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讲解

冯钟芸(1919~2005),河南唐河人。著名文学史家,语文教育家,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中国语言文学系。冯钟芸出生于著名冯氏学术家族:父亲冯景兰是著名地质学家,大伯冯友兰是著名哲学家,姑姑冯沅君是著名文学史家,堂妹冯宗璞是著名女作家,著名哲学家张岱年是其堂姑父,丈夫是著名哲学家任继愈。著有评论集《杜甫研究论文集》,人物传记《庄周》《屈原评传》《杜甫评传》《关汉卿评传》和《贯云石》,自选集有《芸叶集》等。

图片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讲解

文 | 冯钟芸

 

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方面都有可取之处。第一,文章中虽流露了“学而优则仕”这种封建社会文人的传统思想,但文章的主要意图还不是宣扬它,而是着重描叙宋濂从少及壮的刻苦读书的过程,表现了他顽强的求知精神。今天我们的学习目的与封建时代的宋濂有着根本区别,但文中所写的上述内容对我们今天会有很大启发。

 

其次,这是一篇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文章,文字生动、简练,用对比突出中心思想的处理方法,都有可借鉴的地方。

 

总之,通过本文学习,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图片
一、作者介绍以及对文章标题的说明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原籍金华潜溪,至宋濂始迁居浦江(今浙江金华)。他是元宋明初的史学家与古文家。元末,他被荐为翰林院编修,辞不受召。明初,接受明太祖朱元璋征聘,曾任太子侍讲经师,纂修《元史》总裁(先后两次主编元史),最后,官翰林院学士承旨(官名,地位在学士之上),知制诰。他为明初开国文臣之首,名驰国内外,备受重视。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而不直接称他的姓名。晚年告老退职,后因其长孙宋慎获罪被放,死于夔州(今四川奉节),著有《宋学士集》七十五卷。

 

宋濂少年家贫苦学,广泛地阅读了古今书、史,从元末古文家黄缙等学习,继承了唐宋古文的传统。他从学习中接受了儒家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学主张,以继承儒家的封建“道统”为己任。他在政治上没有明显的建树,而在史学方面有较大的贡献,散文方面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高启以诗的成就较高,刘基诗文方面都有成就)之一。

 

宋濂文章的风格与内容的主要倾向,前后期有所不同,大约以他开始做官为分界线。前期文章虽也带有迂腐的封建儒家思想,但所写的社会生活面较广,文字简练而素朴。做官以后,因其在朝廷“居于文臣之首”的地位,应统治者的需要,文章内容以歌颂“圣朝贤君”、宣扬忠孝节义的封建思想为主,文风与这种内容相适应转变以“雍容典雅”为其主要倾向。前人称他文章风格为“雍容典雅”,实不足以概括其作品风格的全部面貌。

 

宋濂文章,长于记叙,善于塑造人物(如《王冕传》《秦士录》),也写了些寓言式的散文(如《燕书》等),用一些生活的故事说明道理,如《成阳肭借梯》,嘲笑了讲究表面以致误大事的人,是其中优秀的讽刺小品。

 

宋濂并不是个非常卓越的散文家。但他在文学史上仍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好、坏两方面说明。首先,在通过黄缙等人,继承了唐宋八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的古文传统,对明代诗文复古起了较大的作用(明中叶的诗文复古运动利弊,这里从略)。其次,宋濂后期的“雍容典雅”、点缀升平的文章,开后来明代“台阁体”诗文的先声。“台阁体”实即宫廷文学,约在明代开国八九十年后弥漫文坛,风行一时。这是一种形式华靡、词采典雅而思想浅薄的诗文。

 

尽管对宋濂的成就不能估计太高,但《王冕传》《送东阳马生序》等却写得很出色,不失为优秀的古典作品。《送东阳马生序》虽写于作者显达之后,但文章风格并不属于“雍容典雅”一类,而以文字的简练、生动见胜,内容也远非他的那些歌功颂德、点缀升平的文章所能比拟。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送其同乡后辈太学生马君则回乡探亲时的赠言。“东阳”与“浦江”当时同属金华府。因马君则为作者同乡后辈,所以宋濂以同乡前辈的身份,称他为“马生”。这里的“序”字,是唐初形成的文体的一种。它本身不表示“记叙文”的意思,也不同于《张中丞传后叙》的“叙”的内涵。

 

在我国古代散文中,经常出现以“序”字为标题的文章,但“序”字的用法不一。先秦诸子的著作有序,司马迁的《史记》有《太史公自序》,这些“序”或放在全书的开始,或放在全书结束之后,总的都为了说明作者写书的缘起过程,作者的意图或著作的主要内容。犹如我们今天的著作的“前言”或“序言”。约在晋朝,出现另一种“序”,如《兰亭集序》,是东晋人王羲之与许多文人雅集于兰亭(今浙江绍兴附近)饮宴赋诗。集众人诗,加“序”说明缘起。这类“序”,稍不同于先秦两汉的书序。唐初,出现一种赠言体,给它特定的名称为“序”,这个“序”就有了“赠言”的意思,唐以及唐以后散文家不少人使用这种文体,在唐代韩愈文中使用最多,如我们熟悉的《送孟东野序》《李愿归盘谷序》等,都属于此类。它们往往结合被送的人的生活特点写成临别赠言,兼以抒摅自己胸臆或对某事表示自己见解。

 

《张中丞传后叙》的《叙》,与前面三种《序》不同。它是“后记”,有补李翰《张中丞传》之不足,以及对该文之读后感的性质。但无论“序言”,“赠言”,“后叙”,它们记叙或陈述,大都以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或学术方面的某些见解或意趣为基本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各种“序”有相通之处。

 

《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给东阳人马生的临别赠言,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及见闻,讲述为学(求知识)之艰苦以及为学应有的态度,以此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图片
二、串讲全文,简述段落大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我小时候就非常喜好读书,家庭贫寒无从得到书看,常常借书于藏书的人家,自己抄录,计算着该还的日期按时送还。(有时)天太寒冷,砚台的水墨都凝结住,手指僵硬不能拳屈或伸展但(我)并不因此而有所放松、怠惰。抄录完了,亲自走去还书,从不敢稍稍越过约定归还的日期。因为这样,别人大都肯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广泛阅览各种各样的书籍。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到了成年(古礼: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成年),(我)更加敬慕古代圣贤——孔子、孟子的学说(道,指学说、思想体系)苦于没有大师、名人(指有学问的大师和有名望的人)向他们请教,曾前往百里之外,跟随同乡有名望的先辈学习(指元末古文学家浦江人柳贯、义乌人黄缙等人),拿着经书典籍向他们求教。这些先辈是有名的学者大师,德高望重,他们的弟子很多,挤满在他们的屋子里。老师道貌岸然,神情态度极为严肃,令人敬畏。我站在老师的旁边,提出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探询究竟(援,提出,举出;疑,疑难;质,询问;理,道理)倾着身子,侧着耳朵,毕恭毕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样子愈加恭顺,礼貌愈加周到,不敢有一句话回复;等他高兴了,就再请教。所以,我虽然天资愚笨,最终,也得到老师的不少教益。

 

以上为第一大段。宋濂记叙自己幼年家贫,好读书而无书读的情况,借书抄录以及向前辈先达求教的艰难。也说明自己刻苦学习和坚持不懈的毅力。这段意思又分三层:第一层,叙作者借书抄录不敢稍有怠惰,因此,得“遍观群书”;第二层,写成人后,苦于无名师指引,曾“趋百里外”向“乡之先达”学习;第三层,写自己小心谨慎执弟子礼求教,终有所得。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复,久而乃和。

我出外从师时,自己背着小竹箱,拖着鞋(曳屣:曳,拖着;屣,鞋。极言家贫与旅途步行的艰辛),行走在深山大沟里,[冒着]深冬猛烈刺骨的寒风,[踏着]深有数尺的大雪,脚上的皮肤都冻裂了,[由于双脚]麻木而全不知觉。到了旅店里腿臂四肢冻得僵硬不能转动,店伙计(媵人,原指古代嫁女时陪嫁的男女,陪嫁的臣仆称媵。“妾”与“妻”对举而称媵侍。可见“媵人”都指从属主人的副手而言,这里媵人当指店东家之下的服役人)拿来热开水,给我灌下大量的热水,用棉被盖得严严的,过了很久很久我才暖和过来。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我寄居旅舍的店东家,每日供二餐,没有新鲜肥嫩、好味道的肉菜给我吃。和我同住在旅店的同学,他们都穿着华丽的丝绸衣裳,戴着用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系着(腰,系着,动词)洁白的玉环,左边带着佩刀,右边挂有香囊。他们光彩照人就好像神仙一样。我则穿着旧棉袄、破衣衫,生活在他们的中间,丝毫没有羡慕他们的意思,因为求学读书中有足够令人愉快的东西,从不觉察或感到自己衣、食的享受不及别人。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我当年为学的勤谨与艰苦的情况大抵如此(盖,语气词)。现在我虽然年纪已经老了,没有什么成就,幸而还能参与君子(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的行列中,承蒙天子的信任和重视,追随于三公九卿之后,每天侍从于皇帝坐侧,以备帝王咨询,天下人也颇称道我的姓名(谬,自谦之辞);我尚且如此,何况那些才能超过我的人?

 

以上为第二段。第二段主要为补足上一段游学情况。具体描绘作者当年求学从师,历尽艰辛。本段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从师”深冬冒风雪远行的艰辛。第二层以“同舍生”与自己对比,用“衣”与“食”的情况错落对举,以见自己的心志以及学习的专一。第三层以自己今日的备受重视的情况鼓励后进。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思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资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现在这些学生读书于太学,公家每天有固定口粮的供给,父母每年有夏冬衣服的接济,不再有挨冻受饿的痛苦了;坐在高大的房屋里而诵读诗书,不再有奔走的劳累了;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去问而不告知,求教而不帮助解决的情况;凡是应该有的书,统统集中在太学中,不必像我那样靠亲自抄写、借于他人而后才能读到。他们学业有不精,品德有不成的人,并不是(因)天资的低劣,只是他们的心不像我的心那样专一不二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以上为第三大段。作者以今日太学生衣食住学四方面的条件,逐层与前一段所叙述的情况对比说明太学生今天处处得到照顾,待遇优厚,归结到如果他们学而不成,原因即在于心不专。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东阳学生马君则,在太学读书已二年,他的同辈人颇称赞他的品德。我做官于京师(朝有“做官”的意思,动词),马生以同乡后辈的身份来拜望我,拿着他写的长信作为见面礼,文辞通畅达意;同他谈话论辩,他的谈吐稳妥得当而态度平易近人。他自己说少年时用心于学习,非常勤苦,这样,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人了!他[现在]将要回乡探望他的父母,所以我谈谈自己读书的艰苦给他听。说我意在勉励同乡学习的,这是我的心志;诽谤我意在夸述自己得到帝王不平常的信任(际遇,褒辞,一般用来指君臣间的关系。它不同“遭遇”,“遭遇”多用于指不幸的处境或事故。盛况:有不平常的意思)向同乡骄傲的,哪里是知道我心意的人!

 

以上为第四段。本段点出马生与自己的关系,以及写本文的目的和用心。

图片
三、结构、思想内容的分析

在第一段里,作者概括地叙述了自己从幼及长学习的艰苦情况,着重写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在叙述学习过程时,突出当年学习的艰辛。作者从家贫无书、借书、抄书,直到“遍观群书”,其间付出多少辛勤劳动。从苦于无名师引导,到步行百里外,向先达求教。并具体写出求教的不易;不仅要恭顺、忍耐,而且还要善于察言观色,以便抓紧机会听到名师的片言只字,其间有多少辛酸。但积少成多,“卒获有所闻”。

 

在强调学习态度方面,从藏书之家借出来要“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写“手自笔录”突出“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这一细节,以见其学习的刻苦和顽强。自己在“遍观群书”后,并不沾沾白喜,而是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便不辞辛劳,“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从师的种种情况的记叙,既写出向人请教的不易,也表现了作者的虚心学习、好学不倦的认真、顽强的学习态度。

 

我们分开二层分析只是为了便于集中说明文章的内容,实际在作品中二者是不可分的,学习态度正通过艰辛的学习过程写出,而学习过程中处处都显示了作者学习的顽强和坚毅。

 

从作者当时学习的情况说,他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之间存在重重矛盾,经过努力而后才解决。作者好读书而无书读,便靠借、抄,最后得“遍观群书”。“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靠步行百里外寻师,靠俟机请教而后得到“有所闻”的结果。这种情况说明作者学习的条件很差,全依靠自己主观能动性去解决实际存在的众多矛盾,变不利为有利。作者虽然没有说出,也未必明确地意识到这点,但从文章的叙述,实际反映了这个道理。恰恰在这一点上,对我们的学习会有启发。

 

从文章的结构上说,第二段紧承上段,补叙“从乡之先达”的某些细节,段首用“当余之从师也”数字过渡。若把这一细节插入前一段中,文章就显得枝蔓,损害了前段意思的完整。这段的第一层意思与第一段紧密联系,同时又是本段不可缺少的内容。第一、二层实际在文中起了互相说明,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效果。由于宋濂在“遍观群书”过程中,有迫切解决典籍上某些疑难问题的要求,因之,他冒狂风大雪、负箧远行,毫不以足肤皲裂、四肢僵劲为苦。也正因为他的学习经历过种种艰辛,所以在得到学习的机会时,他会不懈地努力,会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学习上。文中把自己与那些豪华子弟的生活作了鲜明对比,说明了作者的志趣不在衣食等物质的享受方面,而乐在学习,志在求先贤之道。第三层以今日自己成就作全段结尾,实际说明这是长期艰苦努力学习的结果。“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文人的思想在这里有所流露,这是应明确指出加以批判的。

 

第三段中把今日太学生的学习与自己当年的学习情况作了对比。这在全文中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是必不可缺的。如果单就作者自叙其学习的情况而言,在第二段中写到“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实已结束。但只有前两段,不仅没有涉及马生,而且还不足以激励马生志气。马生读书于太学,所以作者自然地转过来分析当时太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条件,用以鞭策马生。作者并不忙于转到马生身上,因为只要把太学生的情况加以分析,马生自然从这里受到启发和教益。这倒不是作者玩弄花巧,它体现了作者对后辈循循善诱的精神,也为了加强表现作者的中心意图而精心安排的。俗话说,不知艰苦的人,不知道甜;不懂幸福,就不会珍惜幸福。作者对自己经历的叙述,为让马生知道为学的艰苦,以及为学应有的精神和态度;分析今日太学生的生活,是使马生知道“身在福中”应珍惜时光,刻苦学习,不要辜负已有的优越条件。

 

这段分析处处以前两段的叙述为基础,今昔层层扣紧,一一对举,扼要明晰,意思集中而语言有力。通过分析,说明了太学生的学习,客观条件如何优越。然后提出“其业有不精,其德有不成”这个问题,接着作者尖锐地指出症结在于“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无限意思,用一句话截然收住。前面分析得明确、扎实,后面收得有力,足以令人猛省。在结构上,每每和前面情况对比,结尾处画龙点睛直接提出前两段的主要意思,这就使前后联系紧密,也使前面的意思因后面的发展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同时,处处照应的结果,后面的结论才能显得十分确当有力,让听者信服。

 

最后一段对写本文的原因和目的作了必要的交代,并落实到马生身上,使文章头绪清楚,作者的意图更加鲜明。

 

这篇短文标题为《送东阳马生序》,文章从开头到结尾,无处不在勉励乡人子马生,字里行间充满着一个长辈人对青年的殷切教诲与期望,读后深切感受到老人的语重心长。前两段是作者现身说法,也是全文立意之根基。因之,这两段写得愈充分,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后两段的发挥、延展,或收结,才能自然流畅,明确饱满。

 

后两段文字以前两段为基础或阐述或叙事,更充分表达了作者写本文的要旨,以及他勉励后辈的良苦用心。劝勉人学习要刻苦,要顽强,要专心……这样内容很容易陷于一般化或抽象说理。这篇文章却主要用叙述亲身经历的种种事实,以及情况的对比来表现它。叙述中有细节,有形象;有人物的活动,事态的发展,作者的议论。这就使作者企图表达的道理,更容易为对方接受,接受后也容易巩固。作者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太学生的现实情况,这就给了对方许多感性知识,然后用极简要明确的语言点明,就把对方已获得的感性认识提高转化为理性认识。文章的这种处理安排,不仅逻辑严密有说服力,也完全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因之,所说的道理不仅令人信服,而且易激发学习热情。

 

这篇文章不以说理的面貌出现,也不是一般的记事描叙的散文,它的目的在于激励后进,提出学习获得成效的关键。所以他只择取了与学习有关的内容,采取了步步诱导深入的叙述对比的方式。这些特点决定了本文的结构。就文体说,它是一篇记叙文,它就不可避免记叙文要求的交代事情首尾,突出中心情节,语言要求生动、形象,以及与内容相适应的感情色彩。

 

如前所说,这篇文章有事实的叙述,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精辟的分析。文章寓道理于事实的描写和分析之中,寓严肃于亲切诚挚的语言之中,寓变化、气势于缜密的结构里。它不用大开大合、波澜起伏的写法而见其气魄与笔力,但文章记叙的事实本身就显示了作者的气魄,文字出色地表现了这种气魄就显示出作者的笔力。

 

这篇散文所表现作者不畏艰苦的顽强精神,专心一致,学习上主动的态度,十分感人,它反映了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产生的巨大效果,使作者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中,不利的条件下,获得一般人难以获得的成绩(这里不是指宋濂以其学习而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而是指前文中所分析的那些内容)。从这个角度说,这篇散文的思想内容有积极意义。

 

在肯定这篇散文上述的意义的同时,也要指出:这篇文章明显地有封建性的糟粕。它突出表现在第二段的后三行里,作者叙述自己读书有所得之后而得到帝王的信任,天下人的尊敬,这段话诚然如作者最后一段着重说明的,并不是为了“骄乡人”而“夸际遇之盛”。作者的志确实不在于“吹嘘”自己,而志在勉励马生。但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流露出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也是明显的。

 

在封建社会里“学而优则仕”是统治阶级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牢不可破的观念。他们的“学”,从根本思想看,就是为“仕”(做官)作准备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极为庸俗反动的思想,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毫无例外地用来教育子弟的通俗的说法。一般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稍不同于贵族子弟(南北朝的门阀世族的情况最为突出,从左思《咏史》诗可以看到当时情况的描写),他们主要靠知识而取得名位。宋濂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是十分自然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知识成了赤裸裸的商品交易,这已为大家熟知。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不论在封建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是否“知识”真的万能,知识分子果真能靠它而得到地位或金钱吗?实际上做官的或者做“大亨”的毕竟有限,而被埋没的人才,倒不知有万千!

 

封建社会的文人学习为了“仕”,今天我们的学习为了革命,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学习的目的和过去有根本区别。学习的目的不同,学习的态度、方法自然也会有分歧。关于这些,大家会比我更清楚,不必多谈。然而,宋濂这篇散文所写的对待困难和克服困难的态度、精神是否对我们仍有所启发呢?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在学习方面经常看到两种对待困难的态度:一种是顽强坚毅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从而战胜困难,获得丰硕果实。一种是不肯下工夫,企图走捷径,一步登天。遇到挫折,就埋怨上下左右,放松自己,裹足不前。毫无疑问,大家会肯定前一种态度,批判后一种态度。在这里批判了宋濂“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后,他所写的事实、经验、态度,仍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仍然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益处。

图片
四、几个虚字的用法

这里只讲文中多次使用的四个文言虚字在文句中的意思和作用。

 

(一)“以”,介词。

①表示行动(或动作)的目的,字本身无具体意义。用“以”联接两个动词(及其附属部分),表示下一行动为上一行动的目的或手段,两个行动以下一行动为主。如: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计日以还。

俯身倾耳以请。

不敢出一言以复。

 

在第一例里,“致书”“观”在文句中都属动词(“书”为“致”的附属部分),“致书”这一行动为了“观”,“观”是目的。第二例里,“计日”“还”在文句中也是动词(“日”为“计”的附属部分),“计日”这一行动为了“还”,“还”是目的。其他例句中,“以”字的性质与作用也是这样。

 

若用口语译出,习惯上为了更要明白表示动作的目的,往往在用“以”的地方加“去”或“来”这类词,但“以”字本身并无“去”“来”的意思。如第一例可以说成“家庭穷苦,没法(没地方)得到书来看”或“没法得到书看”第二例习惯上说成“计算着[应该归还的]日子去还”。

 

②带有动词性,意思如同“把”,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③带有动词性,意思如同“用”“拿”,如:

 

以衾拥复,久而乃和。

撰长书以为贽。

生以乡人子谒余。(用,凭借)

 

④有“因此”“所以”的意思和作用,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⑤有“因为”的意思和作用,如: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之”

“之”的用法有二。一为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如:

 

录毕,走送之。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第一例的“之”代“书”,第二例的“之”代“天大寒,……手指不可屈伸”这事(情况)。

 

一为连接词。文中绝大多数的“之”字都属这类,它们当“的”讲。如:

 

益慕圣贤之道。

从乡之先达。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无奔走之劳矣。

 

(三)“其”

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意思往往相当口语里的“那个”“他的”。在本文中只有意思相当“他的”一种。如:

 

其将归见其亲也。

四海亦谬称其氏名。

流辈甚称其贤。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第一例的第二个“其”字与第二、三例中的“其”字,意思等于“他的”,放在动词之后,作宾语用。第四例的“其”字,等于“他的”意思。第一例的第一个“其”字是“他”的意思。

 

这里只能结合这篇散文把其中最常使用的几个虚字稍作解释,如果大家想更多掌握文言虚字的意思和在句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参考吕叔湘先生著的《文言虚字》一书或其他古汉语著作中的虚字部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课文解析

关于诚信的好词好句、写作思路、名言警句、经典事例

2021-7-4 8:44:30

诗词赏析课文解析

100句秋天诗词:哪一句是你心中的秋天?

2021-8-25 17: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