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万能答题公式,记好它考试不用愁!

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几乎每一个家长和孩子在小学就特别重视语文的学习,无论是对待语文成绩还是语文课外知识的积累。

如何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呢?下面就语文答题的一些实实在在技巧分享给大家。

图片

 

? 字要工整

 

语文老师:

 

我喜欢字写得工整的试卷,这不是废话。很多其他学科的老师,都在异口同声地说,字写得工整的卷子就是让人看了舒服。

 

我参加了多年的语文阅卷,而且一直承担作文评分任务。对于考生的书写,我确实有着别样的感受。

 

那么,考生的卷面,字写得工整会产生些什么影响呢?

 

(1)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很好

 

字写得工整的,一般卷面也整洁些。这样的卷面总给人一种美感。美,谁会拒绝呢?

 

写字本来就是语文学习一项重要的内容,语文试卷中有许多题目答案是相对灵活的,这时候评卷老师给分一方面要看问题回答的怎么样,另一方面就要看字写得怎么样了。

 

对于字迹工整的卷子,评卷老师心里常常会这样想:这一定是个学习认真、态度端正的好孩子,给分时自然慷慨一些;

 

对于字迹潦草,书写脏乱的卷子,评卷老师心里会想:看来这个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扣分时自然也不会心疼。

 

尤其是作文,更是如此,字迹工整的作文当然更容易得高分。所以两份答题内容相差不多的语文试卷,因为书写的原因造成最终成绩差上5-8分,甚至更多分数的事,并不是新鲜事。

 

现在,为了让孩子们注重书写,有的学校还在期末试卷上专门设置了书写分(一般为5-10分),这就更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了。

 

(2)让我愿意全面去看

 

是否可以打个这样的比方?一份不好的试卷,即使你有一些亮点,就如同将金子混同在垃圾当中一样,一般人怎么会到哪里去寻找呢?而作文评分中,展示亮点一获得高分的重要途径。

 

字写得不好不让人认,客观上不是在拒绝得高分吗?那些字写得好的卷子,阅卷老师能全面认读,两点得到足够的呈现,得高分的机会自然多得多。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同学们一定要练好字。

 

不能写美观,首先写工整;不能写工整,首先写干净。只要不断坚持,没有人写不好字的。完全可以说,小学认真练字,是中、高考的生产力。

图片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语文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考试也是如此。在答卷的时候,一定要时刻不忘语境,具体的做法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例如写反义词和近义词。

 

如果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就会容易许多,也更不易出错。

 

例如:“我虽然很懒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要写出“懒惰”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近义词试着放在句子中替换就可以了,可以是“懒散”“偷懒”,但如果写成“很懒”放到原句里就读不通了。

 

反义词可以在前面那些词前面加上“不”字,然后去想。“不懒惰”“不懒散”自然是“勤劳”“勤快”了。

 

对于一些多义词,更是离不开语境。

 

“他考试得了第二名,骄傲得不能行!”这里的“骄傲”是“自满”的意思;“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这里的“骄傲”就是“自豪”的意思了。

 

做阅读题的时候,更是这样。一些同学把阅读文章读上一遍就迫不及待地去做后面的题目,结果往往失分很多。

 

正确的方法是:做阅读题目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并能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然后再动笔答题。

 

图片

 

 

? 对于阅读理解,多读巧答

第一遍读文章时不要做题,第二遍甚至第三遍阅读时再做题,而且要力求做到到要边做题,边回读文章中的重要词句。回答问题时也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不可不答。

 

只有回答阅读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才能得分。因此对于阅读题,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

 

(2)不能乱答。

 

不联系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本质上是与不答题一样的,不得分。

 

在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要答满线格,并不是让学生胡说和乱说,写一些没用的东西。答题时要抓住要点,不能偏离题目要求。

 

(3)懂得取舍。

 

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先放一放,以免影响回答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地打开思路。

 

(4)言之有据。

 

所谓“言之有据”就是要尽可能地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只是简单的一个词语和句子,显得理由不充分,更不能凭空瞎说。

 

对于一些题目,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原文”,进行回答。

① 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句子设计的,可以从文中一句找到正确的答案;

 

② 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一段话设计的,因此可以从文中的某一段找到正确的答案;

 

③ 有的问题是根据整篇文章设计的,要求学生认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或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5)联系生活。

 

学生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最怕碰到回答问题和想像写话,例如: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文后的感受。或是: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几句话。

 

这样的题目往往要先从课文中说起,你喜欢主人公的什么品质,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己是怎样做的。

 

面对这样的题目,其实并不难,但一些同学往往写得过于简单,给人的感觉是答得不够完整,不够全面,结果造成失分。

 

因此,做这些题时要努力要求自己写满线格,考虑问题尽量全面周到。

图片

 

? 诗词鉴赏常见题型

 

1、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2、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3、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学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鉴赏古代诗词步骤:

 

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细读标题和注释;

2. 分析意象;

3. 品味意境;

4. 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

 

1. 把握形象特点;

2. 辨析表达技巧;

3. 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

 

1. 概括主旨;

2. 联系背景;

3. 分清主次;

4. 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

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

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图片

 

? 考场作文一定要有一些技巧

 

(1)作文一定要注意卷面的整洁

 

一笔一划地把字写好。要养成好习惯,只要拿笔,就要写出端正的字来。在写字的时候,最好在格子上方留下点空隙,使每行之间,显得清晰。

 

(2)必须学会5分钟内列提纲

 

要面对卷面的格子,想好哪个段写什么,写到卷面的什么位置。列提纲的时候,开头和结尾必须想详细,最好事先写出来。

 

(3)开头结尾,不要很长

 

开头几句话就接近中心思想,三四行结束开头,不要弄大头作文。结尾是抒情或者归纳主题,语言优美,三四行结束,不要弄大尾巴结尾。注意,不要出现大肚子作文。

 

(4)写记叙文,要想好叙事的层次

 

按时间或者按地点,或者按故事发生的节奏,一个层次一段。注意,假如某一段需要详细些,文字比较多,注意分段,死拉硬拽也要分段,不要一段超过七八行。

 

如果写议论文,开头论点提出后,接下来的每段都是论证过程,一个论据就是一段。结尾可变相重复论点,稍微抒情。

 

(5)时刻注意“的、地、得”的用法

 

这是语言的硬功夫,不能懈怠和马虎。平时形成好习惯,考试时不要出错。

 

(6)注意句子的完整性

 

一般来说,一句话有主语谓语宾语等,这句话基本就结束了,这时就要用句号了。假如句子之间是同一类,可适当用分号。不能一逗到底。

 

结尾或者合适的地方,可用感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要规矩,也要丰富。

 

(7)语言的精彩有奥妙

 

一是语言的华丽和词汇的丰富。二是比喻修辞的运用,比喻和排比,是最通用的方法。记住,不要干巴巴地讲述,注意引用点古诗词、修辞等等。

 

(8)小学作文考试,就按记叙文准备

 

开头结尾要准备好几套方法,什么类型用什么开头,你用什么方法比较拿手,考试前一两天,尤其是头天晚上,默记一下。准备结尾,要背好一两个结尾的语言类型,可以有排比、比喻或者反问。实在不行,就用做梦式结尾法。

 

图片

 

 

? 语文万能答题公式

 

(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2)修辞手法的作用:

它本身的作用;

结合句子语境。

➀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➁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➂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➃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➄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3)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➀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➁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➂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➀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➁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➂ 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段意的概括归纳

 

➀ 记叙类文章: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➁ 说明类文章: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➂ 议论类文章:

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试题练习

《唐多令》习题及答案

2021-9-18 11:16:28

试题练习

《水调歌头》叶梦得 习题及答案

2021-10-18 11: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