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教学设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大家从小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主题。
教学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基础知识。 2、阅读课文。 3、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小说的三要素。
二、基础知识
1、生字
笨拙zhuō 唾tuò 细腻nì 口吻wěn 吝惜lìn
2、词语
一招鲜吃遍天下:指掌握了过硬的本领,有绝招。到处都可以谋生。
一以贯之:用一个基本观念,把一切事物贯穿起来。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走访:拜访。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而有礼貌。彬彬,既有文采又很朴实的样子。
细腻:指(描写、表演等)细致入微。
遗憾:不称心,大可惋惜。
饶舌:唠叨,多嘴。
许可:准许,允许。
口吻:口气。
过苛:过于苛刻。
吝惜: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量。
悲鸣:悲哀鸣叫。
3、作者
星新一:(1926—1997)日本小说家,日本科幻界奇才,以创作精巧别致,富有哲理的“微型小说”闻名于世。他的作品于80年代大量翻译引进台湾,带动国内“极短篇”的制作风气。在他完成1001则极短篇小说后宣布停笔。星新一于1956年加入飞碟研究会,1957年和柴野拓美一起创办了日本最早的科幻小说杂志《宇宙尘》,为日本科幻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培育了许多科幻作家。除了科幻作品外,他还写了大量推理小说、幽默小说、散文及随笔。1976年他荣获日本推理小说家协会大奖。在科幻方面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有撒旦的天国》《最后的地球人》《未来伊索寓言》,长篇小说《声之网》《梦魔的标靶》等。
三、学生阅读课文
要求学生速读全文,并在文中勾画重要词语及段落。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讨论发言后,最后教师明确:
本文虚构了一位画家购买了年轻推销员保修的一系列产品后带来的烦恼,最后他又回到了当初的秃脑袋,向人们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欺诈现象。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掌握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思考互动学习,讲解分析内容。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并检查。
二、思考互动学习,讲解分析内容。
(一)文章思路
讨论分析,明确:
开端:推销生发剂。
发展:推销染发药,特别发蜡,自动理发机。
高潮:推销脱发剂。
结局:回收自动理发机。
(二)重点语句:
学生自主学习
(1)“您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我这里有保证书。保证您立即变得满头浓发,想拔都拔不掉。若是过了一个星期显示不出上述的效力,就给您退钱。”
顾主心有顾虑,骗子却紧紧抓住其心理,施展骗术用“保证书、退钱”等引鱼上钩。
(2)“所以,我们针对有限的上流人物……”
这是骗子常用的手段,抬高你,奉承你,只是为了你手中的钱。见了老人他就说孝敬老人的,见了妇女,他就说照顾妇女的……
(三)这篇荒诞故事为什么读来感到真实?
故事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所揭示的生活哲理具有现实性;所表现的人物心理、人物的言行细节具有真实感。文学的虚构,并不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真实性的感受,这也是正常现象。
三、探讨本文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所揭示的生活哲理。
讨论后归纳:
社会问题:揭露、讽刺手段更高级、蒙骗性更强的商业欺诈,讽刺不顾负面效果的商业推销,反映出现代物质享受的负面性;表现了人的一般心理特点是使欺诈会得逞的基础,嘲讽了人性的弱点。
生活哲理:物极必反;要容忍缺憾;简单不失为一种活法。
四、选择若干文句,品味、评点其所表现的人物思想心理活动或语言特点。
参见词句品味·积累及其说明。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问题探讨,完成练习。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并检查。
二、探究本文结构上多次重复在故事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讨论:多次重复为二位人物的对话。
1、漫画效果,更突出人物的心理特征、行为特点,强化故事的讽刺讽喻效果。
2、喜剧效果,于轻松中体悟旨意。
3、使最后的突转出乎意料,高级欺诈昭然若揭。
三、写作特点
1、用讽刺手法来揭示主题。
推销员一再强调“本公司的方针是不增加顾客的负担”实际是在一步步引诱顾客陷入圈套。植发、染发、打发蜡、理发,不断地花了很多钱,最后一切全落空了。开始推销员一再声明“负责保修是本公司的经营方针”可当产品出现麻烦时却说:“因为是植物性的,没有办法。”并不失时机地厚着脸皮一再推销产品,给顾主带来了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沉重负担,使之几乎破产。这是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法商人的无情揭露和辛辣讽刺,对广大顾主是有益的提示。
2、结构上采用重复的基本程式使文章主题更加突出。
每次推销产品时嘴都很甜,还有“保证书”,说过一段时间就来“保修”,但从不保修。揭示了言而无信的欺诈手段。
四、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故事反映的问题,表现的人物心理、言行具有现实性、真实感。另外,文学的虚构,一般而言并不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真实性的感受。
首先,故事所反映、表现的问题,尤其是读完故事后读者能直接感受到的商业欺诈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真实性。
其次,故事所表现的人物心理(主要是画家在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人物的言行细节(特别是推销员的推销言行,如利用对方的心理弱点,具有真实感。)属于这个显而易见的荒诞故事的虚构本身,因而读者能区分清楚,并不影响它前述的真实感。这实际上是一般读者阅读一切文学作品时的正常表现。
第二题
物极必反,容忍缺憾,简单不失为一种活法,现代物质享受的负面性,嘲讽人性的弱点,讽刺不顾负面效果的推销等。商业欺诈也有多方面内容。
1、物极必反:不仅是头发疯长导致最后又回到秃脑袋,更重要的是追求完美(注意文中多次出现“我不打算过苛要求”,其实就是在苛求),结果处处都要花钱。最后不堪重负而作罢。
2、容忍缺憾:秃脑袋是缺憾,后面的绿头发是缺憾,但如都看得破,就不会有后面的瞎折腾。
3、简单不失为一种活法:画家最后发出的悲鸣,又要染发,又要打发蜡,与其如此不堪重负、不胜烦恼的复杂,还不如当初简单的秃脑袋好。
第三题
更突出人物的心理、言行特征,强化讽刺效果;使最后突转出乎意料,意义突现。
这一重复多次的基本程式为人物对话,其骨干句子如下:“好像做梦一样……惊人的效果,科学的胜利……您能满意,我就放心了。”
其作用有:
1、故事情节展开的需要。
2、突出了画家的心理特征及推销员暗藏玄机的推销手段,更强化了故事的讽刺、讽喻效果。
3、有一种喜剧的效果,加上前面的漫画效果,读者有一种在幽默轻松的艺术享受中,体悟到事情本质的乐趣。
4、使最后的变化出乎意料,意义突现。其一是画家终于发现了欺诈的秘密,其二是推销员竟然还来回收自动理发机。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保 修
开端:推销生发剂。
发展:推销染发药,特别发蜡,自动理发机。
高潮:推销脱发剂。
结局:回收自动理发机。
社会问题:揭露、讽刺手段更高级、蒙骗性更强的商业欺诈,讽刺不顾负面效果的商业推销,反映出现代物质享受的负面性;表现了人的一般心理特点是使欺诈会得逞的基础,嘲讽了人性的弱点。
生活哲理:物极必反;要容忍缺憾;简单不失为一种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