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论语》的95个成语

1.不亦乐乎
【出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释义】用来表示极度快乐的意思。   

2.巧言令色
【出处】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释义】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3.三省吾身
【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释义】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反省检査自己。   

4.言而有信
【出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释义】指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5.一言以蔽之
【出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释义】指用一句话来概括。   

6.三十而立
【出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释义】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7.温故知新
【出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释义】指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8.是可忍,孰不可忍
【出处】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释义】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对不能容忍。   

9.既往不咎
【出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

【释义】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10.尽善尽美
【出处】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

 【释义】指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完美到没有一点缺陷。   

11.一以贯之
【出处】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释义】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12.见贤思齐
【出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释义】指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13.不耻下问
【出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释义】指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耻辱。   

14.斐然成章
【出处】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论语·公冶长》)

【释义】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15.三思而后行
【出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释义】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16.文质彬彬
【出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释义】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知礼。   

17.敬而远之
【出处】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

【释义】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18.信而好古
【出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释义】指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19.学而不厌
【出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释义】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20.诲人不倦
【出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释义】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21.梦周公
【出处】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释义】由此可见孔子对周公之仰慕,至形于梦寐。后世以“梦周公”来缅怀先贤,后来引申为“睡觉”的代名词。

22.举一反三
【出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释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23.暴虎冯河
【出处】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释义】暴虎,空手与老虎搏斗;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此成语比喻有勇无谋,鲁莽从事。

24.三月不知肉味
【出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释义】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他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25.三人行,必有我师
【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释义】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26.任重道远
【出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释义】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27.死而后已
【出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释义】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

28.空空如也
【出处】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释义】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2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出处】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释义】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

30.循循善诱
【出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

【释义】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31.欲罢不能
【出处】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释义】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32.待贾而沽
【出处】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释义】等待善价出售,也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亦作“待价而沽”。

33.各得其所
【出处】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释义】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34.后生可畏
【出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释义】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35.升堂入室
【出处】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

【释义】堂是正厅,室是内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36.过犹不及
【出处】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释义】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37.四海之内皆兄弟
【出处】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释义】世界各地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38.成人之美
【出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释义】成全别人的好事。

39.以文会友
【出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论语·颜渊》)

【释义】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40.欲速则不达
【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释义】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41.见利思义
【出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释义】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42.危言危行
【出处】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

【释义】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43.一匡天下
【出处】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论语·宪问》)

【释义】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44.以德报怨
【出处】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释义】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用恩德来报答怨恨。

45.怨天尤人
【出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释义】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

46.君子固穷
【出处】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释义】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47.无为而治
【出处】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论语·卫灵公》)

【释义】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48.志士仁人
【出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释义】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人。

49.杀身成仁
【出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释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50.言不及义
【出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

【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51.既来之,则安之
【出处】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释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52.祸起萧墙
【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

【释义】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53.血气方刚
【出处】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论语·季氏》)

【释义】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54.杀鸡焉用牛刀
【出处】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释义】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55.色厉内荏
【出处】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论语·阳货》)

【释义】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硬,内心虚弱。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

56.道听途说
【出处】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释义】路上听来的、路人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57.患得患失
【出处】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

【释义】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58.无所用心
【出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释义】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5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出处】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释义】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60.无可无不可
【出处】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

【释义】表示怎样办都行。

61.苗而不秀
【出处】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释义】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62.周而不比
【出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释义】周,亲和、调和;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63.和而不同
【出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释义】指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64.哀而不伤
【出处】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释义】忧愁而不悲伤。

65.安老怀少
【出处】子路曰:“原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释义】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66.博施济众
【出处】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论语·雍也》)

【释义】给予群众恩惠。

67.四十不惑
【出处】四十而不惑。(《论语·为政》)

【释义】现为40岁的代称。

68.察言观色
【出处】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论语·颜渊》)

【释义】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

69.当仁不让
【出处】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释义】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70.犯而不校
【出处】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论语·泰伯》)

【释义】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71.犯上作乱
【出处】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

【释义】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72.分崩离析
【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论语·季氏》)

【释义】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73.风行草偃
【出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释义】偃,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能感化人。

74.父母之邦
【出处】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论语·微子》)

【释义】指祖国。

7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释义】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6.见义勇为
【出处】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释义】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77.子为父隐
【出处】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释义】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

78.侃侃而谈
【出处】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论语·乡党》)

【释义】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79.了如指掌
【出处】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论语·八佾》)

【释义】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80.名正言顺
【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论语·子路》)

【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81.鸣鼓而攻之
【出处】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释义】比喻宣布罪状,谴责或声讨。

82.求仁得仁
【出处】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

【释义】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83.望而生畏
【出处】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

【释义】看见了就害怕。

84.无所不至
【出处】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

【释义】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85.手足无措
【出处】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释义】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86.朽木不雕
【出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释义】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才。

87.朝闻夕死
【出处】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释义】早晨闻道,晚上死去也无妨。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追切。

88.知其不可而为之
【出处】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释义】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1. 中庸之道
    【出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 【释义】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90.小不忍则乱大谋
【出处】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释义】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91.箪食瓢饮
【出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释义】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92.乐在其中
【出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释义】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93.学而优则仕
【出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释义】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1. 因人废言
    【出处】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释义】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2. 知之为知之
    【出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释义】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明智。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5697.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0年 2月 23日
下一篇 2020年 2月 23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