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1936),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社会中求索了几十年,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故乡》这篇小说是鲁迅从少年时就已经形成的对“故乡”的感情和印象为基础,结合了他这次回乡的经历,以及他对中国农村现实和农民生活的深深关切和痛感。
在《故乡》中,鲁迅通过一个“我”的视角,描绘了他对“故乡”的复杂情感。他无法忘记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也无法完全忘掉少年时形成的那个美好故乡的回忆。但是,他也深刻认识到,现实中的“故乡”已经破败、凄苦,农民生活极度贫困。这种现实与记忆的巨大反差,引发了他深深的忧郁和哀痛。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
我所愿看到的,倒是同学们对我的笑脸和热情,哪怕是随便的招呼也好……
-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
-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
第一部分(1-5):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理,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一部分(6-77):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刻画了闰土与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78-88):“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而消沉、悲观,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下一代。
“阴晦”“冷风”“苍黄”“横”等字词形象地渲染出故乡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仿佛使我们置身于深冬季节的原野,“苍黄的天”已使人感到压抑,远近村落又那么荒凉,更令人产生忧虑不安的感觉,而一个“横”字则更把一片荒凉的景象尽现,它们个个如同僵卧在严寒中一样,突出了故乡的“没有一些活气”。作者只寥寥几笔就写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面貌。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迎”“飞”两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鲁迅的《故乡》是一篇深情而细腻的散文,通过作者对故乡的描绘和回忆,展现了他对故土和童年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中国农村现实的批判和思考。
对比:将回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在回忆中,故乡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可爱的伙伴,但现实中,故乡却变得破败不堪,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贫困和苦难。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鲁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呈现了他对中国农村现实的批判和思考。
抒情: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和回忆,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他描绘了故乡的美丽自然景观和人们对他的关爱和照顾,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通过抒发自己在故乡中所受的伤害和痛苦,展现了他对故乡的复杂情感。这种抒情笔法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和情感共鸣,也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刻思考。
象征: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和回忆,表达了他对中国农村现实的批判和思考。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代表着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会价值观念。在鲁迅看来,故乡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但是,在现实中的故乡中,他看到的却是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生活的贫困,这种现实让他感到深深的痛苦和忧虑。因此,故乡成为了他批判现实和思考未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