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诗词鉴赏 | 辕门射戟

辕门射戟

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

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

虎筋弦响弓开处,雕羽翎飞箭到时。

豹子尾摇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

【释词】

雕羽翎:雕;老雕,猛禽;羽翎,翅膀或尾巴上长而硬的羽毛,常常用来做箭枝后 面的部分,形容箭好。

【赏析】

曹操占据衮、豫二州以后,又迎“天子都许”,矫天子之命以令诸侯。曹操担心刘备屯兵徐州,吕布就小沛,“二人同心引兵来犯,乃心腹之患也。”于是荀或献“驱虎吞狼”之计,以诏命刘备讨伐袁术,“术怒而攻备”。袁术派将军纪灵率十万大军攻打刘备。刘备此时人少力单,急忙向吕布求救。吕布担心袁术灭了刘备,会北连泰山诸将,对自己形成包围圈,便极力撮合他们和解。于是设宴请来刘备和袁术的大将纪灵,“酒过数巡,布曰:'你两家看我的面上,俱各罢兵。'”并提出在辕门外插一画戟,他在150步外射箭。若中,两家罢战;若不中,任凭厮杀。只见吕布弯弓如秋月,箭似流星,不偏不倚,一举中的。这首诗就是赞颂吕布“辕门射戟”的小计谋,既保护了刘备,“曾向辕门独解危”,又不得罪袁术。同时显示了吕布射技的高超。吕布是五原郡九原人,此地处边塞,羌汉杂居,受游牧民族的影响,练就一身弓马骑射的硬功夫,加上他膂力过人,手捉敌将,似鹰抓鸡。[content_hide]

“辕门射戟”的故事在嘉靖本《三国演义》一连设置了三首诗,赞颂吕布 “昔日将军解斗时,全凭射戟释雄师。”而且其中一首还讽刺刘备:“吕布当年解备危,万军谁敢效公威?早知'大耳'全无信,悔向辕门射戟时。”此诗因褒吕贬刘,不合乎毛宗岗批评《三国演义》拥刘贬曹的基本倾向,所以被毛宗岗修订时删掉了。只保留一首七律,首联概括了吕布辕门射戟,解为]备之危。中间四句盛赞吕布射箭技艺的高超,并用典故:“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说明强中自有强中手,烘托了吕布射术的超群拔类,空前绝后。“辕门射戟”之举, 竟使袁术大将纪灵带领的十万大军不战而返,真如“雄兵十万脱征衣”。

在三国征伐的年代,两军对敌,互搬救兵。有武力支持的,有外交解围的, 有谋略相助的,但像吕布玩弄的这一套,实属罕见。它反映了吕布只依仗自己的武艺高强,与群雄角逐。虽显赫一时,终不免落个末路英雄的结局。[/content_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