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是浪得虚名吗?

在回答此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蔺相如的成名之举——完璧归赵。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璧归赵。蔺
 
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赵王斋戒五天,然后才让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十五个城邑给赵。
 
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五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故事梗概大致如此,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和氏璧为进入秦国之前的“换璧”情势。
 
首先,从亲王愿意指图盟誓,又设置了九宾客大礼,并斋戒五日,可以看出秦国是真的想得到和氏璧,并没想以此为藉口而去攻打赵国的意思。再来看赵国这边,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到赵国这边,看着亲王对和氏璧喜不自禁的神色,马上就慌了神。他立刻喧宾夺主,想让亲王跟着他的意思走。
 
 
从这个之中,我们不难看出赵王和蔺相如的胆怯,他们明明害怕秦国,却把和氏璧送到秦国后,又地偷偷地把它护送回国。这样做,必然会触怒秦王。他蔺相如让秦王干什么,秦王就干什么,可以说,秦王诚意十足,然而秦王得到却是一场欺骗,他怎能不生气呢?
 
 
害怕他,又去挑逗他,这难道是明智之举吗?赵国与其这样,还不如干脆一开始就别把和氏璧送到秦王面前,这样会两不相欠,更不至于让自己国家理亏。而结果是,蔺相如与赵国在诸侯国之中必然会留下不守信用的浊名。
 
 
按照明朝王世贞的观点,与其主动出击,不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认为,其一:如果秦王做得那些都是花架子,最后抢占和氏璧,蔺相如可以对亲王说:“今日是失去和氏璧之日,也会是我蔺相如的末日。与其会赵国死,不如今日就死在你们秦国。”秦王若问为何。蔺相如可再作回答:“臣奉命而来,如今空手而归,自是无言面见赵王。我如今不如一死谢赵王,也向天下诸侯告名,你秦王,秦国是天下最不守信之人,之国。”我想其中利害,秦王自会明晓。
 
其二:如果秦王同意交换,如果赵国不想交换,蔺相如也可以这么说:“现在大王自己称心如意了,我想秦国上下马上就会分崩离析。你大王为了一己私欲,失去了十五座城,失去了十五座城的子弟,这样,你的子民,必定会深深埋怨你大王,抛弃他们就像抛弃小草一样。秦国上下的分崩离析不是指日可待吗?”
 
 
如此这样,你说,秦王还敢去碰那块“烫手山芋”吗?老辣的王世贞进一步指出:若果不是秦王还不想与赵国断绝关系,必定会立刻在那次交换仪式上杀死蔺相如,进而攻打赵国。蔺相如被灭族也是不无可能?
 
最后,王世贞一语道破天机:“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育杂谈

古代皇帝如何临朝听政

2020-1-5 12:00:52

教育杂谈

怪才徐文长的悲催人生

2020-1-5 12:02:2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