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设计说明 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暮江吟》重在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美景;《题西林壁》重在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从不同的角度,多元化思考问题;《雪梅》借助雪梅之争,暗含“尺有所 ... 阅读更多
设计说明 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暮江吟》重在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美景;《题西林壁》重在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从不同的角度,多元化思考问题;《雪梅》借助雪梅之争,暗含“尺有所 ... 阅读更多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nbs ... 阅读更多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 ... 阅读更多
设计说明 本课由《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首诗组成。《望天门山》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乐观豪迈的情感。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以生动 ... 阅读更多
一、文本教学解读 “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紧紧围绕着单元人文主题,本课安排了三首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望天门山》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 ... 阅读更多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一《出塞》这首诗属于汉朝乐府诗题,是一首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经典之作。诗人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 ... 阅读更多
知识点我会写: 络:络纱 络丝 络线 脉络 网络 络绎 锤:锤打 锤子 铁锤 木锤 千锤百炼 凿:凿井 开凿 凿子 圆凿 凿壁偷光 焚:焚香 焚毁 焚烧 忧心如焚 玩火自焚 多音字: 似: ... 阅读更多
第13课《行路难(其一)》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 ... 阅读更多
1.“直上银河”、“同到牵牛织女家”寄托了作者怎样情怀? 诗句采用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 ... 阅读更多
12 古诗三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的三首古诗都以爱国为主题。《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会作品的情感。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