐趣,全在于在写的过程中的积累和创造。写比“写得完美”更重要。要写就写,跟要说就说一样。有一个想法,就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告诉别人,就像说出来那样简单。写不出的时候不要硬写,否则,相当于无话可说的时候勉强说几句。写作没有捷径或秘诀,全在多写多练,熟能生巧。人说“文不厌改”,好文章大多是经过反复修改,很少有一挥而就的,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也都会在修改上下功夫。注意引导学生养成从初稿、修改稿到定稿的写作习惯,正确认识小学生写作的特点,淳朴的混沌和生机,渴望倾诉,具有写作的激情,但同时又缺乏整体把握和方向感,甚至“缺胳膊少腿”。修改就是要帮助他们再次思考:我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和自己对话,使表达更精准、更充分。
4.自主学习
任何人的成长都是自己的事,谁都不能代替,也代替不了,学语文更是这样。语文学习,首先是自主学习。无论是识字、写字、阅读,还是表达、思考,关键是“自主”。其次要主动学习。要让学生明白,我是为自己的明天而学习,不是为老师学,更不是为家长学。还要掌握自学的本领和习惯。树立主体意识,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选择,爱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学得太死板,也不要太功利。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新时代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让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宽阔的知识面、深厚的文化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语文是纯正的中国话,语文是流利的方块字,语文是举手投足的书卷气;语文是字里行间的家国情。小学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书端方平正的中国字,读文采飞扬的中国书,写挥洒自如的中国文,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