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语文期末百校联考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上语文期末百校联考卷

第一部分

(1~5题  21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_______ ,此地空余黄鹤楼。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2)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 。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3)杜甫《春望》中赋予花鸟以人的情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2.请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1)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suì(      )洞里蜗行摸索。

(2)我是干biě(      )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3)我瞰(    )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4)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    )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3.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竹,是上天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①泻进山脚下的尘地

②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

③汇成一泓清莹的静湖

④跌落岩缝汇成“叮咚”作响的山泉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

4.观察下图漫画《“文化”人》,完成下面两道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图片

(1)请将漫画中顾客的语言修改成正面劝导的方式,让营业员易于接受。(2分)

(2)如果你是一位小记者,针对这一幕所反映的问题,让你对营业员进行采访,请你写出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以使他认识到不注意食品卫生的危害性。(2分)

5.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4分)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当它爬到大半时,就会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它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去。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而另一只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第二部分

(6~21题  4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6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对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B.“前朝”指的是三国时期。

C.这里“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D.这首诗热情地歌颂了“周郎”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7.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___  。诗中加着重号的词“将”的含义是 _____ 。诗中“东风”指的是_______  。(3分)

二、阅读《后汉书·羊续传》节选,完成下列小题。(14分)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惟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续谓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8.解释下列句中加黑词的意思。(4分)

①贼清平:

②续深之:

③常衣薄食:

使与母俱归: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其 资 藏 惟 有 布 衾 敝 袛 裯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何以资尔母乎?(2分)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2分)

11.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羊续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9分)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抢购食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言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预计2015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2.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13.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14.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3分)

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面的题目。(6分)

15.《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作为美国记者,斯诺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是________,他探求了______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3分)

16.名著阅读。(3分)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此语段选自法国作家_____的《昆虫记》,这本书被誉为“_____________”,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____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4分)

大地的馨香

朱宜尧

①我仿佛看到了那片绿海,微风拂过,摇曳着沙沙声响,阳光温暖,伴着书香。

②父亲说,读书和种地是一码事儿。那时,我的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③春寒料峭的二月,春风犹如一把剪刀,一夜间裁剪出了千树万树繁花开的气势,藏在树干里的嫩芽,偷偷地窥视着即将郁郁葱葱的春天。温柔的阳光夹杂在春风里,走到哪里,哪里一片勃勃生机。

④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空旷的田野,劳作的人们撒粪、育肥、播种,趁着春天的到来,把希望悄悄地植入大地。

⑤早晨,刚刚起床,昨夜还睡在身旁的父亲没了踪影。父亲年事已高,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还是一刻也不闲地从事着农事,近乎于乐此不疲。每天看着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又眼望日头在晚霞中隐没,父亲特喜爱这种“春风花草香”的农田生活。身子虽有劳累,却神采奕奕。我知道,父亲有自己的规划,劳作等同于健身,既不能太累,又得出点小汗,身子微微受热,即可。所以我不担心父亲。

⑥中午父亲回来,肩膀上搭着一块泛黄的毛巾,看上去气色红润,好像刚刚晨练结束。我早已备好了父亲最爱的龙井茶。父亲坐在我身旁,望着长势大好的玉米,脸上挂着粲然的微笑,喝一小口龙井,动作不急不缓地擦拭着额上细密的汗珠。

⑦父亲七十有三了,寸发雪白,好像一根也不缺,板板正正齐刷刷的样子,那古铜色的皮肤,经过阳光的沐浴,显得十分的硬朗与矍铄。

⑧我在初中读书时,不论学习有多紧张,父亲总是“不管不顾”,甚至“不近人情”地叫我一同下地。即便是我手掌扎满了黄豆荚的刺儿,痒胀得钻心,也得照样劳作。春寒料峭也罢,烈日炎炎也好,我成了父亲的小跟班。那时的我,睡不醒,又极不情愿。

⑨劳作中,我经常回想,读书和种地怎么会是一码事呢?

⑩如今,我却能体谅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也会有一些好的事物与父亲分享了,父亲却一改他年轻时的做法,他起早做农事,从来不叫我,这倒让我有些愧疚。

⑪过了不惑之年,明晓了父亲所言。一年之际在于春,谚语说谷雨种大田,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万物皆如此。要抓住播种的最好时机,才更有利于一年的好收成;青春是用来读书的大好时光,要不辞辛苦读万卷书,要不负青春不负我,要有“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之恒心。一旦错过了,就不再来过。

⑫我和父亲一同劳作,让年少并无多少体力的我去体会劳作的艰辛与不易,感悟生命的本真,让我更加珍惜青春读书的好时光,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恩父亲,他不仅以种地的方式养育了我,还让我在最平常的劳作中,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

⑬父亲就是养育我的“大地”,那里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喜乐福景;又有“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的诗情画意;更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殷切希望、谆谆教诲和良苦用心。

⑭春天来了,阳光明媚而温暖,微风拂过的绿海,摇曳着沙沙声响,我似乎嗅到了大地的馨香,仿佛看到了寸发雪白的老父亲。(选自《新青年》2017年第4期,有删减)

17.通读全文,说说标题“大地的馨香”有何含义?(2分)

18.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③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9.“这倒让我有些愧疚。”我为什么会心生愧疚?(3分)

20.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21.“父亲说,读书和种地是一码事儿。”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联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第三部分

(22题  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鲜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清新和谐是自然的味道,絮叨爱抚是妈妈的味道,睿智哲思是佳作的味道,酸甜苦辣是生活的味道,厚重沧桑是历史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咀嚼,用心感悟,人间真味尽在其中。

请以“味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或抄袭。

③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内容不少于600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可保存图片打印练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