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古文阅读标准答案及原文译文解析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

①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

②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③廪食:音lǐn,官府供食。

④湣王:宣王的儿子。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为:

(2)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说:

(3)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好:

2.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3.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竿,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成语___________就出自本文,比喻的是

参考答案

(1)替 \ 给 (2)通“悦”,愉快 \ 高兴(3) 喜欢\喜爱

2.滥竽充数 

3.管理混乱,职责不明;领导昏庸,优劣不辨。

4、滥竽充数  无真才实学又混入行家里面充数的情景。

参考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齐闵王继位。齐闵王喜欢一个一个地,听独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