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滂《题雷峰塔南山小景》诗词阅读标准答案

题雷峰塔南山小景

(北宋)毛滂①

  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②。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③,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

嗟我于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

【注】①毛滂,北宋末期衢州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但是一生仕途起伏坎坷。②招提:梵语中的词,义为“四方”。 ③卓午:正午。

1.诗中第四句与苏轼描写西湖美景诗中名句“                    ”表现意境相似。诗中“非喧非寂彼何人”是被称为“梅妻鹤子”的            。(2分)

2.最后一句“坐对此图三太息”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题画诗,请结合全诗分析“三太息”的内涵。(6分)

参考答案

1.(2分)水光潋滟晴方好;林和靖(林逋)

2.(6分)(1)“三太息”,连连叹息之意。(2分,写出“叹息”给1分,“三”是“多次”给1分),诗人因“无一得”、无法洒脱生活而嗟叹,在西湖的南山,“静者”可“习静”,“游者”可“趋欢”,“孤山诗朋”可“独清”,而诗人看着眼前的画,想到也曾到过此地却一无所得,进而又想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没有静者之静、游者之欢、诗者之清,因此,天色已晚仍不回家,凝视眼前的画卷而感慨不已。(4分,“静者”“游者”“孤山诗朋”及自己各1分,只写仕途坎坷给1分)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