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复兴巩固,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六单元的语文园地。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舐犊之情”也就是“父母之爱”。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共选了三篇课文,文中作者展现了父母对子女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让我们感受到父母子女之间浓得化不开的感情。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单元导语,到课后题,我们不难发现:本单元阅读方面的语文要素就是(齐读):“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感情呢?本单元编者重点引导我们从场景和细节描写入手来体会,就是因为作者的感情有时会融入他描写的场景中。
二
走进场景、细节,体会人物感情
接下来我们一起品读一下“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出示语段。自由读,
问题1:这个场景中描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做什么?想象画面,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踩高跷的认走路;装扮成虾兵、蚌精、牛头、马面的人们,很多卖小吃的人,从中感受到庙会人很多,人山人海,庙会很热闹、盛大。(回答得很全面,感受很到位)
预设2:我和父亲,吃凉粽子,吃热豆腐脑。体会到父亲和我是怎样的形象?父亲节俭,对我疼爱、理解,我懂事,对父亲体谅,关心。体会到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温情。
师小结:这就是场景描写,你看,在场景描写当中有人物的活动,场景当中也有细节描写的存在,如人物的动作、心理描写等。
同学们,你能自己总结一下什么是场景描写?什么是细节描写吗?
生交流,出示概念:场景描写就是对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内人物活动的情形的描写。 细节描写指的是在特定空间人们活动的时候,关于对环境的细节、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的描写。
同学们,回过来我们再看一下,这个场景描写起到什么了什么作用呢?作者把庙会绘成了一幅极富地方特色的风俗画,看的、吃的、玩的应有尽有,让我们感受庙会的盛大、热闹,这叫什么?渲染气氛,通过父子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父子的形象,这叫刻画人物,这个场景让我们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温情,这叫深化主题。
刚才我们通过品读场景,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有时,浓厚的感情藏在字里行间,需要我们用心品味。我们再来一起品读母亲掏钱的一处细节描写,出示,这句话描写了哪些细节,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预设1.揉得皱皱的毛票(事物的细节描写)、龟裂的手指(外貌描写)说明钱攒了很久和来之不易,(你体会得很深刻,通过细节体会到了人物形象)
2.从母亲“掏”“数”的动作描写,联系上下文,她掏钱给我做什么?(买书)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母亲宁愿劳苦、宁愿贫穷,也支持孩子读书,很慷慨有远见;疼爱孩子。
师小结:这就是细节描写,虽然短短的一句话,却蕴藏着母亲对儿子深情的爱。
那这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呢?(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
同学们,我们再回忆一下本单元前面所学的课文内容,你还从哪些课文中的场景和细节中感受到了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快速找一找,一会来交流。(你很会学习,理解得很深刻)
学生交流(预设:四个立刻,动作描写,感受到母亲工作时动作快、节奏快,刻画出母亲不辞劳苦、争分夺秒工作的状态)。
通读刚才对这些场景和细节语段的品味,我们不难看出,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之间虽有不同之处,但也有一定联系,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异同吧。
不同:场景描写,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环境,描写人们活动的情形。作用:1.刻画人物 2.渲染氛围 3.推动情节 4.深化主题
细节描写,环境的细节,描写人们活动的动作、神态等。1烘托环境气氛、2刻画人物形象3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关系:1、场景描写需要细节描写去填充,如此,场景才会具体可感;
2、细节在适当的场景中才能彰显出独特的表达效果。3、作用相似
两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写作时,要把两者有机结合尤其要注意增加细节描写。
三
迁移学习方法,走进词句段运用
过渡:同学们,在场景描写中加入细节描写,让我们更能感受浓厚的氛围,更能体会人物形象,更深刻地感受文章的主题,那同学们能对照刚才我们所体会到的,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一)思考:母亲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体会作者看到这个场景时内心的感情。说说场景描写的作用。
1.环境:潮湿昏暗、闷热嘈杂、极其恶劣,
“七八十”这个词语的反复使用,表现了小工厂极端拥挤、闷热嘈杂的环境。
这就是渲染氛围的作用。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忙碌、工作辛苦)。
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你觉得作者当时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我”不敢相信,体会到母亲工作如此辛劳,内心极度地震惊和不安,心疼母亲。
场景描写还有推动情节的作用?你发现了吗?联系下文我问母亲要钱的场景,我不忍心要钱,正是看到母亲辛苦工作的环境。
生总结:渲染出母亲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刻画了母亲忙碌、工作辛苦的形象;,表达了“我”内心极度震惊,心疼母亲,为下文“我”不忍心要钱做铺垫。
(二)你从哪些细节描写中感受到母亲工作时是什么样子的?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1.瘦弱疲惫、不辞劳苦;动作分解、细化,虽然是短短的一瞬,画面却十分清晰,刻骨铭心;看到母亲转身时的惊讶、酸楚。
2.烘托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拥挤、阴暗,刻画出母亲辛苦劳作、疲惫瘦弱的形象,表达了“我”看到母亲转身时的惊讶、酸楚。
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品味场景、细节,更好地体会到了慈母情深。请同学们带着感情男女生合作朗读。
过渡:我们通过分析句段,感受到了什么是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更明确了场景和细节描写的作用,那现在你们能不能像作者一样,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写一写这样的场景和细节呢?我们以“父母之爱”为主题写一个小场景,可自己选材,也可从下面两个场景中选一个。
((1)家庭/医院,父母照顾生病的你(2)严寒/酷暑,家长接送你上放学)
习作提示:环境描写+人物活动+细节描写;
自己尝试写,
同学们,我们一起听这位同学来读她写的是什么场景。
生评:结合这三个方面有环境描写,有人物活动,有细节描写,你觉得她哪些地方写得好?或者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四
总结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到了场景、细节描写的作用和关系,学会了透过场景、细节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同学们学习很专注认真,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很值得表扬!
作业:
1.完善这个场景描写小练笔。
2.预习语文园地其他部分。
五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场景 细节
六
教学反思
(一)对语文园地的理解:
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园地”,我主要讲解了其中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部分。语文园地是本单元内容的延伸,
语文园地的第一个栏目固定为“交流平台”。“交流平台”交流什么呢?主要是聚焦学习方法的总结,用方法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交流平台”围绕所在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从学生的语言实践中提取可迁移运用的方法,总结一些重要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零散的感知整合为一致的认知。其实,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也隐含了这样的目标追求。因此这两个板块之间有一定联系,可以将他们联系起来展开学习活动。
(二)导学方式:
1.教师示范引领,提供方法指导。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因此我在教学“交流平台”时,重点从“我”和父亲逛庙会的场景和母亲掏钱的细节这两个语段入手,引导学生去分析人物行为,感受人物形象,从场景和细节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从而总结出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概念,引导学生体会场景、细节描写的作用。
2.利用课堂小结提炼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课堂小结,着重总结提炼了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关系,这两种描写方法既有不同,却也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把两种描写方法进行系统性、概括性的归纳梳理,并用表格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交流平台总结的方法,对后面教学词句段运用提供了方法支架,让学习变得相对简单而高效。
3.学以致用,初试身手。
在进入词句段运用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概念及其作用,此时就要结合交流平台归纳的知识,初步尝试运用方法,体会具体场景和细节的作用。随后设计了一个小练笔环节,通过读写结合,加深同学们对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认识,同学们能够迁移运用,达到了主动学习的效果。
(三)不足之处:
课堂上对孩子们的学情预设不够充分,有些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没能结合教学情况合理降低难度;整堂课理性内容较多,缺少趣味性,调动学生课堂气氛的能力也不足,没能放手让孩子们充分表达,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今后我将在这些方面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