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雨季,作者汪曾祺说:“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同学们,相信你生活中也有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也有人的美、人的诗意。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篇文章,告诉读者吧。
要求:①在材料含义范围立意,自拟题目,自选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暴露个人信息,不得少于 600字。
Trip.02
文题解读
图片
本作文题给学生提供了很丰富的写作素材,可以写生活中真实的东西:成长的迷茫、家庭的矛盾,青春的叛逆等。也可以写美好的东西:师生的成全、相逢的惊喜、旅行的奇遇等,也可以表现人性的真善美,生活的诗意与雅致……生活不是诗,但生活中有诗。人生不是诗,但人生可以活得浪漫有诗意。本次作文题倡导学生稍微放慢生活的脚步,优雅从容地去对视一棵草、一朵花、一片蓝天,就像和知己聊天,就像和智者谈心,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去感悟生命的哲理。所以提供给学生的选材范围很宽广,写作内容很丰富。但主题一定要紧扣提示语中的“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所以核心是要传递正能量,给人鼓舞与力量。引导读者激情生活,诗意的表达,让我们的耳更聪、目更明、感觉更敏锐。去用心地体察世界,感悟生活,品味人生,去自由地书写快意人生!
Trip.03
考场佳作
图片
指纹·饺子
成都市温江区嘉祥外国语学校 张曦丹
透过岁月镀的膜,看清您掌纹的脉络
——题记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爱上米与面。它们是田野最初始化的味道,是在简单佐料下刺入味觉深处的惊艳。它们可上敬天神,亦可下慰死者,是最具香气的记忆。
是九岁那年吧!祖母常来我家,尤其在春节前后,帮着忙上忙下。不知为何我却偏看中了祖母亲亲手包的饺子。洁白无瑕的薄面皮紧紧裹住饱满鲜香的馅,鼓胀起来,似一个个元宝。仔细一瞧,面皮上的指纹清晰可见,一定是祖母用灵巧的手,粘一粘再按一按,就画出的一朵朵小花。不一会儿,水饺就起起伏伏翻腾在滚烫的开水中,说来也怪,如此饱满的鲜饺却没有一个在锅中露馅,反倒是带动透明的开水,染上了烟雾般白花花的纯色。胖胖的祖母在厨房橘色的暖光下有说有笑,一边用大勺子搅动锅中的水,一边与过年的来客谈笑。从她十三岁的儿子,谈到她刚出生的孙女;从往年的春晚,谈到对新节目的期待。橘红色晕满整个房间,暖气的温度,窗户的缝隙与新风的小呼声织出夜晚幸福的中国年。
饺子出锅的那一瞬间我近乎是将脸凑到盘子边,抓起一个就往嘴里塞。滚烫的鲜香弥漫开来,我被烫得快流泪,却也不肯吐出来。盘中的饺子冒着乳白的烟,再一看——呀!那饺子边缘上,还残留着细密的指纹呐!半透明的饺子皮上,祖母沧柔的指纹分明可见。后来顿悟,喜爱饺子也许是因为这串串清晰而温暖的脉络吧。
筷子夹起一个,饺子中的汤汁如水灌带,流到盘中。澄黄而油亮,鲜美又浓郁。轻轻一咬,汁水滴下来,肉馅也随之露出。粉红粉红的,还带着白菜的猪肉馅,最为鲜香,皮筋肉厚,一口塞入口中时,汁液漫开,铺满唇齿。咖棕色的,裹着酸菜的牛肉馅,酸辣适中,口感极佳,酸菜是中等偏大的粒,又酸又脆,和牛肉碎一起拌入味觉深处;而深绿色的韭菜馅则要沾上祖母特制的油泼辣子和醋,三鲜饺得配上祖母牌海鲜酱油……
时隔五年,祖母停在了2020,我们却要一直长大,不停地赶向星光。过年没有了祖母亲手包的水饺,而速冻水饺上,也再也看不到指纹了……
图片
遇见是一首诗
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学校:李雨涵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若诗缘情而绮靡,则邂逅乃诗也……
吾负空箧于无尽之路,忽见一门,仿佛若有光,奇之,推门而入,便见其后有数门,流光溢彩,宛若仙境。终不抵惑,择一朱门而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现此大字,忽逢一院,名唤“大观园”。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风清气爽,乐声穿林渡水而来,自得心旷神怡。缘音而行,见一席人于缀锦阁,其身所着衣物色彩艳丽,精细奢华。阁中安放雕漆木几,攒盒各样。人人一个什锦珐琅杯,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钟鸣鼎食之族”一词于脑海悄然浮现。
一语未了,外面一阵脚步响,已进来了一位年轻公子: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终出朱门,得一《红楼梦》。吾抚其扉,感其永恒,叹其半部残卷,倾倒众生。站立良久,感吾凡人之相遇,虽无华盖千乘,但有平实妥帖之美好,亦不负世间真情。吾将书置于空篋之中,复行之。
随即平复心境,择一靛门入。见枫树,树枝繁茂,其下两小洞,各寄株紫花地丁。两植相距约一尺,只静静立于此,便感希望犹存。忽现一妙龄少女,着其自家衣物,款款而来,眉间着些许忧郁。立树前凝望数时,问曰:“其二可否相见? 可否相识?”吾沉思其疑,再昂首,忽逢北山杉林,杉林层层叠叠,漫空笼翠,宛若云层。伴之重山叠峦悠扬之音,千重子与苗子两姐妹相拥悦谈,成全二字感吾至深,此情此景竟使吾热泪滚落。其如两紫花地丁,一同开放, 一尺对望, 守护意真,祝福愈诚。或许,真实之残缺,愈造就虚无之美。
从门出,心境至静,若远山淡影,清茶小酒,益显从容恬静。一本《古都》 ,散细细荣光,为希望之温存也。复将其安于箧中,后缘路行,亦推数门,历数尘世相遇,皆有所获。人尽一生,不过数十载,茫茫红尘间,遇众生,何其有幸。
人生若只如初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相遇是一首诗,蕴藉心灵,那途径生命的一抹春色,葱茏四季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