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塞上曲·秋风夜渡河》诗词阅读标准答案

 塞上曲

王昌龄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精马①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②下狱,士卒但心伤。

【注】1鞘(g}u)马:指把战马装备好以待不虞。②翻:反而。

1.本诗首联“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2.这首诗刻画了边塞士兵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景象:首联描写了秋风在夜晚暗暗吹过边塞的河流,吹过雁门的桑田,边地一片萧瑟的景象。(2分)

作用:①渲染了肃杀、凄冷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情感基调。(1分)

②借景抒情/以衰景写衰情,烘托出将士征战沙场的凄苦心情。(1分)

③为边将出场作铺垫,交代军营的生活背景(能答出“引出下文”“以景起兴”也可)。(1分)

2. ①诗歌刻画了在艰苦(险)边关,高度警觉、艰苦奋战、忠勇卫国却遭迫害的 战士形象。(2 分)

②首联写边关恶劣的环境,烘托身处艰险之地的忠勇战士的形象。(1分)

③颔联“鞴马宿严霜”写战士们在严霜中风餐露宿,高度警觉,严阵以待。(1分)

④颈联“分兵”、“孤军百战”体现战士们孤军奋战、身经百战的忠勇与艰辛。(1分)

⑤尾联“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写出劳苦功高的士兵反而会被下狱,这令战士们伤心不已,表达战士对赏罚不公的悲情。(1分)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