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乡情·乡愁——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感知诗歌内涵,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仿写诗歌。

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在品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在想象中感受诗歌的图画美、情感美。

2.教学难点:仿写诗歌。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知道咱们很多同学因为学习,因为离家远所以一周才能回一次家,在学校的时候大家想不想家?……抽生提问,为什么想家?这时候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亮点[呲牙]想吃的喝的!和你们一样老师也想家,诗人余光中也想家。

2、1971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穿过窗棂洒进房间。诗人倚窗而立,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此时,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播放《乡愁》朗读)

3、板书课题:乡愁

(二)自主学习,读出“乡愁”

1、大家听得很投入,那么就带着你的想家,他的乡愁。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乡愁》。

自主学习,读出“乡愁”

1、自由朗读:大声吟诵,读出诗味。

2、抒情朗读:同学互读。

3、独白朗读:安慰自己。

4、合作朗读:男女同学配合。

2、同学回答,老师点拨

(1)配乐,同桌互读。来说说你读这首诗的心理感受?(悲伤,凄凉,是隐藏在思想深处的一种说不出的痛;无奈,惆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受到一缕缕乡愁绵绵不绝地袭来,仿佛听到一位海外游子深情的呼唤。)

这、那的读音

三句话了解余光中。1、余光中是我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现任台湾地区高雄市中山大学文学院副院长。2、1928年10月21出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5月全家迁居台湾,1971年思乡心切,用了20分钟写下此诗。3、余光中1956年结婚,1958年去美学习,1964去美授课、1966年返台。

(2)配乐,单个人来读。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你认为这首诗应该用一种什么语调、语速来读呢?(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层层递进。)

诗歌背景介绍:小时候:这位生他养他的母亲,更是战乱时代带他逃亡的母亲,从上海到香港,从香港到越南,到昆明,到重庆,但是从没有放弃教育儿子。

长大后:1956年结婚,1958年离开,直到1966年与妻子在台湾相聚。

后来:1958年作者急急地赶回来,却还是晚了,没见上母亲最后一面!

现在:两岸对峙,隔着海峡思念故乡的时候只能隔海相望。直到2008年12月15日两岸“三通”余光中才再次踏足故乡。

(3)配乐,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朗读,注意把诗歌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配乐,合作朗读。

(三)合作学习,品味“乡愁”

1、诗歌的语言无时不在敲打着我们的心灵,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感知诗意。

合作学习,品味“乡愁”

1、思考一,通过朗读,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思考二,在不同时期作者眼里的乡愁是什么?

3、思考三,诗人借助的这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

4、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2、同学回答,老师点拨

(1)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

(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恰是诗人的一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浓浓的乡愁,浓缩在四个具体的事物上: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即借物抒情。(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不一样。邮票:离家求学的少年,想念母亲(母子之情)。船票:奔波在外的青年,思念爱妻(夫妻之爱)。坟墓:失去母亲的痛苦(丧母之哀)。海峡:国家的分裂,亲人的分离,那是更痛的乡愁(恋国之思)。(板书:邮票–母子之情   船票–夫妻之爱   坟墓–丧母之哀    海峡–恋国之思)

(四)探究学习,写出“乡愁”

1、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是雪满白头。读一首诗,不但要去品味、去体验、去想象,还要去再创造。让我们放飞想象,仿写诗歌,就”乡愁是······”这个话题书写自己离家时的真切感受。

格式:

小时候
乡愁/是    /     /
我/在
/在

长大后
乡愁/是     /     /
我/在

/在

后来啊

乡愁/是 /      /
我/在
/在

而现在
乡愁/是     /     /
我/在
/在

2、乡愁是串串驼铃,声声叩响游子的心扉;乡愁是一杯月色,斟满的是绵绵的思念;乡愁是颗颗露珠,折射长途跋涉的身影;乡愁是悠悠涟漪,让岁月在心湖荡漾„„

(五)主题学习,感受“乡愁”

1.席慕蓉《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 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2.余光中《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30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六)课堂小结

1、乡愁是余光中不变的情结。诗中有音乐,诗中有图画,诗中还有语言与新奇的美,正是这一切构成了诗歌的情景交融,使整首诗充满了意境之美。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它们共同传递出的情感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这里有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

2、我们发现作者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借助这些意象所要表达的已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忧伤,更是一种民族的忧伤、国家的忧伤。所以说,虽然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却是一浓浓的意境之美啊!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本诗,收集有关乡愁的诗句不少于5句;

2、列表比较三首诗中“乡愁”的不同。

(八)板书设计

乡音•乡情•乡愁

邮票—母子之情

船票—夫妻之爱     借物抒情

坟墓—丧母之哀

海峡—恋国之思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学设计

二上‖葡萄沟 教学设计

2023-11-20 18:41:26

教学设计

美,与众不同——八上第四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2023-11-21 19: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