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月下独酌》诗词阅读标准答案附赏析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①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②将:和③相期:相约。

(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3分)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3.这是一首抒情诗。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李白,他有远大的抱负,然而感到自己无力改变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读后,你认为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4.说说“举杯邀明月”的言外之意。

5.李白“行乐须及春”的思想,虽然带有消极成分,不值得称颂。但是,你能否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自己的理解。

6、赋予事物以感情,把描写的对象人格化,体现了作者想象的高超。你能够从诗中举出这样的诗句吗?

参考答案:

(1)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2)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3.抒写自己孤独寂寞,以酒浇愁的苦恼。 

4.意味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憎恶,或对权贵的讨厌。 

5.作者置身于当时黑暗的社会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一点而完全否定它。 

6.如:举杯邀明月、我歌月徘徊 

二:

7、在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本诗中“ 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答案: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8、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三:

[思考与练习]

⑴解释词语:相亲:     解:    徒:     云汉:    

⑵诗歌中最能表达作者孤独情感的词语是:             、       、       ;最能表现李白“物我之间无所容心”的词语是:           、              ;表达李白“醉态的诗句是:“          ,          。”

⑶“相期邈云汉”一句的意思:         。

参考答案

(1)亲近我  理解,懂得  只是  天河 

(2)  一  独  无  邀  伴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3)相约在遥远的天上仙境

【赏析】

这是《月下独酌》四首中的第一首,表现了李白借酒浇愁的孤独苦闷心理。当时,唐朝开始败落,李林甫及其同党排除异己,把持朝政。李白性格孤傲,又“非廊庙器”,自然遭到排挤。但他身为封建士大夫,既无法改变现状,也没有其他前途可言,只好用饮酒、赏月打发时光,排遣心中孤寂苦闷。于是,有了这首诗。

本诗分为三个部分。头四句是第一部分,描写了人、月、影相伴对饮的画面。花间月下,“独酌无相亲”的诗人十分寂寞,于是将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拉来,三“人”对酌。从一人到三“人”,场面仿佛热闹起来,但其实更加突显出诗人的孤独。

第五句到第八句是第二部分。诗人由月、影引发议论,点明“行乐须及春”的主旨。“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明月和影子毕竟不能喝酒,它们的陪伴其实是徒劳的。诗人只是暂借月、影为伴,在迷醉的春夜及时行乐。诗人的孤单寥落、苦中作乐跃然纸上。

最后六句是第三部分。诗人慢慢醉了,酒意大发,边歌边舞。歌时,月亮仿佛在徘徊聆听;舞时,影子似乎在摇摆共舞。但是,当诗人一醉不起,月亮与影子就马上各自分开。诗人想和“月”“影”真诚地缔结“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之约,但它们毕竟“皆是无情物”,诗人的孤独苦闷溢于言表。

本诗用动写静,用热闹写孤寂,造就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既表现了诗人空有才华的寂寞,也表现了他孤傲不羁的性格。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