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二物的形象——意象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二物的形象

概念

意象包括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往往是一种自然形象

1、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2、物: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二、诗歌内容的构成要素

1、意象

2、意境:是诗人在艺术创作中通过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艺术境界。是合景与情而言的,古人有所谓“情缘景发”“意与境会”“思与境偕”的说法。

意象富有生命力的组合就构成意境。

例:试分析《天静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这首小令浓缩了诗人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但诗人并没有刻意去表现他的游子怀乡思家的伤感,而是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整个画面给人以迟暮、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漂泊异乡游子暗淡的心绪谐调一致,这种借助形象表现出来的情景契合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就是诗的意境。

例: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首诗就是通过江水中的月影、冲淡柔和的月下灯光、联拳静憩的白鹭,跃出水面拨剌有声的鱼儿四个意象,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宁静、安谧的和平境界,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例:读李白《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问题:这首诗包含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组合形成了什么样的意境?

诗中的青山、碧水、孤帆、远日都是包含着作家情思的意象,这些意象的总和构成了天门山中断楚江、青山相对、碧水奔腾、远日映照的雄伟奇丽的意境。

三、意象鉴赏的方法

1.找准具体意象

2.把握意象特点

3.分析意象意义

例: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具体形象:柳条藤蔓,黄莺

形象特点:系,频啼

形象意义:这首诗通过柳条藤蔓的“系”的动作和黄莺“频啼”的叫声,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达了自己对“湖上亭”的眷念和不舍。

例: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具体形象:蝉

形象特点:饮清露,流响,居高,声远

形象意义:这首诗通过对蝉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例: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⑴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⑵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具体形象:杜鹃

形象特点:凄凉、哀伤、思归

形象意义:诗人希望回到抗战前线,报效国家,但主和派当权,诗人于是发出报国无门的悲叹。

习题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分析解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人认为杜鹃的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因而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人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试就诗中孤雁的形象分析作者的情感。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例: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①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②,孤飞自可疑。

注: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矰,短箭;缴,系箭的绳。

这是一首以孤雁象征诗人流落不遇的诗。此诗状孤雁孤飞是十分凄切的:“暮雨”“寒塘”“渚云”“关月”诗境的凄凉也到了极致,而所有这些写孤雁之语,正好也象征了在兵乱流离中的诗人的身世之感,格调显得抑郁低沉。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