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潼关注释
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北,关隘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终古:久远。
簇:簇拥。
图片
此城:指潼关。
秋风:点明季节。
马蹄声:指作者骑马经过潼关时的声音。
河流:指黄河。
大野:广阔的原野。
犹嫌束:还嫌拘束。
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不解平:不懂得平坦。
潼关翻译
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秋风吹散了马蹄声。
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流仍嫌拘束,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也不懂得平坦。
潼关赏析
谭嗣同运用了写景抒情的手法和象征的修辞手法,以及对比的手法。
终古高云簇此城
“终古” 一词表明时间的久远,高云长久地簇拥着潼关古城,
“高云”与古城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雄伟壮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潼关的厚重与威严。
此句不仅描绘了潼关的自然景观,也为整首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
高云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古城则代表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诗人通过对高云与古城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秋风吹散马蹄声
“秋风” 点明了季节,给人一种凉爽、清新的感觉。
同时,秋风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吹散马蹄声” 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这句诗不仅增添了整首诗的动感和画面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奔放生活的向往。
河流大野犹嫌束
“河流” 指黄河,“大野” 指广阔的原野。
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流,本应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但诗人却用 “犹嫌束” 来形容它,表达了黄河对拘束的不满。
这句诗通过对黄河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反抗。
黄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激情和力量,它不愿意被拘束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是渴望冲破束缚,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同时,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他希望能够打破旧的制度和观念,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
山入潼关不解平
“山入潼关” 描绘了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的景象。
“不解平” 表达了山脉的险峻和不懂得平坦。
秦岭山脉高耸入云,山势险峻,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
潼关创作背景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正处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动荡时期。
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面临内忧外患。
潼关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关隘,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谭嗣同经过潼关时,被这里的雄伟景色所震撼,同时也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重任。
于是写下了《潼关》
潼关读后感
《潼关》表达了谭嗣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对自由的渴望之情、反映了诗人对束缚的反抗以及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其二
原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赏析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创作背景
公元1882年秋,十四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作者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