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借助课后注音,会认“埋头、整理”等37个词语,会写“阀、避”等12个汉字。
2.阅读与鉴赏:能够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四件事并理清文章主要结构;能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军阀”“僻静”“残暴”等词语的意思;聚焦外貌、神态、言行,感悟李大钊对工作极度负责、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形象。
3.表达与交流:学习用细节描写人物,通过抓住关键语段,体会前后照应写法的好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借助字典词典、生活积累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生词。
3.搜索作者李星华和伟人李大钊的相关资料。
任务二:朗读展示,分类学词
1.朗读展示
(1)这些句子能够读好吗?谁来挑战?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有一天,我们正在啃手里的窝窝头,听见警察听我们母女的名字,说是提审。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从街上哭着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
(2)朗读交流:这几个时间节点上的片段,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情节?
2.读准词语:
埋头 整理 书籍 含糊 军阀 避免
警察 局势 严重 抽屉 僻静 剧烈
粗暴 便衣 魔鬼 严峻 残暴 匪徒
3.重点理解:军阀 僻静 残暴
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一派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僻静:形容离中心地区远而安静。(联系“僻”的偏旁理解词语,人烟稀少……)
残暴:残忍凶恶。
4.交流易写错的字:魔,字源识字
(1)交流: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形声字。魔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应按照从外到内的书写规则来写。先写外面的广字旁,再写里面的字,按从上到下的书写规则,先写林字,再写鬼字。) 图片
(2)书写与评价:做到正确、规范和美观。
(3)你都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生字?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图片……)
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1.文章当中出现了哪些时间节点?对应的是什么事件?请找出来,完成表格。
图片 图片
预设:
(1)那年春天——李大钊坚守
(2)4月6日——李大钊被捕
(3)十几天过去了——李大钊被审
(4)28日黄昏——李大钊被害
2.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根据梳理的表格,你能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吗?(比一比:谁说得更加简洁明了?)
任务四:品读人物,体会品格
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外貌、神态、言行的部分,并在旁边写下阅读批注。
2.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多种形式朗读,根据文字展开想象。
4.根据交流成果,再次聚焦人物形象,感受李大钊的革命精神。图片
任务五:阅读链接,升华主题
1.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囚歌》,聚焦“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体会革命题材文本的主题。
2.比较阅读,回到课文主题。(感悟李大钊对工作极度负责、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形象。)
任务六:首尾呼应,迁移写作
1.再读课文,圈画处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2.思考:这些前后照应的段落,有什么好处?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4.思考:我们如何将这种写作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呢?
5.激趣写作:“传承文脉,致敬英雄”,两弹元勋邓稼先,抗疫英雄钟南山……将你喜欢的民族英雄写出来吧。
6.评价标准(见下表)
图片
板书设计:
图片
作业设计:
阅读《红岩》等革命题材小说。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7
作者简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