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汇编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
)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4
)

参考答案:


1)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孤灯,表现诗人心绪不宁,孤独寂寞之感。


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心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题,多选则按前
3题计分
)(6
)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2)间关莺语花底滑,
                    。
                    ,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杜牧《阿房宫赋》
)


  (4)                     ,
                   ,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参考答案:


(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2)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3)奈何取之尽辎铢
,用之如泥沙
4)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分)(
1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5分)


 

【参考答案】


1)耐寒
  拟人


2)①《木芙蓉》: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他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人格

形象);②《窗前木芙蓉》:一种历经辛苦孤独后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坚忍、淡定、安闲的形象(人格形象)。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则按前
3题计分)(
6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跛而望矣,
                    。(《荀子·劝学》)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


3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辛弃疾《破阵子》)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

【答案】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3)醉里挑灯看剑    沙场秋点兵


4)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
)


 【参考答案】

⑴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⑵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②“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⒒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则前
3题计分)(
6分)

⑴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⑵后值倾覆,
                     ,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⑶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李白《蜀道难》)

⑷峰峦如聚,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参考答案】

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⑵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⑶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⑷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解析】常出现的错别字是“反”写成“返”,“ 受任”写成“受命”,“ 潼关”写成“童关”。

3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
] 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3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4分)


 


 【答案】


1)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2)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几回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

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寻得大雁传信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


2.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只按前
3题计分)(
6分)


1)呼尔与之行,行道之人弗受;
                      ,
                    
 。(《孟子·告子上》)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


3
                    ,
                     。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4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⑴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的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3分)

⑵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只按前
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
1分)(
6分)

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论语》)

⑵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次语重唧唧。
               ,
               !(白居易《琵琶行》)


⑵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⑶    
               
               。(杜牧《阿房宫赋》)


⑷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参考答案
(1)
初春。这时莺儿开始呜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放,万


    物充满了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


  (2)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


    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


    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
(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


)


11
(1)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余杭四月


[
]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
]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4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只按前
3题计分)(
6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___,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


2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家贫,
________
___________,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0.
1

【参考答案】使用了对比(映衬)手法。(
1分)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鲜明对比,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
2分)

或:使用渲染手法。(
1分)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和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与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
2分)

或: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
1分)如上句由朱樱、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
2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
+分析
+效果”的答题模式。


2)【答案】)“一晴生意繁”的意思是:雨过天晴,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2分)

“一晴生意繁”体现在:①初夏成熟的樱桃鲜红,豆子青青,绿草茵茵,白鹅成群;②雨过天晴,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使,微风吹拂,袖影飘动;③村庄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呢。(回答
1
1分,
2
2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学作品的结构理解能力。首联点题并总领全诗,是对全诗的凝练的概括。


1)有朋自远方来,不知而不愠;(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4)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