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梳理与阅读知识

《长恨歌》

《长恨歌》主要是对唐玄宗重色误国的讽喻。从全文结构看,诗歌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起着提纲挈领、统领全篇意旨的作用;从全诗内容看,文章重点写了唐玄宗“重色”导致的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和天人永隔的爱情悲剧。从同期陈鸿创作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以及当时唐宪宗的骄奢淫逸也可看出这种讽喻意旨。

《湘夫人》

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诗中铺陈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这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执著、深挚的爱情。诗中也用了一些即景起兴的问句,如“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这些问句都是用自然现象的错位、颠倒,比喻诗中主人公的爱情不顺利,愿望得不到实现。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湘君眺望洞庭,仿佛湘夫人飘然而降,但又倏忽不见,以幻境刻画痴情人的心理,尤其动人。第三、四句采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凄清冷落的沅湘秋景,衬托出人物的怅惆、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蜀相》

1、首联的设问手法显顿挫,启深思。“柏森森”意味着历史悠久,象征着诸葛亮的伟大人格,包含人们对他的爱戴。颔联的“英雄”是指包括自己在内所有壮志未遂的人

2、颔联“自”“空”二字与诗歌的境界关系密切。没这两个字时描写的是一片盎然春意,有这两个字后就显出了祠堂的寂寥冷清,诗人的孤寂伤怀。乐景反衬出哀情,无我之境变成有我之境。

3、颈联先用刘备的“三顾频烦”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再从正面表现了他的丰功伟绩和赤胆忠心。全诗主旨为借古伤己

《拟行路难》

1、前四句隔句押韵,显半吞半吐、舒缓平缓;后四句一韵到底,显狂飙直下、激越奔放。

2、全诗采用两个反问句来推动“愁”的发展变化:开头用泻水起兴,用“安能行叹复坐愁”的反问劝慰自己“不应愁”,接下来悲歌酌酒“想断愁”,愁更愁后,又用“心非木石岂无感”的反问喊出“岂无愁”,最后联想到自己处境,又不得不“强吞愁”。全诗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和对当时门阀制度的不满。

《书愤》

1、陆游诗歌的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采用白描(意象组合)手法,将恢复之志具体化。追述了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一次是在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一次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也表明诗人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

2、《书愤》和《蜀相》在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一个侧重歌咏其雄才大略、赤胆忠心,一个侧重表现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杜甫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而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在表现手法上,均有情景交融的手法。《书愤》还采用了用典和对比的手法,《蜀相》则采用了设问、怀古伤己的手法。

3、写于同年稍后的《临安春雨初霁》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悲愤与牢骚,在风格上,如果说《书愤》近似杜甫的慷慨悲壮的话,这首诗更近似苏轼的清淡婉丽

《春江花月夜》

被誉为“江月照千古,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用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春”“江”“花”“月”“夜”营造出澄澈空明、静谧优美的意境,以“月”为线索,(徐徐语文坊精编)从“初月”写到“高月高”写到“斜月”写到“落月”,尽情歌颂了自然美景。又以月作为情感的寄托,表现了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还以“月”作为哲理的触发点,引发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宇宙本源探索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窠臼,表现出青春热情的盛唐之音,显得哀而不伤

《夜归鹿门歌》

江边场景,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诗人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山中场景,侧重写诗人隐居,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从江边场景到山中场景,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表现出诗人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诗人隐居在这里,与世隔绝,周围只有山林,一个人孤独地来来去去。句中的“幽人”,既是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孟诗多用白描,语言清淡自然;王诗“诗中有画”,有丰富的色泽和光彩。

《梦游天姥吟留别》

1、这首送给东鲁诸公的离别诗写得很特别,不仅借助了游仙诗的梦游形式,还借“吟留别”表达了自己不事权贵、不媚世俗、追求个性自由、保持人格尊严的态度。

2、为表现山之高大,除采用正面描写外,最多的是采用侧面烘托(瀛洲、天、五岳、赤城、天台)和想象夸张(四万八千丈、欲倒东南倾)的手法。

3、这首诗的场景瑰丽变幻:月夜渡湖(清幽雅致)、著屐登山(雄奇壮丽)、山中奇景(阴郁迷离)、仙境出现(灿烂美妙)、梦中惊醒(人生如梦)。

《登岳阳楼》

1、杜甫35岁之前,读书游历《望岳》;长安十年,接近人民《兵车行》;安史五年,人民疾苦《春望》;成都五年,相对平稳《蜀相》;漂泊五年,老病孤舟《登高》。杜甫的诗充满了身世之感、家国之思、羁旅之愁

2、赏析“坼、浮”二字:坼,划分(字义),洞庭湖水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句意),这气势何等磅礴(效果);浮,飘浮(字义),日月星辰都像昼夜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主宰着它们的沉浮(句意),这景象何等壮丽(效果)。颔联10个字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浩瀚无边、雄浑壮丽的景象。(合起来的效果

3、从颔联到颈联,诗的意境从宽阔转到狭窄,但是相辅相成的。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到尾联,意境又转到宽阔,诗的前后相互衬托,全诗意境构成一个整体。

《菩萨蛮》

这首词采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和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归的愁苦之情。这首词的主旨,是在描写江南好的背景上,述说作者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感情,这种愁苦就比一般游子更为深广。

《将进酒》

1、感情脉络:悲伤人生短促、狂放人生须欢、愤激怀才不遇、狂放同销万愁。

2、开头两组“君不见”,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韵律,同时涵盖天地人生,给人一种灵动飞扬、横空出世之感。运用手法也多样。借黄河之水比兴,写出人生之短暂。“天上来”的夸张,写出黄河源头之高。“暮成雪”的比喻,写出人生易老。同时用黄河之伟大永恒反衬生命之渺小短暂。两个“君不见”构成反复,表达一种强烈的呼告。

3、句式的长短整散变化,淋漓尽致地抒发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不平之气。通篇以七言为主,杂言破之,极尽参差错综之致;散行为主,整句点缀,奔放而不随性。尤其是音韵、节奏随着诗情的起伏而时缓时急,忽高忽低,曲折回环,奔腾向前。

《阁夜》

1、写了自己阁夜无眠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既有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也有客居天涯、老病孤独的凄寒;既有对连年征战、百姓劳苦的痛惜,也有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感悟。

2、用典自然贴切。“鼓角声悲壮”,用祢衡事,暗示民怨;“星河影动摇”,用汉武帝问星象事,暗示民劳;“卧龙跃马终黄土”,分别用神机妙算一世英名的诸葛亮事与叱咤风云一代英豪公孙述事,反映诗人无边的寂寞与苦闷。

《李凭箜篌引》

1、这首“摹写声音的至文”,采用了很多的手法来摹写音乐。全诗除“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是直接描摹音乐的清脆激越、和缓哀怨和惨淡清丽,其他诗句都是侧面烘托。而且通过天上人间诸多意象的想像譬如空山凝云、江娥素女、昆山凤凰、芙蓉香兰、城门紫皇、秋雨、五色石、神妪鱼龙、吴刚玉兔等,虚虚实实使人有满天花雨的感受,诗人又用“啼、愁、碎、泣、冷、破”等词汇来渲染乐曲悲伤凄冷的情调,所以诗中境界虽然绚烂,却充满寒意,足见诗鬼凄艳诡谲的艺术风格。其他手法有比喻通感(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双关(紫皇)、夸张(石破天惊)、借代(吴丝蜀桐、十二门、二十三丝)、用典(江娥、素女、女娲、神妪、吴质等)。

2、同样写音乐,《李凭箜篌引》以侧面烘托为主正面描写为辅,(徐徐语文坊精编)无别样情感寄托,风格凄艳诡谲;《琵琶行》以正面描写为主侧面烘托为辅,融情于事,有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身世感,风格平易感伤;《听颖师弹琴》则正侧结合,有情感寄托但未直言,风格悲怆含蓄

《虞美人》

1、千古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采用设问、夸张与比喻及直抒胸臆的手法,用向东奔流的一江春水来来比喻一种郁结已久的愁绪,既巧妙地呼应了前头“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了,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语,极其简淡天然,然而气象不凡。在声韵上也是连绵起伏,四字平声,五字仄声,以两个平声作结,慷慨疏朗,读来亦如江水之流淌。

2、《虞美人》主要抒发词人对屈辱的囚徒生活的无比厌烦和满腔愁绪;《浪淘沙》主要抒发词人对故国江山的无比眷恋和对国破家亡的千古憾恨。《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所表达的物是人非的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表现的绵绵不绝的愁绪,《浪淘沙》中,“梦里不知身是客”所表达的梦醒之间身份错位的漂泊无依之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所表达的离别之痛,“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所表达的繁华不再、人生无常的无奈,都是人生共通的体验。

《苏幕遮》

1、能得荷之神理“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两句诗,不事雕琢,风格简约,而荷之神态、精神跃然纸上。首先,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第二,这两句词炼字的功夫了得!“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的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字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风”造成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

2、“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是从友人角度落笔,抒情有层次。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诗词赏析

《观刈麦》赏析

2021-6-23 18:00:10

诗词赏析

小孤山 赏析

2021-6-24 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