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 课文原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品体裁   七言律诗 作品小析   全诗情感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首联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初闻涕泪满衣裳”,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狂喜欲绝的感情。三、四联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作者用“忽”、“初”、“却”、“须”等虚词贯穿全诗,使诗文折转自然,舒缓自如,生动活泼。   注释译文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   初闻此讯,止不住的鼻涕眼泪洒满了衣裳。   再看看夫人和孩子,她们的愁容都消失了,   我胡乱地收着诗稿和书籍,高兴地简直要发狂。   在春光明媚的大好日子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饮酒,   有明媚的春光作伴,和家人一起回到家乡。   我们立刻出发,从巴峡启程,穿过巫峡,   一路顺流而下,经过襄阳,再前往洛阳。 作品注释   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763年被官军收复。   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也做剑南。   蓟北:河北北部地区。   却看:再看。    却:还,再。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   漫卷:随意把书卷起。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白日:春光明媚的大好日子。   放歌:放声高歌。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指明丽的春天。   即从:立即从某地到某地。   巴峡:长江三峡之一,在嘉陵江上游。   穿:穿越。   巫峡:因穿过巫山得名。长江三峡之一。现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平原的分界线。   便下:就的意思。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但:于“原”相同,只是。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中国。   陆游 九州同:全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人 。   乃:你 ,你的。   元:此字为通假字,通“原”,意为:原来。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无:不要。(为通假字,通“勿”)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   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   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中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收复中原失地的迫切愿望。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