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标准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训练

1、读下面的一首诗,按要求回答。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等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① 围绕诗题“登高”,简要分析前两联与后两联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 笼罩全诗的是一种“悲”情,请分析概括诗中那些内容体现了诗人之“悲”。(至少写出5项)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① 上片描写的秋景有那些特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② 下片“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表情达意的特点是什么?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霜天晓月    梅

萧泰来

千霜万雪。受尽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① 词中梅的形象特点是:

② 词人的性情是: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① 词的上阕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象?

② 本词以什么为线索?作者在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越调]天净沙  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① 由“春山暖日和风”三幅画面展开想象,用文字把它们勾画出来。

② 这首曲子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仙吕]后庭花   

赵孟副错误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① 这首曲子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后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② 此曲前后两幅图画对比度很大,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7、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退隐

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① 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

② 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

8、 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正官]小梁州   秋

贯云石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雷锋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①“雷锋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②这首曲子的艺术特色是运用多种观察角度来写景,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9、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中吕]山坡羊   道情

           宋方壶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锣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苍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① 前三句中“梦不到”一句,展现了诗人怎样的襟怀?

②曲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气概?

[参考答案]

1、①前两联写景,是诗人“登高”所见;后两联抒情,是诗人“登高”所感。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  ②猿声哀婉,飞鸟徘徊;落叶飘零,万木萧疏;江水滚滚,韶华易逝;常年作客他乡;一生多灾多病;独自一人登高;时局艰难;两鬓如霜;因病戒酒。

2、①景物特点:寥廓苍茫,迷蒙凄清,萧索冷落。 作用:芳草延伸到望不到头的极远处,触动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芳草“无情”正反衬出诗人思乡怀人之情的深浓;写景中带出一个“情”字,为上片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抒情做了自然的过渡。  ②意思是说,除非好梦才能使诗人入睡,否则乡思旅愁萦绕心头无法入睡;好梦显然指梦中返乡与亲人团聚。  这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羁旅愁思。

3、①瘦硬、清绝。   ②孤芳自赏,不同流俗的傲骨与傲气。

4、①写出了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的凄清的秋景。  ②以时间为线索,表达了词人羁旅孤栖的孤寂凄苦之情。

5、①“春山”可以想象为山花烂漫,新竹满山,草盛林秀,崖青瀑白;“暖日”可以想象为和煦的、艳丽的、温柔的;“和风” 可以想象为微醺的,使人血脉和畅,筋骨舒展。  ②有关的景物排列起来,组成一幅幅画面,由静态描写转向动态描写,从不同的空间和层次展现了春日的美好。

6、①前四句描绘了景色宜人的荷塘,正值收获的季节,采菱女一边采菱采莲,一边高兴地唱歌,水鸟被惊飞;后三句描写了乱云漫天,急雨如注,荷叶翻滚,采菱女发愁而归去的情景。  ②这种自然与人短暂的不和谐,才使表现的生活变得有色彩,有滋味。由静态到动态地表现生活,捕捉到“鸟惊”“人惶”的细节并形诸文字,使这幅深秋采菱图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7、①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化,更表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  ②可以看到诗人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心情,以及静穆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

8、①登上夕照山,在雷锋塔上远眺,只见钱塘江秋水浩荡,状若长江,有横流天涯的壮观气势。  ②前后描写的景物有十余种之多,但无一比紧扣秋景,全面展示了杭州秋天的迷人风光。给人创造了一种立体的感觉。观察角度有近视、俯看,又有远眺、仰视,触目之处皆为佳景。

9、①极言想都没有想过,展现了诗人弃绝功名富贵的云水襟怀。  ②表达了诗人不肯随波逐流,追求清白人生的超然飘逸之气。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