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4课,这是传统篇目,我童年时期也学过,估计统编版教材不会删除这篇文章,因为叶老的这篇文章的确值得一学。

我是怎么教的?这样教,学生如何?

一、两个“大约五公里”的教学

这篇课文有“大约五公里”,一个是金华城到罗店的“大约五公里”,一个是入山至双龙洞口的“大约五公里”。

课堂上,我让学生读后说说叶老是怎么写这两个“大约五公里”的,把每个大约五公里看到的、听到的相关文字画下来。

这一问题不难。第一个“大约五公里”就是“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就这一处几个字。第二个“大约五公里”写了哪些东西呢?是在三个段落里写的,请看:

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大约五公里”,叶老为何厚此薄彼呢?学生思考后说出了不少答案。他们认为金华城到罗店的那个“大约五公里”,世界各地都有,相似的,无外乎路有多宽,路两边有树,还有不少各色行人,没有什么好写的。但第二个“大约五公里”就不一样了,叶老所介绍的“映山红、油桐、沙土、溪流”可以看出,如果不写,也像第一个“大约五公里”略去,等于把世界上这独一无二的美丢弃。

二、两个“洞”的教学

这一课有两个洞,一个洞是外洞,一个是内洞。外洞,作者写了什么?内洞作者又怎么写的?

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叶老所写的外洞文字是“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写内洞的文字是: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队等候……”

又是一个厚此薄彼!为什么呢?学生继续思考!

原来外洞,能够看得清,值得写的东西不多。内洞因为黑,看不清,所以要写;内洞因为有双龙,题目叫双龙洞,所以要多写;内洞因为比外洞更大,所以要多写;内洞还有很多很多东西,这是外洞所没有的,所以要多写……

三、“五公里”与“二三丈”的教学

前面说过课文中有两个“大约五公里”,知道了作者厚此薄彼的原因。但不得不说,课文里还有一个“二三丈”这个词,“二三丈“就是“七八米”,这七八米,作者是怎么写的?

文字在第五自然段: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

数一数,要240多个字呢!“大约五公里”,要么一个字不写,要么给二三段也不算多的文字,如果与“二三丈”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为何呢?

此时,没有哪位学生不明白了,这个孔隙,绝对是世界上独特,进内洞看,这是唯一的通道,没有这个体验,里面的世界你永远只能听人家说。

这样教,目的是为了写作。小学生写外出游玩,大多做不到,不清楚为什么有的一句带过就行,有的必须多写几句,有的需要长篇记述。其实道理很简单,写作时,一定要思考,大凡读者清楚的世界,就没有必要写了,读者不是傻瓜;大凡读者不知道的,那是必须要具体细致地写的。理,就这么简单!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学反思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2020-5-17 20:31:11

教学反思

《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反思

2020-5-17 20: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