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初中古诗类试题训练及标准答案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7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的首联从传说写起有什么作用?


引用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抒发岁月流逝,人世沧桑的惆怅感慨,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为全诗营造出惆怅的氛围。

2.诗中首联中的“空余”一词表现了怎样的意境?颔联中的“空悠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空余”表现了黄鹤楼的孤寂。表现了悲凉的意境 “空悠悠”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沧桑的感叹


3.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历历”“萋萋”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致?


描绘出了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景致。(这两句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作铺垫。)

4.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          ?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

   
在黄鹤楼上放眼望去,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鹦鹉洲绿油油的草儿长得极其茂盛。

5.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还有哪些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此联相同,请选出一例写在下面。


思乡之情(用烟波浩淼的长江烘托思乡的愁思,情景交融)
。又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浓浓的思乡情怀。

7.《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8.阅读《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释】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是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表达自己什么心情?


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诗人迁谪之感、去国之情,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2)《唐诗直接》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诗人有笛声联想到梅花,有听觉诉诸视觉,描绘出与冷落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出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