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如何从古今诗脉流变的角度讲好《红烛》?

终于总算要开学了。

因为开学季,所以最近我写了好几篇文章谈必修上第一单元的几篇诗歌应该怎么讲,【王涛团队国华说】新学期如何讲好《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王涛团队国华说】如何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点上理解《沁园春·长沙》(点击可查看)

写了两篇,有老师就问我《红烛》我们应该怎么讲呢?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红烛》的教学设计。

我们要讲好红烛,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与其他诗歌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我想这不难看出,这首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其他诗歌相比,他有一个引子: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要知道,诗歌有引子,这非常罕见,(在我的阅读经验中,这是唯一的一首)因此,引导学生关注差异,从“引子”出发思考问题,也理应成为我们教学设计的起点。

闻一多为什么要在诗歌开始之前弄一个引子呢?

这说明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就已经自觉的把自己的作品放置在古今千年的诗脉流变的角度下“召唤”读者阅读,也就是说,在做这首诗解读的时候,必须采用群文阅读和对比阅读的方式进行,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也自然成了尾缀在这首诗之后的一个千年之外的,长长的影子(引子)。

而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学生恰好也学过。

从这也能看出教材编写者的一片苦心。

图片
那么,为什么要选这句诗呢?除了因为这句诗也是写红烛的以外,还有什么原因?

原因在于,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原诗中的:“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

因此,我们进一步可以做这样的教学设计,这首诗里,到底哪些是“灰”?哪些是“泪”?

这个很好找: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这些是灰。

而: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这些是泪。

既然是对比阅读,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的问,这里的“灰”,这里的“泪”,与千年前李商隐的“灰”,李商隐的“泪”有没有联系,有没有区别?

那自然是有的,先说区别:

在李商隐的诗歌之中,对于红烛意象的使用,表达的是一种眷恋之情,(在这里我不愿意将其解释为爱情,无题诗的无限魅力,就在于他的“无题”,在于他感情指向的暧昧、含混,或者说他写的只是感情,无关对象)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虽九死而犹未悔。

图片
而在闻一多的这首诗里,诗人是否还是“虽九死而犹未悔”呢?并不见得,在诗中有了矛盾,有了动摇,有了反思,诗歌中的“一误再误”,就对于自己“成灰”的命运有了一定的怀疑,但是这种怀疑、这种犹豫并没有多久,在之后的“不误,不误!”和“流罢!你怎能不流呢?”就已经体现出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也一改义山缠绵颓废之精神,变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红烛意象已经与古代截然不同,而是被诗人赋予了新意。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意象表达情感,到底是意象本身携带着情感,还是诗人本身赋予了其情感呢?

实际上,意象虽然有一定固定的情感表达,但是,具体是什么情感,实际上却是诗人赋予的,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去死记硬背明月代表思乡,松柏代表坚毅这样的答题套路,是不是包治百病,在什么时候都管用?

而当学生体会到新诗赋予意象新意的时候,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关注诗歌的最后一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时,我们可以进一步去引导学生去关注两首诗歌之同,这个问题在《高中语文项目学习单元设计与指导》中是这么设计的:
这个时候学生会恍然大悟,所谓的“异”,所谓的创新,都是在传统的基座上进行的,离开传统,我们将会迷失掉我们自己,也会失去前进的方向。(新诗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

从这个教学实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正如我前几天的一篇文章中所言,理解新诗,一定要放在中国千年诗脉流变的基础上进行,才能把握新诗的前世今生,才能明白新诗何以为“诗”,又“新”在哪里?而且,从这个教学实例我们还可以看出,在语文中的所有单篇教学,广义上将都是一种群文教学,因为没有对整体诗歌脉络、发展、流变、本质的理解和把握,又何以对诗歌中的“这一个”予以把握呢?

赞(0) 打赏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