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设计理念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豌、按”等10个生字,会写“豌、按”等12个生字,会写“豌豆、按照”等16个词语。

2.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已的问题。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设计理念】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提问策略单元的首篇课文,更是一篇耐人寻味的童话故事。讲述了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豆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不同生活。果文重点描写第五粒豆的神奇经历,它落进顶楼窗子下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慢慢发芽、开花,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生机和活力。

设计时,首先明晰策略单元的目标定位,“瞻前顾后”地解读文本。遵循激发兴趣、鼓励提问、整理发现、尝试解决的阶梯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牢牢抓住本课学习提问的主要生长点——针对课文部分提问和针对全文提问。引导学生不只关注局部,也学会在阅读的时候关注整体,为后面课文和提问策略的学习做好铺垫。学习提问策略的目的是帮助阅读理解,教学中,依托问题清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丰富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单元导读,明确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开始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翻开单元导语,一个由很多本书组成的大大的问号映入眼帘,让你想到了什么呢?

师:宋代的陆九渊就曾这样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是的,学习就要有疑问,带着疑问学习必有长进。我们第二单元的学习主题就是提问。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那么本单元中,我们有哪些学习内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本单元中一共有四篇课文,第一篇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我们将学习针对部分内容或全文提问。第二篇课文夜间飞行的秘密,我们将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提问,第三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我们学习提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在阅读蝴蝶的家时,我们将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提问方法,并且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篇章页中的插图、单元导语和语文要素都指向了“提问”。通过观察篇章页的图文,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形成单元学习的观念,明晰学习的着力点,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块二:夯实字词,扫除学文障碍

1.读准字音

师: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这些词语你都会读了吗?

豌豆 按照 僵硬 预感 揭晓 青苔 囚犯 窗框 洋溢

师:请注意豌和按是前鼻音,僵和框是后鼻音。

2.理解词义

师: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你还能读好吗?你能用学过的方法说说对一些难懂的词的理解吗?

(1)借助图片,理解“水笕”

预设:通过查找图片,我知道了“笕”就是指收集雨水的器具。

师小结:结合图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个好方法。

(2)观察字形,理解“囚犯”

预设:我找到了“囚”字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囚就是一个人被关了起来。再结合这句话,我明白了豆子在裂缝里被青苔包裹着,就像一个囚犯一样。

师小结:这位同学结合字形,联系上下文,方法也十分巧妙。

(3)查阅词典,理解“洋溢”

预设:我发现洋溢这两个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有三点水,说明与水有关。在词典中就有水充溢流动的样子的意思,也有充分流露、显示的意思,课文中说的是小女孩的脸上流露着健康的光彩。

师小结:查阅词典理解词语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3.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

【豌】在写“豌”字时,注意左窄右宽,豆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曾】“曾”字上半部分的笔顺要写正确,先写中间的短竖,再写短竖两边的点。

【设计意图:注重在语境中理解难懂的词意,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注重学习方法的强化。如通过阅读文段,借助图片、观察字形、查阅工具书等方法,达到了对课文关键词句的理解,同时也巩固了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字词的热情。】

板块三:初步感知,整体把握内容

师:同学们,请你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师:课文几了几层意思?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把握阅读体系。让学生懂得一篇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认知课文中的字词句段,必须把它们看作整体中的一部分,从整体中去理解部分,增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意识,养成整体感知的习惯。】

板块四:鼓励提问,发现提问角度

1.大胆提问,培养提问意识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在有疑问的地方,把问题写下来。

预设: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着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为什么第二粒豌豆认为飞进太阳里才和自已的身份相称?

为什么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豌豆花开了,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个节日”?

题目是《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为什么文章大部分内容都在写第五粒豆和小女孩之间的事呢?

被男孩当作子弹射出去时,五粒豆有怎样的目标?

踢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

这五粒豌豆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师:同学们真是会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了这么多问题。

2.整理问题,发现提问角度

师:我们把这些问题整理成一份问题清单,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师:豌豆花开了,为什么“这一天向简直像个节日”?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的,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是针对全文提的。同学们,我们能不能按照这样的思路,将这些问题分分类呢?

预设:我发现这几个问题都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出的。而这两个问题是针对全文提出的。

针对部分内容

针对全文内容

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着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豌豆花开了,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个节日”?

被男孩当作子弹射出去时,五粒豆有怎样的目标?

为什么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题目是《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为什么文章大部分内容都在写第五粒豆和小女孩之间的事呢?

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

师:说得太好啦!这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还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下节课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尝试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下节课再见吧!

【设计意图:优化支架,展开提问策略的学习。问题清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支架,它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提问,变得清晰,有方向感——针对部分内容提问和针对全文提问。通过教师的一扶一放,学生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分类,感受到了从不同角度提问的乐趣。】

第二课时

板块一:回顾问题,重温方法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安徒生的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上节课我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问题,有的是针对全文提出的,有的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出的。

【设计意图:针对部分内容提问和针对全文提问是本篇课文承载的阅读策略的知识点,通过回顾、重温,既建立了与上节课学习的一个勾联,又进一步强化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方法,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得以更好的运用。】

板块二:依托问题,细读内化

1.读懂豌豆生长与女孩病好的内在联系

师:“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就是一个针对全文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开动脑筋,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师:请同学们默读13-24自然段,用横线标注第五粒豌豆的成长过程,用波浪线标注小女孩的病怎么慢慢变好的。最后再思考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1)了解第五粒豌豆的生长经历

师: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预设:在第15自然段中:有个绿东西从窗玻璃旁边探出头来,它是什么呢?

在第16自然段中:原来是一粒小豌豆在这里生了根,还长出小叶子来了。

在第18自然段中:这粒豌豆长得好极了,我也会好起来的。

在第20自然段中: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在第21自然中: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

师:从这些豌豆成长变化的句子中,你感受到这是一粒怎样的豌豆呢?

预设:我从前文中第五粒豌豆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中感受到这是一个对于生活中的变化不会介意,想过平静生活的豌豆。

预设:我从豌豆变化的句子中感受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师:你们很会学习,能联系上下文来思考,你们感受到了小豌豆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它被射到了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也能十分顽强地生长。

(出示:它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啊!”她说,“我的天。原来是一粒小豌豆在这里生了根,还长出小叶子来了。”)

师:从这两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预设:我感受到了小豌豆生长的环境虽然很恶劣,但它竟然能够生根,长叶,开花,可见它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师:是呀,小豌豆(PPT出示:生根—长叶—开花),顽强地生长着,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你能读好这些句子吗?

(2)了解小女孩病好的过程

师:小女孩的病又是怎样慢慢好起来的?

预设:第13自然段:小女孩安静地、耐心地整天在家里躺着。

第18自然段:“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晚上,这个小女孩说,“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暖和的……我能爬起来,走到温暖的太阳光中去。”

第21自然段: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已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个节日。

第24自然段:此刻,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

(3)理解二者之间的关联

师:是呀,小女孩原本整天躺着,到能爬起来了,最后能坐在温暖的阳光里一整个钟头(出示:躺—爬—坐)她的病慢慢好了,你看她趴在窗框上,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PPT小女孩图)那么豌豆生长和小女孩的病慢慢变好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预设1:豌豆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由一个囚犯长成了一个花园,它努力生长的精神鼓励着小女孩。

预设2:生病的小女孩每天看着豌豆苗,心想它都这么坚强,我也可以的。她也是这样在鼓舞着她自已吧,小女孩获得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师:同学们充分地理解了这两者之前的联系,也就更深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些句子。(13-24段)

【设计意图:将提问和读懂文章有机融合,优化学习的生长点。依托学生的提问,将豌豆苗的生长与小女孩的病慢慢变好两条主线结合起来,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豌豆苗的成长 ,感悟小女孩的变化。在两条主线的对比阅读中,体会到豌豆苗带给了小女孩信心和希望。】

2.感受第五粒豌豆的平凡与不凡。(出示问题清单)

师:这是我们上节课列出的清单,在解决这道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预设1:我理解母亲为什么把这棵豌豆苗称为小花园了,小豌豆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生根发芽,越长越茂盛,应该很快就会开花。母亲也是想让女儿像豌豆那样对生活充满希望,战胜病魔。

预设2:我能解决“豌豆花开了,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个节日”?

”这个问题。豌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成长起来,还开出了花朵,对于自己是一个庆祝的节日。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小女孩的病也渐渐地好了,这也可以说是一个节日。

预设3:我能解决第一个问题,这粒豌豆虽然被青苔包着,但它顽强地生长着,扎根,长叶,开花,生机勃勃。

预设4:在阅读中我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五粒豆最后都怎样了呢?通过阅读课文我知道了:第一粒豌豆落到水笕里,被鸽子吃掉了。第二粒豌豆落到水沟里,涨得大大的,认为自已是最了不起的一粒豌豆。第三、第四粒豌豆也没走多远,结果也被鸽子吃掉了。第五粒豌豆虽然被青苔包裹,却顽强生长。

现在我要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来吧!

落到水笕,鸽子吃掉

我,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

落到水沟,涨得很大

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

不过,我们还得向前滚。

我们才会飞得最远呢!

没走多远,鸽子吃掉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青苔包裹,顽强生长

师:同学们能在阅读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真是太棒了!

预设5:我联系前文,也知道了五粒豆被小男孩射出去之前的目标。第一粒豌豆想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第二粒豌豆想飞进太阳里去,第三、第四粒豌豆想飞得最远。第五粒豌豆的想法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你能读好这些句子吗?

师:是呀,原本生活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豌豆,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那么掉在水沟里的那粒豌豆是最了不起的吗?你有答案了吗?(ppt出示问题清单)

预设6:我认为被脏水泡胀的豆子不是最了不起的。它只是在水里涨得大大的。从课文23自然段中,“我胖得够美了!”“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我想任何豌豆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到达这种地步的。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感受到这是一个极其自以为是的豆子。它最终也只会慢慢腐烂。

预设7:我认为第五粒豆子才是最了不起的。因为它冲破了重重阻碍,努力生长,最终开出了花朵。而且它还影响了小女孩,给了小女孩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

师:没错,这粒豆子是平凡的,它像世界上所有的植物一样,生根、长叶、开花。但它又是不平凡的,它冲破了重重阻碍,而且还用自已的生命影响着另一个生命。

预设8:我还发现前几粒豆子都想走得很远,认为走得远就了不起。第五粒豆子却认为应该做自已该做的事情,最后成为了最了不起的豆子。

师:踏实、努力、做自已该做的事情,才能收获成功。现在再来读读第五粒豌豆说的话,相信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出示“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预设8:老师,我也知道最后一道题目的答案了。文章大部分内容都在写第五粒豆和小女孩之间的故事,对于其他豆子的描写是为了衬托第五粒豆子的伟大。

师:同学们既会提问题,解答问题也很精彩!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了“为什么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这个针对全文提问的过程中,问题清单中的一些问题也迎刃而解。教师顺势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尽情地表达出来。关键时教师点拨,让学生感受这粒豆子的平凡与不凡,从而明白踏实、努力、做自已该做的事情,才能收获成功,使文章的情感线得以升华。】

板块三:梳理学程,总结学法

小结:同学们,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尝试了全新的学习方法,先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有意思的问题,有的是针对课文部分内容提出的,有的是针对全文提出的。再从问题入手,一边阅读一边解疑,课文读懂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在这个单元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继续学习如何提问,并且用这种方法阅读。

【设计意图:提问策略单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丰富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回顾学程,总结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这会让学生自然状态的阅读,提升为有意识的阅读。】

板块四:推荐阅读,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关于一粒豌豆,一位病床上的小女孩,一个生命照亮生命的温暖故事学完了。课后请你阅读课文的原著,安徒生的《五颗小豌豆》,相信你一定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尝试提出并解决吧!

【设计意图:“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能在每一次的阅读中,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的问题,才是阅读的一种思维模式。推荐原著阅读,不仅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同时也可以激起学生产生新问题的期待。】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学设计

二上16课《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2023-9-13 9:40:49

教学设计

粗鄙与高贵的一场碰撞——自读课《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2023-9-13 19:31:5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