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答案解析:C项为“不正确的一项”,两个之均为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虚词好久不考,很多同学都放弃了虚词的学习!
但2024高考考到了虚词,2025高考必将是考查的热点!
所以咱们要重视起来了!
教材对该考点的要求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比”等。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乃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 (1)介词,在 |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 (2)介词,自、从 |
(3)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3)介词,到,到达 |
(4)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 (4)介词,对,对于 |
(5)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 (5)介词,向 |
(6)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 (6)介词,由,由于 |
(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 (7)介词,表示被动,译为“被” |
(8)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 (8)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 |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西汉初年,汉王朝和匈奴打仗,总是打败仗。为了搞好两国关系,减少军事对抗,汉王朝采用了和亲政策,也就是把公主嫁给单于。当时的嫁妆很有意思,两样东西:冰冻带鱼和同根莲藕。吃冰冻带鱼前,要先解冻,这就寓意两国关系的解冻。莲藕同根,表示永结连理的意思。据科学家借助探测仪测得,最古老的莲距今已有5000多年了,估计那时人们结婚不送戒指,送莲子。
“与”字动词、连词、介词、语气助词四种词性。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 (1)介词,译为“和、跟、同” |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 | (2)连词,译为“和、跟、同” |
(3)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 (3)动词,给予,授予 |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 (4)动词,结交,亲附 |
(5)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5)动词,赞许,同意 |
(6)蹇叔之子与师。(《左传》) | (6)动词,参加,读“yù” |
(7)唯赤则非邦也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7)句末语气助词,通“欤”,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 |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今天我去姨夫家,姨夫说烧鱼给我吃。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这么大的鱼,吃起来很费劲,吃个尾巴都要用锯子锯,还很难锯下来。鲲的鱼鳍,也就将来鹏鸟的长翼,被称作鱼翅。不吃鱼尾了,反过来截鱼鳍。什么?不知道那里居然带刺,刺有多粗?《茶馆》看过吗?相当于是之扮演的王掌柜家的茶碗那么粗。我说:“姨夫,怎么吃啊?这哪里是吃鱼翅,简直是啃大树。”
“焉”有助词、代词、兼词、副词四种用法。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1)代词,作宾语,相当于“之”,代指“老师” |
(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2)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 |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逍遥游》) | (3)兼词,兼有介词和代词的功能,相当于“于+之” |
(4)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 |
(4)句末助词,表示感叹语气或陈述语气,译为“了”“啊” |
(5)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 (5)助词,形容词或拟声词的词尾,相当于“然” |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 (6)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 |
【谐音】
待定病危,什么哪里原因,福星洞前兽,多么怎么为什么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同桌告诉你,有一位同学,是否病危,待定。听到这个消息,你慌忙问:“什么,他病危?在哪里住院?什么原因?”又一次,同桌告诉你,山洞前有一头野兽是福星。你好奇地问:“多么奇怪的事情,怎么回事?他为什么是福星呢?”
“何”字有代词和副词两种词性。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1)疑问代词,译为“什么” |
(2)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 (2)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 |
(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 | (3)疑问代词,译为“谁”“哪里” |
(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4)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哪里、为什么”,表示反问 |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 (5)副词,译为“多么”,表示感叹 |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 (6)作动词,译为“呵问” |
(7)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 (7)“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 |
(8)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 (8)“何以”,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凭什么” |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有一次,我和小明去看澳洲棋王袋鼠和考拉下围棋,袋鼠下得太臭,眼看就要输给考拉了,我和他(第一第三人称)指示袋鼠:假设选择的是连吃,就一定会满盘皆输,不如在局中举手示意暂停,先把余下的棋表上记号。晚上棋王袋鼠来了个中盘大逆转,反过来打劫(围棋术语),夺取了最后的胜利。
“其”字有代词、连词、副词三种词性。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 (1)代词,表第三人称领属关系。“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 |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 (2)指代第三人称,“他(她、它)”或“他(她、它)们” |
(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我自己” |
(4)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 (4)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那些” |
(5)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 (5)指示代词,表特指。译为“其中的、当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
(6)其可怪也欤!(《师说》) | (6)副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怎么” |
(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7)表示揣测语气。译为“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
(8)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8)表示祈使语气。译为“应当、一定” |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 (9)表示商量语气。译为“还是” |
(10)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 (10)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常常是两个以上的分句中都用“其”,译为“是……还是……” |
(1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 (11)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 |
(1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 (12)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一群醉汉喝高了,在公园的莲花池里吐了一池脏东西。公园的管理员看见了,生气地说:“呆痴啊,你们?喝这样干嘛?这莲池里的金鱼是美国总统赠送的,明天如果活着,就算了;如果你们吐的东西把金鱼醉死了,你们就等着进拘留所吧!
“若”有代词和连词两种词性。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 (1)人称代词,译为“你” |
(2)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 (2)指示代词,译为“如此,这样” |
(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 (3)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假如,如果” |
(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4)动词,译为“及,比得上” |
(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 (5)动词,译为“像”“好像”“如同” |
(6)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 (6)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
(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 (7)复音虚词,“若夫”“至若”放于句首,表示意义的他转 |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学校需要用电脑合成新校歌,我曾精通音频制作,于是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因”字有介词和连词两种词性。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 (1)副词,表顺承关系,译为“就”“于是” |
(2)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 (2)副词,趁机 |
(3)不哀丧而求国,难;因乱以入,殆。(《国语》) | (3)介词,趁着,趁 |
(4)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 (4)介词,依照,根据 |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 (5)介词,凭借,依靠 |
(6)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 (6)介词,经由,通过 |
(7)因噎废食(成语) | (7)介词,因为,由于 |
(8)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 (8)动词,沿袭 |
(9)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庖丁解牛》) | (9)动词,依顺,顺着 |
(10)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10)连词,接着,继而 |
介因被动给对向
语气助词放句尾
疑问反诘和感叹
借鹰背董给对象
玉琪主持放菊味
疑问反诘和感叹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老董的儿子董伟小时候很听话,现在算是作为成年人了,背着老董,把家里喂养了多年的猫头鹰借给对象玉琪玩。玉琪这姑娘太顽皮,竟然主张往猫头鹰放菊华牌味精。猫头鹰疑惑地看着他们,问:“不会害我吧?”董伟和玉琪异口同声:“不会的。”猫头鹰反诘道:“不会?董伟你小子害我还少吗?”董伟说:“就相信我这 一次,我对我爸发誓,我决不会害你。”猫头鹰半信半疑地吃了菊花味精,感叹道:“世风日下啊!臭小子,看老董回来怎么收拾你!”
“为”字有动词、介词、语气助词三种词性。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 (1)介词,读wèi,译为“被”,表示被动 |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 (2)介词,译为“给,替” |
(3)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3)介词,译为“对,向” |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 (4)介词,表原因或目的,译为“因为”“由于”“为了” |
(5)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 (5)语气助词,读wéi,用在句末,常与“何”“奚”等相配合,表疑问或反问 |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 (6)动词,读wéi,“是”,表判断 |
(7)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 (7)译为“做”“担任” |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杨门女将的穆桂英有一个妹妹叫穆娉英,她是一位杰出的建筑专家,在修建高速铁路的功臣中她的贡献最大,穿山隧道工程总离不开她,她利用先进的数字结构在山洞里架起悬浮铁轨,使工程质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所以铁路建设总公司总是连用她,让她任总工程师。
“所”的助词用法主要有三种。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 (1)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相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 |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 (2)助词,用在被动句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 |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3)复音虚词,“所以”,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 |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4)复音虚词,“所以”,表示凭借的手段或方式等,译为“用来……的”或“……的凭借” |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由于我带领一帮同学把大影星的剧照借来用,老师生气了。中午饥肠辘辘地回到家,看到妈妈写的留言条:“你莲花乡的弟弟承包接手修整果木,累病了,妈妈去看他了,午饭自己动手做。”今天咋这么不顺呢?
“以”字有介词、连词两种词性。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1)介词,表使用,译为“拿”或“用” |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 (2)介词,表处置,译为“把” |
(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 (3)介词,表凭借,译为“凭”“凭借”“根据”“以……身份” |
(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 (4)介词,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
(5)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 | (5)介词,表时间或地点,译为“在”“于” |
(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 (6)连词,表并列,可译为“而”“又”和”并且” |
(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 (7)连词,表修饰,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相当于“而” |
(8)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 (8)连词,表原因,译为“因为” |
(9)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 (9)连词,表目的,译为“来”“用来” |
(10)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 (10)连词,表结果,译为“因而”“以致” |
(11)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 | (11)副词,通“已”,译为“已经” |
(1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 (12)复音虚词,“是以”,即“以是”的倒装。译为“因此” |
(13)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13)复音虚词,“何以”,即“以何”的倒装。译为“用什么”“怎么” |
(1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 (14)复音虚词,“以为”,根据语境灵活翻译。译为“以……为”,即“把……作为” |
(15)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15)动词,认为 |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村民贾承包村里的莲花池,并且把他转让给了邻村人。有人向村委会举报村民贾让“肥水流到了外人田”。村委会主任来判断这个事情,当他知道外村需要扶持时,就说:“什么转包不转包的,是就是,不是也是,毕竟远亲不如近邻嘛!”
“则”字有连词、副词两种词性。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 (1)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 |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 (2)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则”如果出现在前一个分句中,译为“如果”;如果出现在后一个分句中,译为“那么”“就” |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 (3)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
(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 (4)连词,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中,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中,可译为“虽然”“但是” |
(5)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种树郭橐驼传》) | (5)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和“非”或“不”连用,译为“不是……就是……” |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6)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你生病要休假,病假要写明病因,专程递给你的班主任。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 (1)代词,通“尔”,译为“你(们)、你(们)的” |
(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 | (2)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又” |
(3)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 (3)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然后”,或者不译 |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4)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 |
(5)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 (5)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 “然而、却” |
(6)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6)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 |
(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7)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所以” |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 (8)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动词 |
(9)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 (9)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
(10)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逍遥游》) | (10)名词,通“能”,才能 |
(1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 (11)限止语气,罢了 |
(12)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 (12)表递进 |
(1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 (13)不久,一会儿 |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莲花池里开了一枝并蒂莲,她们说:“请让一下,请让我们过去。”荷叶听了纷纷让路。她们相互扶持着,将要站到水池边那古砖砌成的台阶上去,她们难道要去表演双人芭蕾吗?
“且”字有连词和副词两种词性。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 (1)副词,译为“将要” |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 (2)副词,译为“将近,几近” |
(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 (3)副词,译为“暂且” |
(4)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4)连词,表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动词或形容词,译为“又……又……”或“一边……一边……” |
(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 (5)表示让步或假设关系,译为“尚且”或“即使” |
(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 (6)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 |
(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 (7)表转折关系,译为“反而”“却” |
(8)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 (8)复音虚词,“且夫”,句首助词,表示另提一事或进一步议论,译为“再说” |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矿井塌陷,幸存的矿工们背着伤员,转身顺着塌陷的矿井往二层逃。在那里,他们欣喜地发现有风吹进来,他们判断前方一定有出口。果然,他们找到了出路,得救了。
“乃”字用法有三种: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1)代词,译为“你,你的” |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 (2)副词,表肯定判断,译为“是”“为” |
(3)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荆轲刺秦王》) | (3)表顺承,译为“于是,就” |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 (4)表转折,译为“却”“竟然” |
(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之死》) | (5)表范围的限定,仅仅,只 |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同学们都吃过茶叶蛋,你们知道怎么煮吗?教大家一个有趣的办法,将鸡蛋装进纸袋里,纸袋上面扎上十三个小洞,放进装有茶叶和作料的水锅里,然后放在灶上先煮后煨,什么时候开始煨呢?时间标志是听水声,水刚发出声音,就把火打小,再煨上十分钟,香喷喷的茶叶蛋就煮好了。由于鸡蛋是装在纸袋里的,因此不会沾上茶叶等作料。
“之”字有代词、动词和助词两种词性。
1、用作代词。批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第一、第三人称,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 (1)指示代词,译为“这”“此” |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2)代词,做宾语,译为“我” |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 (3)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有时可不译 |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 (4)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 (5)结构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 (6)结构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
(7)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7)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义 |
(8)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 | (8)动词,译为“往、到达” |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一个强盗在路中间放了一个大箱子,水产公司的运鱼车来了,他也不移开。司机下来搬开箱子,“轰”的一声爆炸了,原来箱子里装有地雷。司机惨叫:“天啊!难道运鱼还要带探测仪吗?”最后,强盗把一车鱼给劫持走了。
“乎”字有介词,语气助词两种词性。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 (1)助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 (2)助词,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3)助词,表揣测语气。相当于“吧” |
(4)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吕氏春秋》) | (4)助词,表示感叹或赞美。相当于“啊”或“呀” |
(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 (5)助词,用在句中起缓和语气作用或表示语气的停顿 |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 (6)助词,用在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
(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 (7)介词,相当于“于” |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博士后”这个词,同学们都不陌生;“硕士后”这个词,可能大家就没听过了。其实,这个词不是指那些学习优秀的硕士,而是指那些因贪玩没有能按期毕业的硕士留级生。这些硕士后最喜欢下雨天,在雨天的课堂上给女朋友折纸船,下课后和女朋友打着伞去校园的水渠放纸船,多浪漫!盼望着、盼望着,今天好不容易盼到了雨天,纸船还没折好,雨却停了,硕士后根据窗外的彩虹判断,雨不会再下了,真扫兴!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 (1)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 |
(2)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 (2)代词,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物,可译为“……种”“……样” |
(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 (3)代词,用在时间词语的后面,表示“……的时候” |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4)用于否定词之后,表示“……的话” |
(5)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 (5)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
(6)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6)助词,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 |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7)助词,用在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 |
(8)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 (8)助词,放在疑问句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审判庭长有个奇怪的姓,姓“啃”。啃庭长是个耿直暴躁的汉子,单位同事都怵他。有一次,他小姨酒后开车撞了人,法官都不敢判这个案子。啃庭长急了,开会说:“敢判啃庭姨,工资加两级。”话音刚落,底下举手如林。
“也” 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判断、肯定、疑问语气;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记住经典 | 归纳义项 |
(1)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 (1)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语气,不译 |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 (2)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呢” |
(3)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 (3)语气助词,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呢” |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 (4)语气助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不译 |
(5)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5)语气助词,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啊” |
(6)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 (6)助词,通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意义,不译 |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