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是统编教材第一次以“观察事物”为主题组织单元,也是统编教材的第一个习作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条:一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一条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前一条主要通过两篇课文的学习进行落实,后一条主要通过单元习作进行落实。作为习作单元,教材还编写了“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以及两篇习作例文。这些内容的编排,都集中指向本单元的习作。
精读课文《搭船的鸟》是作家郭风模拟儿童口吻写的一篇状物散文。文中的“我”和母亲坐船去乡下外祖父家,天下着大雨。雨停后,“我”看见了一只彩色的搭船的鸟,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疑惑。正在这时,“我”又看见了翠鸟捕鱼的情景。
全文总共5个自然段,内容虽然简短,但是作者的观察十分细致。第1自然段中“我”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响声,看着船夫披着蓑衣用力摇橹,就可以看出“我”是个细心的人。第2自然段“我”对翠鸟外貌的观察,第4自然段“我”对翠鸟捕鱼过程的观察,更加体现了“我”观察的细致。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不仅要有好奇心,还要讲究方法。比如文中“我”对翠鸟的观察,先观察了它的外形特点,然后观察了它抓鱼的动作。观察外形特点时,先整体观察,再局部观察。
由这篇《搭船的鸟》,很自然地会想到原人教版教材中的一篇课文《翠鸟》。那篇课文,作者同样从颜色和动作两个方面对翠鸟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观察。因此,在学习本课的时候,可以拓展阅读《翠鸟》中的两个语段,从而丰富课文资源,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
2.通过品味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布置观察任务,激发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能尝试观察生活中的某个动物,写一个片段。
◎阅读篇章页,明确任务
出示: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读一读篇章页,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围绕什么展开的?(留心观察)
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通过两篇文章和两篇习作例文,教我们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搭船的鸟》。
◎揭示课题,学习“搭”字
1.板书课题,相机指导写“搭”字,明确右边不是“答”。
2.理解“搭船”的意思。除了搭船,还可以搭什么?搭车、搭高铁、搭飞机、搭火箭,搭房子、搭桥,搭配、搭档、搭伙、搭手,搭话,搭救,……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好奇?这是一只什么鸟?它为什么要搭船呢?……
◎任务一 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检查认读课文生字词。
第一组:外祖父 鹦鹉 静悄悄 沙啦沙啦
第二组:船夫 船舱 船篷 蓑衣 摇着橹
重点指导:(1)“鹦鹉”一种鸟,出示图片,认识鹦鹉,观察羽毛。强调“鹦”读作前鼻音。(2)学习多音字“相”,明白两种意思有两种读音,轻音是语气词,用在句尾;第一声是拟声词;组词辨别。(3)结合图片,认识事物。
3. “我”坐船途中先后观察了哪些事物?默读课文圈一圈。
交流,反馈:雨点→船夫→一只翠鸟
◎任务二 品味词句,体会静态观察
(一)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出示语段: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1.从哪里可以看出“我”的观察很细致?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圈一圈词语。
2.交流反馈,点拨引导:
(1)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很细致?(沙啦沙啦)
这雨下得大还小?读出这样的感觉来。
(2)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呈现一组语句,对比朗读,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船夫摇着橹。
船夫披着蓑衣摇着橹。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摇着橹。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小结:作者观察得特别细致,观察了船夫的穿着、位置、动作和动作状态。
3.作者观察雨点和船夫,运用了什么观察方法呢?
相机板书:听、看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我”对翠鸟的细致观察
雨停了,在坐船的过程中,“我”又特别留心观察了一只搭船的鸟。
出示语段: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指名朗读。说一说,“我”主要特别留心观察了翠鸟的什么方面呢?(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