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
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耸立。
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星汉:银河。
译文
东行登上高峻的碣石山,观赏这片苍茫的大海。海水汹涌澎湃,海中的山岛高高耸立。周围的树木和百草长得非常茂盛。秋风吹动树木发出声音,巨大的海浪在海中翻涌。日月的运行,就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星光灿烂的银河,也好像是从这里涌现出来的。真是幸运啊,就让我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吧。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作者是一位胸怀天下、一心要建立不世功勋的人物,当时又刚刚取得了北征乌桓的胜利,这种时刻怎么能够不更加雄心万丈呢?但是这种雄心壮志尽管豪气干云,但要是直接写出来就没多大意思了。不过作者是个抒情的高手,在心情激动的时候来到了海边,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欣赏大海。目之所及自然就更加高远,这跟作者的内心的涌动就有了高度的契合。
可以说,在东临碣石观沧海的那一刻,目之所及正是心中所感,眼前看着的景物跟作者内心的感受吻合度非常高。但是作者写来却显得稳而不急,开篇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既说明了观景的地点,也点明视角的高度。站在高山上看到海,看得自然会更高更远。这一个起势就很高了,视角决定着视野和胸怀,为整首诗的豪迈奠定了基调。然后就是海的高远、波浪的汹涌、草木的茂盛和海岛的雄伟。这些都暗合作者此时的内心活动,但是作者却不着急说破,而只是冷静地写景,有远处的浪,有近处的草,有动态的风,有静态的林。远近相宜、动静结合就把写景做到了极致。这番景致自然会让人滋生一种豪情。至此,作者采用“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来抒发自己澎湃不已的内心。此句一出,马上变得情景交融,恢宏的气度和干云的豪气扑面而来,令人叫绝。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末政治家、诗人,在当时的战乱中统一北方,造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
古诗背景
我们今天学习的《观沧海》被称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当时,曹操率兵北征乌桓,大破盘踞在东北部的袁绍残余势力,基本平定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登临山巅,观望大海,心有所感,写成本诗。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