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片段看如何在教学中关注游记文体特性

一、关注文体特性:这是一篇游记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对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的重视,目的是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具体文本的文体特性,使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都能“符合那一种文体特点”。甘密老师《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的教学,就充分考虑到课文是一篇游记,并围绕文体特点组织了下面的教学活动:

师: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呢?别着急,在文中圈画出有关的词语,并且和同桌合作完成这张游程图。(出示游程图)开始吧。

生自主学习。

师:可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讨论讨论。完成了吗?谁来说说你的游程?好,请这位同学,来,说说你俩合作完成的游程,看看老师黑板上的题目。第一个是——

生:第一次金华城——罗店——入山——小桥。

师:看清楚,这是哪儿啊?

生:洞口。

师:对了,这是双龙洞口。第五个是?

生:外洞——孔隙——内洞。

师:第八个是?

生:外洞。

师:第八个是哪?看看。

生:出洞。

师:对了,一个都不落,全说对了,真不错,老师建议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师:要是我们能把这些连起来说就更清楚了,来,对照课文内容,同桌互相说一说。(生互相说。)

师:好,谁来试试?请你。

生:作者首先来到了金华城,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来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入山大约5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走进去就来到了外洞,到了孔隙,就到了内洞,最后作者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师:你说的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真棒,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她。

师:你们瞧,金华、罗店、入山、洞口这是作者在去双龙洞的?

生:(齐答)途中。

师:外洞、孔隙、内洞这是作者正在?

生:(齐答)游览。

师:最后,原路——

生(齐说)返回。

师:返回出了洞,通过游程图我们知道了作者的游览过程,游览的顺序也就是作者的写作顺序,你们看,简单地说,作者先写了在途中,再写了——

生:游洞。

师:最后写了——

生:返回。

师:大家刚才说的就是这篇课文的段落结构。同学们,游记除了交代游程,还要抓住景点的特点写出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还有感受到的。这就是游记文体的特点。

甘老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让学生聚焦文中交待的作者的游程,首先从文本的段落结构上感知游记文体的行文特点——游览的顺序就是作者的写作顺序。进行小结时,甘老师又告诉学生:“游记除了交代游程,还要抓住景点的特点写出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还有感受到的。这就是游记文体的特点。”后面的教学活动便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当中,体会了作者如何抓住景点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的。教师引导学生对话文本时的鲜明的文体意识,保证了学生体验到自己所读的就是个性突出的“这一篇”,感受到每一次的阅读历程都是新鲜的、独特的、愉悦的。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寻找、发现并享受阅读的乐趣,让阅读成为“悦读”。

二、落实学段目标:科学合理的“一课一得”

教学内容的取舍首先要有课标意识引领下的学段目标意识,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落实“一课一得”。甘密老师很好地把握了文本所在的年段特征,找准了学段目标与文本内容的结合点,合理定位重点目标,将“一课一得”落在实处。

师:没错,孔隙指的就是窟窿眼狭小的缝,那从孔隙这个词中,你知道孔隙这处景点的特点是什么吗?

生:是很窄小的。

师:它的特点是——

生:很窄小。

师:说得好。你理解了这个词,那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的窄小呢?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圈出重点词语。

……

师:仅仅是在写小船的小吗?看看这句——

生:还写出了洞、孔隙的小。

师:写出了孔隙的窄小。你真会读书,我们来合作读一读好不好?

生:好。

师:怎样小的小船呢?

生: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师:作者来到孔隙处,看到这儿只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生:(齐读)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师:作者没有用具体的数字写出孔隙的宽窄,而是用小船的小突出了——

生:(齐说)孔隙的窄小。

师:我们继续来交流,你还划了哪个句子?

生: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

甘老师以“孔隙窄小”这个点为抓手,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相关的重点词句来研读,从字里行间去体会孔隙的窄小,同时体悟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窄小表现出来且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的。“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在年段内部,这一目标是有发展性的,开始是引导学生体会单个的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然后是体会一组词或句群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到了四年级下学期,就应该联系上下文学习体会相关联的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合力”的作用。《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甘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词句中去体会孔隙的窄小,发现作者写船小是为了衬托孔隙的小,写自己的感受也是为了表现孔隙的小。在此基础上,甘老师还适时安排了练笔的学习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此,课堂十分轻松自然地做到了“既得意又得言、得法、得能”。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研论文

儿童阅读,教师何为

2021-4-8 14:10:24

教学反思教研论文

这样教和学《记金华的双龙洞》

2021-5-2 9: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