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论语》有115个成语典故

1、哀而不伤 【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解释】:终日, ... 阅读更多

来源于《论语》的95个成语

1.不亦乐乎 【出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2.巧言令色 【出处】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3.三省吾身 【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4.言而有信 【出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阅读更多

《论语》:什么样的人最有真学问?

儒家认为什么样的人最有真学问?俗话说,学无止境。没有最有学问的,只有更有学问的。但儒家有一种观点,即使一天书都没有念过的人,也可能是大学问家。因为在儒家的心目中,学问不是文学,不是哲学,也不是科学,而是人学,做人做事的学问。古 ... 阅读更多

《论语》:孔子如何欲擒故纵施教化

孔子一生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动不动就引经注典谈论治国为政之道。天长日久就有人看不惯了,于是就对孔子说,你吹牛吹了半天,说了那么多治国为政的大道理,你怎么不出来为政呢? 孔子就这么被人将了一军,但孔子就是孔子,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可 ... 阅读更多

《论语》:孔子也主张在乱世明哲保身吗?

印象中,儒家似乎一直都是非常推崇忠臣、孝子、烈士,为臣子的面对昏君以死相谏,好像才符合儒家的正道,笔者近来精读了一点论语,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下文又是我读论语的一点心得,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上次说到,孔子因爱 ... 阅读更多

《论语》:人生做学问快乐的三重境界

谈到人生境界,恐怕人们最先想起的还是王国维提出的人生成大事的三重境界吧。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 ... 阅读更多

《论语》:什么样的人最不会犯上作乱

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向来都是统治者们的重要目标。在没有各种考试与框框之前,统治者们是如何收买人心,拉拢人才为自己所用,从而营造出安定团结统一的局面的呢? 这当然不用他们操心,孔子早就为他们作出了指引。《论语》有言:“其为人也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