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观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笼罩、薄雾、若隐若现”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想象,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可以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同时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

教学难点:理解潮来时的描写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式,培养留心事物的习惯。

【设计意图】:准确地体现出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契合学生的心理接受情况,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那今天呢,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领略“潮”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入《观潮》。

【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该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学生的阅读兴趣盅然,这样开课,培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等于打下了学习语文的根基。

2、新授——初读

1.自主探究:默读、轻读

(1)字词:读正确、通顺,弄清词义

(2)内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情感:画出喜欢的句子,记录你的感受。

方式:圈画、批注、借助工具书、互读、交流

2、检查反馈

(1)字词

(1)引导思考:多义字:“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自主发言,字典验证。

(2)鼓励发现:易错字音、字形,总结记忆方法。

(3)找出四字词语:结合图片理解——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风平浪静。

(4)同桌互读,朗读竞赛

引导观察: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总结交流:总(天下奇观)——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2)内容脉络

3.初步交流

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目的】初步感受钱塘江大潮,了解学生的感受能力与兴趣所在。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实现长文短教,为品读文本作好铺垫。

3、新授——析读

潮来前

(一)默读思考:作者在这一段交代了什么?主要描写了什么?

(二)发表感受:你觉得平静的江面怎么样?怎么感受到的?

理解关键词 图片:横卧

联系实际:若隐若现

(三)除了涨潮前的江面,还有什么景象?

潮来时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潮来时”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1)“隆隆的响声”是什么样儿的谁来学学看?(轰隆隆… …)

(2)这声音作者用哪个词来写的?(闷雷滚动)

(3)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么形象啊!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学生齐读)

(4)想象:再来一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学生闭眼齐备)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

(2)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3)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齐读)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即加强了读书的指导,又走进了文本。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1)解释:一丈是3.3米,两张多高是多少啊?

(2)类比:相当于我们三、四层楼那么高。

(3)想象:三四层楼那么高的浪横贯整个江面,直扑过来,那将是怎样的一副画面,来,把它的壮观读出来。

(4)学生自由练读之后分组比赛读,然后齐读。

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对比体会,哪个更好?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潮来后

(一)对比前后,感受余波

1、江面是立刻恢复平静了吗?怎么看出来的?

(理解“风号浪吼”、“涨”等词义。体会形、声之变化)

2、潮来后与潮来前的平静一样吗?

3、质疑:人群又有什么变化?(缺少)

4、想象:这时候观看的人会是什么样?

【设计意图】: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要做个好舵手,围绕目标,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让学生真正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4、新授——品读

发现写法

为什么作者能写得这么雄伟奇特呢?你发现了什么?

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5、总结

记者采访,总结抒情

四人一组小组讨论、演练,派代表发言,问:能描述下当时的场景吗?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

6、课上拓展

配乐练笔,描绘变化

在时而奔腾咆哮、时而温婉低语的音乐声中,指导学生: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段,或书写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话。

6、布置作业

作业一: 说说假期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注意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作业二:搜集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的开放,实际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能从文本中寻找答案,还会在生活中有新的发现。

7、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堂设计主线:以情为主线,情景交融。
创新与反思:以读为主,读中感“奇”,读中悟“奇”。
《观潮》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教材六年制第七册第1课。这篇课文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来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文章一开头,即以“天下奇观”四字统领全文,接着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紧紧围绕“奇”字,用三个逻辑段介绍了观潮的过程,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奇”,既是文章的主线,又是文章的中心。
阅读这篇课文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潮的壮观与神奇,更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潮来之前,作者通过对江边远、近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气氛,目的在于同大潮到来时排山倒海的气势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字。作者还通过“人山人海”的人潮,及观潮人“昂首东望,等着,盼着”的急切心情的描写为大潮的到来创设了一种特有的情境,进一步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字。
潮来之时就更“奇”了。这一段作者根据细心观察,把潮水由远及近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描写,非常具体形象地记叙了潮来之时的情景。我们可以从作者抓住描写的两个方面来体会潮水之“奇”:“声”——作者三处写了潮声,从“闷雷滚动”到“响声越来越大”再到“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作者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声音的变化,再现了震耳欲聋的声音,这巨大的声音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潮水之大;这巨大的声音突出了什么?突出了一个“奇”字。“形”——从“白线”移来横贯江面,到“白浪”翻滚形成城墙,再到“浪潮”飞奔而来,作者按由远而近的顺序再现了大潮的势不可挡,进一步突出了一个“奇”字。
潮头过后,余波“漫天卷地涌来”,可见潮头虽去,气势犹在。再“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七八米高”,足见潮势之猛,留给我们的仍是一个回味无穷的“奇”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为此,“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种学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以情感为纽带,以朗读实践贯穿始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是我教学设计的主线,也是课堂实践的重点。
(一)读中感悟,感悟中读
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从文本着手,让学生先从文本中去感受观潮者情绪的变化,寻找情绪变化之因。然后“以情为纽带”,再让学生从文本描述与直观的感受中去寻找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去“读一读,悟一悟,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最后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还能鼓励创新,让学生在相互补充诠释中使理解更到位、更全面、更深刻。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让学生在文本的交流中碰撞出独特感受的火花。
为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还设计了三次“赏”:第一次看课文录像,是让学生在对文本、对钱塘潮有了初步认知与感受的基础上为“自学悟情”做铺垫。第二次看录像与第一次不同,它是在“自学悟情”后对钱塘潮来时壮观神奇的景象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的趁热打铁,让学生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的气势。此时再读文,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大潮的壮观所折服。使学生在理解“天下奇观”上有了理性的见解。有了这还不够,我又及时抓住学生心态与认知特点,让学生走入情境,也成为观潮人群的一员,抒发自己情感——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这样,不仅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大潮的雄壮,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品词谴句能力。此时,积累词句已经水到渠成,学生朗朗诵来,激情澎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就水到渠成地达成了。
可以看到,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通过自己感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展示,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自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在感受课文形象描写中——动情、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在表达情感的语言训练与积累中——抒情”使学生不仅读懂得了课文,而且深深体会到钱塘潮的壮观与神奇。
《观潮》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二)体验中激情
1.在自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情景感受钱塘潮的“天下奇观”,我在教学过程中分两步为后面的“自学悟情”做铺垫,让学生从初步的文本感知,到直观形象的录像感知,围绕情感主线,展现情景交融的坡度。
第一步骤是先到文本中去感受观潮者“闻其声不见其形”时的焦急与盼望;然后是“闻其声见其形”时的欣喜与激动;接着是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时情绪更高涨;最后是“人闻此声见此形”后“余波漫天”的久久难以平静。在形象与语言的结合中,让学生理解观潮人的情绪从“焦急等待”到“惊喜”到“惊叹”到“感叹”之情,渐渐入情。
第二步骤是在感受观潮者情绪变化的基础上,再亲眼目睹钱塘潮变化的课文配音录像,使学生在初读课文感知的基础上,有了更直观的印象,然后让学生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从此着手,学生有感而发,为感受课文形象的描写做好的铺垫。
2.在感受课文形象的描写中——动情。
在教学设计中我预设了问题“挑选你印象最深、兴趣最浓的部分去读一读,赏一赏,悟一悟,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部分的”,让学生知其威,抓住声势、气势、威势展其“奇”。
学生从“过了一会儿、很快地、越来越近、霎时”等词的分析中,也进一步感受到江潮来之快,去也快。
3.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
再忆“潮来前后”,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
从“八月十八”找出大潮时间上与平时潮之不同,从时间比一般的潮推后三天说明“奇”。
从地理位置说明钱塘潮之“奇”。
从潮水来势气之汹涌说明钱塘潮之“奇”。
从潮来去迅速说明钱塘潮之“奇”。
从余波使江面上升两丈多高,说明“奇”……
4.在表达情感的语言训练与积累中——抒情。
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赞叹钱塘潮壮观、神奇之时,引用毛泽东的《七绝·观潮》和苏轼的《观浙江涛》诗,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来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古今”、“天下无”的含义,此时再道钱塘潮,学生自是娓娓道来,印象深刻。在与古今名人一起感受钱塘潮壮观神奇的同时,作为一个浙江人、杭州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文道自然结合。此可谓以情激情,润物无声。
(三)读中升华
书声琅琅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境界,朗读既是理解的手段,也是表达的手段。
本节课以读为本,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表达、在读中发现、在读中评价、在读中迁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有滋有味,读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伟,读出了对家乡大好河山的热爱。通过读,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培养了语感,感受到了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激发了学生作为浙江人的自豪之情。
语文学习目标,是多维、立体的,不仅要关注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达成,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老师恰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一起入情入景地读,动心动情地去感悟。
总之,只要把握好“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这一尺度去衡量教材,用好教材,真正做到变“教材教”为“用教材教”。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一定能提高教学实效性,掌握课堂“生成”多变性,使文道结合,渗透人文性。
杭州市翠苑第二小学 郑秀军
总评
美具有规范的能力,但它既不是任意的,更不是强制的,而是顺其自然天成的。这种规范,是自然与社会向统一的自由造型。正是自由这个目的把人性、美和教育三者联系起来。教育和美有着共同的冲动,那就是把自由赋予人,在这个目的面前,它们又互为手段。在教育的王国里,也像在美的王国一样,遵循着“通过自由给予自由”的基本法则。
本课中,在欣赏钱塘潮之美上,教师给听众最大的印象即在于此——他不是通过强制的手段,通过外力把美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品读、感性的材料(录像),点拨、引导,把学生关于潮水、关于壮观的审美经验挖掘出来,自己感受和欣赏钱塘潮之美,并对文本进行“二度创作”。
教育是美的实践外化,美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性趋向于引导人走向自由、完整、全面的发展(这正是我们现在的学生所最欠缺的,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该课文是审美教育的典型材料,该老师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审美素养,通过读、听、看,在课堂上很好地营造了审美的氛围。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13109.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0年 7月 21日
下一篇 2020年 7月 21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