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提到夏天,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哪些事物能让你产生这样的感受?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感受,今天让我们跟随梁容若走进《夏天里的成长》,看看作者对夏天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寻中心
(一)本节课学习目标是: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抓关键词、换词、比较等方法品味语言。
2.通过联想、联系生活体验法说出夏天里成长的含义。
(二)检查预习
收割 苞蕾 丰满 稻秧 高粱 苔藓
菜畦 甘蔗 收成 绿蔓 软绵绵 农作物
(三)寻中心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并找出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作者围绕这句话都写了哪些事物?
绿蔓、竹子、高粱、苞蕾、鲜花、果实、苔藓、草坪菜畦、猫狗鸡鸭、山、地、水、铁轨、柏油路、人
3.原来这么多的事物都在生长,那么我可不可以这样说“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生物本来就是天天生长,只不过夏天是迅速的长)
三、品美文[content_hide]
(一)既然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那作者是如何体现这些事物生长的迅速的?
方法指导:可以选择找关键词语来谈感受。展示:
1.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通过“一天”、“几寸”读出了绿蔓生长迅速。
2.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1)“你在田地里看竹子、高粱,一夜可以多出半节。”你看,老师对的多工整,不比原文的描写更好吗?让我们从一段视频当中感受一下。(播放竹子生长的视频)
(2)在这段视频中最让你震撼的是什么?看到竹子生长得很快。
(3)除了眼睛看到的,还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声音)
(4)你能用你的双手模拟出来这种声音吗?(学生拍手)
(5)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我们正在一片竹林当中,请你拍出竹子生长的声音。你感受到了什么?(竹子生长很快)
小结:同学们,生活需要我们用心观察,我们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学会用耳朵听。学会调动视觉和听觉来描写景物。
(6)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竹子、高粱那拔节的声音吗?(集体试一试)
3.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1)你见过植物从苞蕾变成鲜花再变成果实吗?需要多久?那你在几分钟的时间里见过这样的景象吗?下面就让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让想象变成现实。(播放植物从发芽到开花到结果的视频)
(2)这个视频是经过后期加工才有了这样的效果,那么,现实有这样的景象吗?(没有)所以,我觉得原文这句话并不准确。我稍作改变,你看:昨天是苞蕾,过几天变成鲜花,再过几天就变成了小果实。这样不是更符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吗?
(昨天、今天、明天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生长得迅速。)
4.白石头变苔藓,黄泥土变绿草坪。这次作者又关注到了什么?(颜色变化)
5.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通过“个把月”、“一半大”读出了这些小动物生长迅速。作者观察的角度是?(形体变化)
(二)原来有这么多的植物和动物都在夏天迅速生长,那你还能再举出几个例子吗?(牵牛花,青蛙,蝉,梧桐树叶。。。。。。)
(三)仿写训练在同学们刚才的汇报中,我们抓住了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感受生长的迅速,它们是:一天、一夜、昨天、今天、明天、几天、个把月”。那你能不能也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写出这些事物在夏天里是飞快地长呢?可以多角度观察事物,比如视觉,听觉,颜色变化,形体变化。。。。。。
(四)那么,山、地、水本身并不能生长,怎么来体现它们的生长迅速呢?不是山本身在长而是因为草和树木生长使山变得茂密;
地也没有长而是地上的稻秧甘蔗长高了,而变得高起来;
水也不能生长,而是因为夏天雨水多,水量增加才变宽变深。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么在朗读的时候,哪些字要重读呢?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你看这段排比句,草多高,树多高,山又有什么特点?那读得时候怎样用声音表示出这种变化?(草声音低一些,树高一些,山更高一些。) 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感受一下这种变化。
草长(女),树木长(男),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全体)。
稻秧长(女),甘蔗长(男),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全体)。
水长(女),瀑布长(男),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全体)。
山水本无生命,可是通过大家地朗读,也让老师感受到它们迅速生长了。
(五)那么铁轨河柏油路怎么也迅速生长了呢?热胀冷缩
(六)人呢?小学生变中学生,中学生变大学生,身体长高了,年龄也增长了。
总结:是啊,无论是有生命的植物动物,还是没有生命的山水铁轨甚至是人都在长,这也说明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四、悟成长
(一)那么,万物为什么要在夏季迅速生长呢?从原文找找看。
1.“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夏季提供了农作物生长的良好的外部环境,比如阳光,雨水等。
2.“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3.“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二)对农作物来说,生长的最佳时间是夏季。那么,对人来说什么时期最利于生长?(青少年时期)
(三)青少年时期,难道仅仅是长身高?长年龄吗?那长什么呢?长知识、长经验、长能力、长学问
(四)请你谈谈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能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齐读最后一句话,深刻体会人要成长的道理。
总结:因此,同学们来看,文章的题目是夏天里的成长而不是单单的生长了。[/content_hide]
五、作业超市
1.选取其他季节特有的事物,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写出你的感受。不少于400字。
2.根据本节课你对成长的理解,写一写《这就是成长》。不少于400字
六、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