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九年级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写作背景主题重点问题解答等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 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 开拓者、奠基人。著有《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

二、理解词义

1.譬如:比如,例如。

2.视察:察看,审察。

3.三皇、五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说法不一。有的说,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据《史记》,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4.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5.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6.盲从:比喻自己没有主见,没有原则,没有见地,随着别人说话、做事。

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8.辨伪去妄:(对一些事物)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留下真的)去除虚假的。

9.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10.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三、问题解疑

1.文章开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引用论证作用分析法。 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作者在开头 引用这两句名言,既提出了论点,同 时学者的名言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 力证据,这使得论点的说服力增强。

2.就全文来看,第③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本段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为后文论 述“做学问应如何对待传说”做铺垫。

3.为什么对于传说的话,要“经过一番思考”?

既然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 靠别人传说,而别人的传说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4.第④自然段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事 例?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 用分析法。作者列举“三 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事例进行论证。论述 了人们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使 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怀疑精神很有必要。

5.如何理解第六段开头这句话?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 用,前半句归结上文的论点,后半句提 出本段的论点:怀疑也是从积极方面建 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6.文章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事例,从正面 阐述学问家做学问的态度。

7.“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不能。用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 的学问家全部都包括在内,都善于经常 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 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

8.“古今科学……”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新的”,突出了怀疑精神在人类文明史 上的作用。

四、课文主题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微信扫码,在小程序内阅读
搜索标题,找到相应文字,可免费复制
赞(0) 打赏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