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讨论到,甄士隐虽然有着神仙一流人品,但是他的人生也是有缺憾的,那一缺憾,使得他经常遭受沉沦之苦。
贾雨村在的时候,他便经常邀请贾雨村闲聊,以打发掉无味的时光,排遣心中的痛苦。
贾雨村走后,他的灵魂,似乎是便有些无处安放了。心不定,灾祸也便随之而来。
这里,作者再一次表现了他的幽默。甄士隐的一个家人,便叫霍启(祸起)。告诉我们,甄家的灾祸马上就有兴起了。
果不其然,元宵之夜,甄士隐自己不好好陪女儿,而是让家人霍启带着女儿去夜市上看社火花灯。这霍启人如其名,不一会儿将把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后来被改名香菱)弄丢了,点燃了甄家灾祸的导火索。
甄士隐自己也大意。霍启带着甄英莲出去玩,一夜未归,他才觉得不妥当,一整夜都不怎么关心孩子,第二天才又叫了几个人去找,丧失了找回孩子的最佳时机。
夫妻二人年过半百都只有这一个女儿,如今又丢了,岂不是思念成疾,痛苦万分,只是不曾晕死罢了。
精神上备受打击,不出一个月,二人就都病倒了,不得不每天请医治疗。
屋漏偏逢连夜雨。二人每天精神恍惚,家里的一切自然是都无暇照顾。那年三月十五日,葫芦庙里炸供,不小心引发火灾,葫芦庙被烧了,他的家也连带着被烧了。
话说他们家的房屋,应该不是跟葫芦庙连在一起。葫芦庙的火竟然能够烧到他们家,绝对有人祸的这一因素。譬如,防火措施或许就没做好——他家的住宅被易燃物连在了一起等。
女儿丢了,房子又被烧了个精光,身处瓦砾场中的夫妇二人,除了跌足长叹,便又只能以泪洗面了。
幸亏他们家也算是望族,如此火灾虽说也算伤了筋动了骨,但是他们家还有田庄,依然比平常百姓强过百倍。
贾府的一处田庄,一年的收入有成千上万银子,甄家的即使差一些,自己经营得好,每年三四千银子应该也是有的吧。
但是一个人躺久了,突然要他站起来努力奔跑,他又怎么能够适应得了呢?况且这甄士隐又年过半百,又是个柔弱的文人,要想在田庄上东山再起,经营好后半生,便是痴人说梦了。
甄英莲的丢失,便直接宣告了他人生的失败。
他的情况已经这么糟糕了,老天爷还是没有放过他。那一年,他的田庄水旱不收,鼠盗蜂起,粮食惨遭抢夺,在那里过得又很是不安生。官兵帮忙绞捕也无济于事。
一个年过半百,无儿无女的人,还那么有钱,脑筋又不精明,又如何不成为人家猎杀的对象呢?说不定,其中还有官匪勾结呢。
《增广贤文》说,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接下来,甄士隐又干了一件蠢事。他将田庄都打折卖掉,然后带着妻子丫鬟去投靠他老丈人。
过得不如意,岳父大人又岂是好去沾惹的。或许甄士隐还没有读过范进中举这个故事吧,他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范进的岳父只是数落范进,甄士隐的岳父见他狼狈而来,不说给出同情心,竟然干起来连哄带骗的勾当。
他岳父封肃看他有些银子,就让他购买些房屋田地,做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给他来一番阶层降级。封肃半哄半专,给他购置的只不过是些薄田朽屋。
因为不善稼穑之事,又好吃懒做,甄士隐的日子,过得是那个越过越穷,一二年间就将带来的钱财耗光了。
这个时候的封肃变得更加势利,再也不给甄士隐什么面子,说的都是现成的话,就差直接把他赶走。这个时候,甄士隐才明白自己投人有误,心中不免悔恨抑郁。
作者说他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浅显地说,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离黄泉不远了。
或许是上天看他吃够了苦头,不愿看他这么窝囊地死去,一僧一道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了她的身边。给他长起来红楼梦里最悲凉的一首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便是有名的《好了歌》,充满了悲观主义色彩。他似乎告诉我们,人来到世上就是来吃苦的。
近两年遭受人生重大变故,一直处于悲苦中的甄士隐,一下子就听出了其中的隐喻。他说他只听见些“好了”,“好了”。
跛足道人进一步作出诠释: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甄士隐猛然明白,自己一直不好,原来是没了。如今都混成了这样,又何不迅速作个了断呢?于是,他头也不回地跟着一僧一道出家了。(恭喜看完,赶紧关注一下吧)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