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知识点(最新版)

01
1 邓稼先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字音词义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选聘pìn:挑选聘用。

谣yáo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背诵sòng: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字。

昼zhòu夜:白天和黑夜。

昆kūn仑:昆仑山。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至死不懈xiè: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三、主题概述

本文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且将其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他对祖国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整个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9段):先叙述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屈辱历史,然后对中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描述,从而引出本文主人公——邓稼先。

第二部分(第10-18段):简要介绍邓稼先的生平与贡献,概述了他不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第19-29段):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突出邓稼先忠厚平实的品质特征。

第四部分(第30-33段):写作者为中国人自己制造出原子弹而激动、自豪、骄傲,从另一个角度写出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第五部分(第34-39段):写邓稼先在恶劣环境中勇往直前,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第六部分(第40-44段):对邓稼先的评价,其中洋溢着作者对朋友的赞颂、怀念之情。

五、鉴赏品读

1.文章六个部分的小标题拟得怎么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一个小标题,并说说理由。这些小标题给你怎样的启示?

这些小标题拟得新颖、概括力强,突出本部分的核心内容和丰富意蕴。

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个小标题如恢宏的画面,给人纵深的历史感,在这个巨大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说明邓稼先是对这一巨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

第五部分小标题“我不能走”非常出色,言为心声,一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有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作为院长,邓稼先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和理论指导。但他却事必躬亲,来到实验现场指导工作。当井下出现问题,甚至会出现危险的时候,无论从职位,还是从在“两弹”事业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说,邓稼先离开现场,都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字字铿锵有力,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2.写邓稼先之前,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作者概述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民族的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截然不同,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身的气质品格。

4.读第四部分,思考①邓稼先对“谣言”仍然亲自调查,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②你认为杨振宁流泪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①邓稼先实事求是的品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②当杨振宁知道是中国人独立完成原子弹工程的时候,他的眼泪既是为朋友而自豪,更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表示。

5.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的作用是什么?

①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罗布泊的恶劣环境,把读者带到荒凉而又神秘的戈壁荒滩,突出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和工作的艰辛,更增添了悲壮的色彩。

②引用五四时期的歌,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五四精神——向上、求实、勤奋、创新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这样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杨振宁对挚友的敬爱之情,读来耐人寻味。

6.“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身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身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1.示例:“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立即”一词很打动人,写出了邓稼先的爱国情怀;1971年,“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可见邓稼先极高的威信和人格魅力;“我不能走”一句也特别感人,原因在于它充分体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勇担风险的崇高献身精神。这些内容从细节上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纯朴的农民气质,“文革”时,别人不能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他却能够;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常常在别人做报告的时候,打断别人的报告。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进而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第二题

《吊古战场文》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怆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渲染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气氛,从侧面突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衬托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核科学家们坚强的意志和信念,表明中国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是在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后才取得的,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表现了邓稼先不畏艰辛的奉献精神。结尾引用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正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突出他对中华民族贡献之大,同时也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年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和赞扬之情。

第三题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是对邓稼先的高度评价。

第四题、第五题

略。

 

图片
02
2 说和做
 预 习 重 点

、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诗人,笔名少全、何嘉。他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有《难民》《老马》《烙印》《有的人》《宝贝儿》等。他的诗内容含蓄,语言朴实精练,具有和谐音韵美,富有社会意义。

二、字音词义

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仰之弥mí高:指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群蚁排衙yá:指整齐地排列着。

凶多吉少:不幸的多,吉利的少,指估计事态的发展趋势不妙。

迭dié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昂áng首挺胸:昂起头,挺起胸。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汇聚和集中起来。

慷kāng慨kǎi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dǒu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三、主题概述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说”和“做”的事例,表现了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高度赞扬了他言行一致、朴实坚强、追求真理、嫉恶如仇并为祖国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与高尚情操。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7段),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务实勤奋、谦虚淡泊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8-20段),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时“说”了就“做”的特点。

五、鉴赏品读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部分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中心。

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则介绍得简略些,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不同。

2.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这是一个自由发挥的问题,同学们谈“用心要专”“要有实干精神”“要严谨刻苦”“耐得住寂寞”“读书应有大目标”“为中华之强盛而读书”等皆可。老师也可联系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提到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深化对文意的理解。

3.第11段引用闻一多信中的话,这里可以看出闻先生有什么样的品格?这里说到“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请想象闻先生讲了什么话。

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这段话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甘愿为祖国而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这时讲的应该是“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之类的话,是揭露反动派,鼓舞人们斗志的话。

4.“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在这里,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闻一多先生为了反对独裁,大声疾呼的发展过程,语言精练,生动形象。

5.联系时代背景,你能说说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吗?

因为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搞白色恐怖,言论不自由,谁反对就有被杀害的危险,所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不是普遍意义的“说”和“做”,他的“说”和“做”必须以生命为代价,要不只好明哲保身,保持缄默。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作为“学者”的方面,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是“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由此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救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第二题

示例:

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在于救国。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夜间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处细节描写表观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第三题

1.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准确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刻苦的精神。

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闻一多苦读的目的在于探索救国道路。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的那种怡然自适的心境,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4.“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任何别的事情能使他分心。

第四题、第五题

略。

图片
03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nǎi)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二、字音词义

揩kāi:擦,抹。

阖hé:闭合。

轻捷:动作轻快敏捷。

安顿:安稳。

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深恶wù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三、主题概述

这篇回忆录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休闲、写作、养病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写鲁迅先生笑声的特点——明朗。开篇就介绍了一个与我们印象中不一样的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第2段):撷取生活中的小细节——走路,突出鲁迅先生走路轻捷和不顾一切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67段):记叙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工作、休息、娱乐等,勾画出鲁迅先生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五、鉴赏品读

1.文章记叙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我们印象中不同的鲁迅,其中各处生活细节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特点?

①鲁迅先生明朗的笑。真诚、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③鲁迅先生和夫人热情留客,包车送客人。热情、真诚。

④鲁迅先生喜欢吃北方饭。刚硬的性格。

⑤“我”在鲁迅先生家包饺子、韭菜合子、荷叶饼,得到先生的赞成。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

⑥鲁迅先生与作者开玩笑。幽默。

⑦鲁迅先生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仍认真展读每封青年的信。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

⑧鲁迅先生对原稿与校稿不珍惜。淡泊名利。

⑨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先生很忙,但她的笑是愉快的。家庭和谐。

⑩鲁迅先生夜里去看电影坐车时的谦让。礼让,对他人、对亲人的爱。

⑪鲁迅先生把翻一翻书当作休息。对时间的珍惜。

⑫鲁迅先生陪客人到深夜。待人热情、耐心。

⑬鲁迅先生在深夜工作,直到人家都起来了才睡下。抓紧一切时间工作。

⑭鲁迅先生检查海婴的丸子。尊重孩子,做事认真,深入实际。

⑮鲁迅先生亲自包书,且包得整整齐齐。做事严肃认真。

⑯鲁迅先生生病了,仍忘我工作。工作的投入。

2.本文有许多让人感动的细节。请找出你认为最受感动或最受启发的细节或语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品味从中得到的启发。

参考示例:

①鲁迅的笑声。

本文中有多处,例如文章开头:“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

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萧红时时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居然也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②鲁迅的慈爱。

主要体现在鲁迅对海婴的日常小事上。

③鲁迅的严谨。

在“吃鱼丸”一事上,可以看出他的严谨。用许广平先生的话说是:“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3.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大量细致地记叙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有以下几个好处:

①更真实。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生病,会害怕,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②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在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少特点。而这些都不是通过抽象说教表现出来的。

③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基本上都是白描,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尤其是写到鲁迅生病之后的各个细节,看似完全平静的叙述,无一“悲”字,但悲剧色彩流溢其间,读来令人心酸。

④更有趣味。关于鲁迅的许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的描叙,可以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⑤更有表现力。也就是所谓以小见大的写法的最大妙处。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4.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

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但由于三个人的身份不同,所以作用也不一样。

本文是回忆性散文,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例如平静的叙述中饱含的深刻的情感,尤其是“悲”感。

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而且,海婴的无知、无忌,也与大人内心的担忧形成对比。

写许广平,更是典型的侧面烘托。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之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断,令人信服。

图片
04
4 孙权劝学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是其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二、全文展示

孙 权 劝 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讲述孙权勉励吕蒙学习的故事,体现了孙权关心下级、善于劝学,赞扬了吕蒙虚心听劝且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古义为王侯的自称;今义为孤单,孤独。

博士:古义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为学位名称。

2.见往事耳。

往事:古义为历史;今义为过去的事情。

3.即更刮目相待。

更:古义为另外;今义为更加。

(二)特殊句式

1.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拜”后省略介词“于”,完整句子为:“肃遂拜于蒙母。”)

2.倒装句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三)成语积累

1.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2.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

五、鉴赏品读

1.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2.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平易近人,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于劝说;一位有幽默感的明君。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3.本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①通过讲述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②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③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④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同道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5.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简单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省略的内容:吕蒙学习的过程。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无关,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全 文 翻 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不过希望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我更忙?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裨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天,就重新拭目相看了,大哥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辞。

图片
05
5 黄河颂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家。1935年为抗战歌曲《五月的鲜花》填词,以深怀忧患与悲愤的文字以及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

二、字音词义

巅diān:山顶。

劈pī: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 。

气魄pò:魄力;气势。

狂澜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浊zhuó流:浑浊的水流。

宛转: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也作“婉转”。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bǔ育:喂养,培养。

榜bǎng样: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三、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赞美源远流长、胸襟博大、气势宏伟的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英勇不屈、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团结抗战的坚定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节):朗诵词部分,是序曲。歌颂黄河的“伟大而又坚强”。

第二部分(第2节):歌词部分,全诗的主体。描写黄河的豪迈气势,歌颂黄河的英雄气概。

五、鉴赏品读

1.序曲部分的黄河表现出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作用是什么?

伟大而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对黄河进行了远镜头全景概写、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歌颂黄河的部分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层标志性句子是哪句话?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分为三层;分层标志性的句子是:“啊!黄河!”

①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②歌颂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地理特征)。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③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指出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4.“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看,这一尾声起什么作用?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5.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几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第二题

本诗属于直接抒情,这样适合抒发豪迈的情感。示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属于这类。

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略。

图片
06
6 老山界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时,他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他长期负责党的宣传和文教工作,为党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作品有《金色的鱼钩》《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等。

二、字音词义

攀pān谈:闲谈。

峭qiào壁:像墙壁一样陡立的山崖。

骨碌lu:滚动。

咀嚼jué:1.用牙齿磨碎食物。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呜咽yè: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督dū促:监督催促。

灌guàn输:1.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的地方。2.输送(思想、知识等)。

苛kē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

酣hān然入梦:畅快地入睡。

不可捉摸: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三、主题概述

课文真实、生动地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热情歌颂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山路远,表现出爬山的困难。

第二部分(2~32):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第三部分(33):指出老山界是长征途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五、鉴赏品读

1.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试以此为线索,概括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前一天的下午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天黑到达山脚;第二天半夜一点多,到达山腰;黎明时,从山腰出发,经过雷公岩;下午两点多钟,到达山顶;到达山顶后,一气儿跑到宿营地。

2.文中对于火把的描写,传达给了读者怎样的信息,表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表现山的陡峭、险峻,突出红军登山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3.半夜露宿的情景写得非常生动感人,作者是怎样写夜景和感受的?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以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先写星星,次写山峰,再写四周的山;反复地运用比喻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景之美,也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4.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的?这体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结合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

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四个方面的困难:

①行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②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③吃饭难——粮食短缺,肚子很饿;

④处境难——枪声密集,敌人追击。

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这些都体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见“鉴赏品读”第1题。

第二题

见“鉴赏品读”第4题。

第三题

1.“照着习惯”和“躲”反映了瑶民由于长期遭受军阀部队的欺压,每有部队经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出现了男人们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

2.“奇观”奇在山路曲折迂回使火把排成“之”字形,火把与星光相接,人、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了奇特、壮观的景象。其中蕴含着作者自豪、喜悦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对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颂扬。

3.该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既表达了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的嘲讽,也是为敌人军中部分士兵想抗日而不能的无奈感到惋惜,也有对红军自身战斗能力的肯定。

4.“笨重”一词指红军队伍的装备落后、沉重,队伍庞大,人员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状况,表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后的欣慰和自豪。

第四题

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声音化为具体的形象,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写连续不断的细微声音,比喻战士们轻细的话语声,说明战士们被冻醒的次数之多;“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写半夜山风之大,又喻寒风刺骨;“像山泉在呜咽”比喻山泉时断时续,又暗指山势崎岖;“像波涛在澎湃”形容木林被风刮动的声音。同时,作者还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来衬托午夜雷公岩的寂静。红军战士在极端困难与危险的情况下夜宿半山腰,能够全身心沉浸、陶醉在夜景的欣赏中,忘记寒冷和危险,表现了红军战士乐观豁达的情怀和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

【其他示例】

①例句: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天上的星星比作宝石,写出了星星的灿烂美丽,表现出一种乐观主义精神。

②例句: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赏析: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手法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优美的自然环境衬托了翻越老山界以后红军轻松愉悦的心情,营造了前途一片光明的美好意境。

第五题

略。

图片
07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诗人、作家。他的作品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洋溢着饱满的热情。他凭借长篇小说《东方》,在1982年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二、字音词义

放纵zòng:放任纵容;对错误的言行不加干涉,不加制止,任其发展。

坚韧rèn:坚固有韧性。

淳chún朴:诚实朴素。

谦逊xùn:谦虚恭谨。

覆fù灭:全部被消灭。

奋不顾gù身: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三、主题概述

本文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情赞颂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指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抒发对志愿军战士无比的热爱和崇敬。

第二部分(4~14):以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15):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再次强调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五、鉴赏品读

1.第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明确提出“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文章题目,引起读者注意。

2.最可爱的人需要具备哪些特点?

纯洁高尚的品质,坚韧刚强的意志,淳朴谦逊的气质,美丽宽广的胸怀。

3.第3段介绍“我们的战士”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排比,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赞扬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四个“那样”饱含赞颂的激情,语气整齐,情感强烈。

4.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各表现志愿军什么精神?

①松骨峰战斗——革命英雄主义;②马玉祥火中救小孩——国际主义;③防空洞中的谈话——爱国主义。

5.课文结尾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什么作用?

议论和抒情。总结三个事例,赞扬战士可爱,引起读者共鸣;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本文主要写了三个事例:第一个事例是松骨峰战斗,该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体现战士意志的坚韧刚强。第二个事例是战士马玉祥火海中救出朝鲜小孩,该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体现战士品质的纯洁高尚。第三个事例是作者和一位战士的谈话,该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战士气质的纯朴谦逊,胸怀的美丽宽广。

第二题

第一则材料,松骨峰战斗的事例:第5段和第6段中采用的是综合叙述的方式,第7段则是采用了直接记述的方式。第二则材料,战士马玉祥从火海中救出朝鲜小孩的事例:第11段前半部分是综合叙述,从“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开始,转入直接记述。第三则材料,战士一席话的事例:第13段都是采用了直接记述的方式。

综合叙述便于作者充分展开记叙描写,某些描写性的语句如果从人物嘴里说出来,可能会很不真切。直接记述比用第三人称显得真实自如,能够把人物的感情表现得十分真切感人。兼用综合叙述和直接记述,使行文富于变化。

第三题

人称方面——比如第15段:用“亲爱的朋友们”“你”称呼读者,与读者交流感情与认识,语气诚恳亲切,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句式方面——比如第3段:“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运用排比,句式整齐,纵情倾诉了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感情浓烈。

修辞方面——比如第8段:“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运用设问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以两个反问句回答第一个设问句,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抒发强烈感受,唤起读者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

第四题

示例:“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的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此处有关战后阵地上烈士遗体的场面描写,有着强烈的画面感。遗体的姿势就是烈士们与敌人浴血搏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战斗姿势,详写遗体姿势,使读者联想到英雄们与敌人搏斗的壮烈情景,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第五题

略。

图片
08
8 土地的誓言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端木蕻(hóng)(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等。

二、字音词义

碾niǎn:1.把东西轧碎、轧平或使粮食去皮所用的工具。2.滚动碾子等轧。

誓shì言:宣誓时说的话。

呻shēn吟:由于痛苦而情不自禁地发出的声音。

嗥háo鸣:(野兽)大声嚎叫。

山涧jiàn:山间的小水流。

高粱liang:一年生草本植物。品种很多,子实除供食用外,还可酿酒和制淀粉。秆可用来编席、造纸等。

斑bān斓lán:灿烂多彩。

缠chán绕:1.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2.纠缠;搅扰。

亘gèn古:远古。

默契qì: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田垄lǒng:田埂;田地中种植农作物的垄。

埋葬zàng:1.掩埋尸体。2.比喻消灭;清除。

镐gǎo头:刨土用的工具。

土壤rǎng: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禾稻:稻谷。

丰饶:富饶。

污秽huì:肮脏的东西。

耻辱:声誉上所受的损害;可耻的事情。

三、主题概述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陷的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以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作者对沦亡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誓言。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我”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故乡而热血沸腾。

第二部分(2):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绕,“我”发誓要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五、鉴赏品读

1.“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在结构上总领第一段,在内容上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挚痛的热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第一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

第一段中列举了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幽远的车铃等等;有必要,删去不好,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们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

3.“不得不回去”“应该回去”“必须回去”三个短语的顺序能否颠倒?

不能调换,“不得不回去”带有强迫的意味,“应该回去”表示理所当然,“必须回去”则带有命令的口气。这三个短语语气逐渐加强,态度愈加坚决,情感表露也愈加浓烈。

4.品析“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以及渴望回到故乡去的迫切心情。

5.品析“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是我的家乡”。

描写家乡的美好天空,表达了作者对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6.“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这是作者对土地发出的誓言:“我”愿意为了故乡付出一切,甚至生命。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心和不向任何困难屈服的壮志。“我的坟前”表明作者愿为了故乡,死而后已的壮志。

7.本文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

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接抒情。

内容上的相同点: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绘。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第一段选取东北的景物、物产,并采用景物、物产的叠加,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运用排比,加强了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第二段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怀念中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后半段强烈地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

8.本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请你联系文章具体谈一谈。

其一,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恋,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 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其二,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其三,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等处。

图片
09
9 木兰诗 
 预 习 重 点

一、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各国间长期混战,民不聊生,征兵现象屡见不鲜,人们根据所见所闻,创作了一个女子替父从军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后又经加工成乐府民歌《木兰诗》。

二、文体知识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三、全文展示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主题概述

这首诗通过叙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图名利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五、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

(二)古今异义

1.军书十二卷

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

2.从此替爷征

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3.出郭相扶将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4.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5.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

(三)一词多义

1.昨夜见军帖(文告)

对镜帖花黄(同“贴”,贴上)

2.愿为市鞍马(买)

东市买骏马(集市)

3.愿为市鞍马(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

4.不闻机杼声(织布机)

万里赴戎机(事务)

5.将军百战死(将领)

出郭相扶将(与“扶”同义,扶持)

(四)词类活用

1.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记录)

2.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动词,买)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愿为市鞍马。(省略主语“木兰”;“为”后省略宾语“之”,指代父从军这件事。完整句子为:“木兰愿为之市鞍马。”)

2.倒装句

问女何所思。(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问女所思何。”)

(六)成语积累

1.磨刀霍霍:本义形容磨刀声响亮。现常用来形容准备动手杀人或发动战争。

2.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六、鉴赏品读

1.诗歌开头有什么作用?

诗歌开头以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特写镜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的问答。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这四句运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将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等的情景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不但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时的紧张急切、井然有序,也渲染出战事的紧急。

3.分析“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这两组句子表现出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心情的迫切,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以两个“不闻”间隔反复,互相呼应,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不闻”和“但闻”形成对比,将征程之紧和思乡之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4.写木兰思乡,对其英雄形象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没有影响。从军之急和思乡之深看似矛盾,实际上这样的描述使得木兰的形象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且更能表现木兰舍家卫国的高尚品格。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自然环境描写,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生活,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概括了战争的频繁持久和战斗的激烈残酷。

7.“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从侧面写出了木兰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8.“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这几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父母姐弟各自符合年龄、身份特征的举止,长幼有序,描写了家人迎接木兰的情景。一家人忙忙碌碌,烘托出一片喜庆气氛。

9.木兰归家后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木兰回家后舒畅的心情,同时写出了她柔情的一面:对女儿妆的喜爱,对美的追求。

10.《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的好处在哪里?

详写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会见亲人等;略写征战生活。这样处理使结构疏密有序,更好地突出了木兰深明大义、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

 全 文 翻 译

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门在织布。(织布机停下来,)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姑娘在思念什么,问姑娘在惦记什么。(木兰回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夜(我)看见征兵的文书,(知道)可汗在大规模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为(此)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此替父亲去出征。

到东边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边的集市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长的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音。早上辞别黄河出发,晚上到达黑山头(燕山),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一样快。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多年后得胜而归。

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朝廷为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许多财物。可汗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她回归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女装。对着窗子梳理像云一样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营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子。

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但当)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跑时,怎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图片
10
10 阿长与《山海经》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二、字音词义

搁gē:放置

憎zēng恶:憎恨,厌恶。

竹竿gān: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

烦琐suǒ:繁杂琐碎。

土匪fěi:在地方上抢劫财物,为非作歹的武装匪徒。

辫biàn子:把头发分股交叉编成的条条儿。

胸脯pú:指胸部。

疮chuāng疤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诘jié问:追问,责问。

哀悼dào:悲痛地悼念(死者)。

茉mò莉li:一种常绿灌木,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

书斋zhāi:书房。

霹pī雳lì:又急又响的雷,文中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拙zhuō:粗糙低劣。

守寡guǎ:妇女死了丈夫后,不再结婚。

三、主题概述

本文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作者对她寻购并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感到震撼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生动真实地刻画出了一位不幸而又渴望平安幸福,没有文化但关爱孩子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介绍了阿长的身份以及名字的由来,暗示她卑微的社会地位。

第二部分(3~18):主要以“我”的童年视角,围绕“我”的感受记叙阿长的言行举动。

第三部分(19~31):记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前后经过,抒发“我”对她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五、鉴赏品读

1.文章开头介绍“阿长”名称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阿长”姓什么叫什么,竟没人知道,甚至连“阿长”这一称呼也是借用在她之前的一个女工的名字。作者花这么多的笔墨介绍“阿长”名称的由来,是为了告诉我们“长妈妈”是一个出身低微,平凡普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不幸的劳动妇女。同时以名称的由来开头,还能使读者对阿长有个总的印象,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2.赏析“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这一处是对阿长睡姿的细节描写,一个“大”字,把阿长伸手伸脚的睡姿写得生动传神。通过“伸”“摆”“挤”,以及对“大”字的特写,可以看出阿长的粗俗、不拘小节,也可以看出“我”对阿长的厌烦,既照应前面的“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又为下文“我”对她发生“敬意”做铺垫。

3.作者为什么“实在不大佩服”阿长,这些细节体现出阿长什么性格特点?

“实在不大佩服”阿长是因为:她喜欢“切切察察”,饶舌多事;对“我”管束很严;睡相不好。这些表现体现出阿长没有文化、行为粗俗、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特点,也折射出阿长的朴实和平凡。

4.文中在阿长问起《山海经》之前,为什么先用大段文字写远房叔祖,是否离题?

不离题。因为“我”对《山海经》的渴慕正是从远房叔祖那里引起的,详写“我”与远房叔祖的交往,以及远房叔祖的藏书,也就交代了“我”渴慕《山海经》的原因,为后文阿长体谅“我”的心思,买《山海经》送“我”做铺垫。

5.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慕《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甚至轻视。

6.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时,“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激动,也因此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

7.“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惊,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8.课文结尾补写阿长的悲苦身世,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补叙长妈妈悲苦的身世,与开头“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照应,再次强调阿长的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过了这么久,“我”依然把长妈妈记在心中,说明“我”对她的感情之深,表达了“我”对她的内疚、同情与怀念。

9.本文的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作者为什么用“阿长”而不用“长妈妈”?

文章第1—18段先用“抑”笔,侧重从“缺点”上展示阿长的形象,与此相对应的“我”的情感态度是“不大佩服”“讨厌”“不耐烦”“觉得非常麻烦”,如果用“长妈妈”,不合常理,用“阿长”更合适。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看似矛盾,一个连姓氏都没有的地位低下的文盲妇女与一部古典名著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疑问将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写了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详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其余是略写。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

长妈妈赢得了少年时代的作者的敬重和感激,并被作者终生怀念,因此作者用文字写下了她的人性美,并借此表达了对旧中国劳动妇女淳朴善良的美好品德的敬意,对她们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愚弄人民的嘲讽和批判。

第二题

1.文章第二十七段中的“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写出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之情,而第二十八段中的“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则标志着文章回到了写作的现实中来。

2.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写出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情况知之甚少的内疚,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同情与怀念,而文章最后一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更是将感激和怀念之情推至最高点。

3.回忆中,阿长的许多行为叫“我”讨厌,只是听阿长讲长毛,才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知道了是阿长谋害了隐鼠后,又憎恶她;使“我”震惊的是阿长给“我”买来渴慕已久的《山海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于是对她又发生新的敬意。作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又是以写作时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但是后一层意味是含蓄的,要透过文字表面去理解。

第三题

第一个神力是作者认为阿长可以抵抗外敌,拥有一种伟大的神力。第二个神力是作者认为别人办不到的事,阿长却可以办到,对她产生了敬意,认为她很了不起。又因为这件事成功了,所以觉得是一种神力,这是作者儿时的一种感觉。前一处有调侃的意味,后一处则有赞颂的意味。

第四题

1.“憎恶”“谋死”大词小用,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儿时对阿长害死隐鼠一事的态度和心理。

2.用“空前”来修饰“敬意”,说明了“我”之前对长妈妈没什么好印象,而接下来所写的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才让“我”产生了“敬意”。这样的敬意,是通过讲故事吓“我”而得到的,是一种对故事的好奇和恐惧,是“一时”的,从而衬托出后面因买《山海经》而得到的“敬意”不一样,那才是真正的敬意,是永远的敬意。

3.这是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来写作者对长妈妈由讨厌到逐渐产生敬意的心理,而非真的如句子中所说“情有可原”,“应该我退让”。这样写,特别有童趣。

第五题

略。

图片
11
11 老王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杨绛(1911—2016),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代表作有散文集《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二、字音词义

蹬dēng:腿和脚向脚底的方向用力。

绷bēng:张紧,拉紧。

捎shāo:捎带,顺便给人带(东西)。

惶huáng恐:惶惧,惊恐。

肿胀: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荒僻pì:人迹罕至且偏远。

取缔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降格:降低标准、身份等。

镶xiāng嵌qià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门框kuàng:门扇四周固定在墙上的框子。

滞zhì笨:呆滞笨拙。

侮wǔ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愧怍zuò:惭愧。

三、主题概述

作者通过描写车夫老王的艰辛生活、人生经历,“我”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及老王死后“我”愧怍的心理,高度赞扬了老王忠厚善良、知恩图报的优秀品质,表达了“我们”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给予的关心、同情和尊重,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介绍老王的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等情况,写出了老王困难的生活境况和不幸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

第二部分(5~16):记叙了“我”与老王交往中的几件事,表现了他的善良和知恩图报。

第三部分(17~22):写得知老王离世后“我”的感触。

五、鉴赏品读

1.“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两个“也许”是不确定的意思,表示这是作者的猜测,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世无人知晓,他不受人重视。“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反映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也表现了“我”对老王深深的同情。

2.“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侧面描写。说明老王病情严重,为下文写老王给“我”送东西时不成形的模样做铺垫。

3.描写老王最后一次给我们送东西来时,老王是“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我”是“强笑”与他说话,这些描写好在哪里?

用“直僵僵”来修饰“镶嵌”,夸张地描绘出老王身体虚弱、四肢僵硬地倚靠在门框上的状态,表明这时的老王已完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笑”是高兴、喜悦之意,加上“强”字则含有“勉强”的意味。此时的老王步履维艰,已如僵尸一般,“我”看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伤和感动。“强笑”一词,用得准确而含蓄。

4.“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肖像描写。老王当时瘦得就像“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运用比喻,形象而贴切地写出了老王因病痛而变得外表干瘦、恐怖的特点。老王自己已是病人,而且长期营养不良,病已经很严重了,可有香油和鸡蛋自己不吃,却送给作者一家人吃,可以看出老王对作者一家人的关心爱护,表现出老王的善良。

5.怎样理解杨绛笔下的老王的“苦” 与“善”?

老王是一位老实厚道的三轮车车夫。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无依;他有生理缺陷,一只眼睛是瞎的,另一只眼睛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很多人不愿意坐他的车;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日子过得凄凉艰难。但是穷苦卑微、不幸的命运并没有扭曲老王善良的本性。他愿意给“我”家送冰块,并且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放心,担心“我”没多少钱;受了“我”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之前还硬撑着拿了香油和鸡蛋上门表示感谢。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示例:读完课文,我想到两个词:穷苦和尊重。文中的老王是一个穷苦的人,没什么亲人,有两个侄儿,“没出息”,自己眼睛又有病,处在社会底层。但老王善良,勤劳,因而得到了同样善良的“我们”一家人的尊重。这种尊重,让我感觉到了社会温情的一面,特别是老王临死之前还到“我”家送香油、鸡蛋的情节,更加深了我的这种感受。

第二题

①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少收费或者多送冰,都表现了老王的老实忠厚、心地善良,体现了他的“善”。)

②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老王生活困难还不忘关心“我们”,体现了老王的善良、淳朴;最终还是收了钱,也写出了老王生活的贫困,他其实很需要钱。)

③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拖着病体来送香油、鸡蛋还不要钱,来报答对自己好的“我们”一家,体现了老王的知恩图报。)

第三题

1.这件事最能表现老王的善良和他身上知恩图报的高尚品质。一个命运如此不幸的人,临死前还不忘用最朴实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对“我们”一家的感谢,让“我”看到了最灿烂、最美丽的人性光芒。这最能表现他虽然身份卑微,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所以要详写。

2.文章运用了夸张的写法,从老王的肖像、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方面,突出老王极差的健康状况,暗示他将不久于人世,也更能突出他的善良与知恩图报。

3.写“我”见到老王时心里的想法,是通过“我”的表现来写老王,这是侧面描写。“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我”的心理活动从侧面烘托出老王健康状况的糟糕。

第四题

1.“当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表示就是这样、应当这样。这个词流露出“我们”对老王的感谢、同情与关照,觉得照价付钱是理所应当的。

2.“我们”一家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老王虽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体力劳动者,但按当时的说法,他是“当家做主”的人,“明智”的做法就是和作者一家划清界限。但是,老王没有这样做。“从”和“压根儿”写出了老王的善良朴实,他坚持着一贯的做人准则。“大概”表明这个结论是“我”猜的,“我”毕竟不是老王,不知道他内心是怎样想的;而“压根儿”是根据老王平时的表现总结出来的,所以说二者并不矛盾。

3.“我”这样说,是为了不让老王有心理压力,能够把钱收下。这体现了“我”的善良。

第五题

因为相比老王对自己的帮助、关心和感谢,作者觉得自己做得太少,对老王的关心不够,所以感到“愧怍”。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于作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勇于反省自己,通过对老王生活的琐碎片段的记叙,表达出应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尊重和关心弱者,关注弱者的疾苦,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的思想感情。

图片
12
 12 台阶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1986年在《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质朴的农民形象。其代表作有《小学老师》《抒情年代》《情世诗文》等。

二、字音词义

凹凼dàng:周围高中间低的水坑。

晌shǎng午:中午。

尴gān尬gà:神色、态度不自然。

烦躁zào:烦闷焦躁。

大庭广众:指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

微不足道:事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也形容底层人民的卑微姿态。

三、主题概述

本文以台阶为线索,记叙了父亲为了建造新屋新台阶而不辞辛劳的大半生,表现了中国农民的勤劳朴实、忠厚善良以及为了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坚韧性格。同时,作者通过父亲的物质理想得以实现而精神理想受挫的结局,引发读者对物质理想与精神追求错位现象的思考。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8):台阶曾经给家人带来满足,但父亲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第二部分(9~16):父亲为造新屋新台阶辛勤劳动,攒钱攒物。

第三部分(17~23):父亲造新屋新台阶时的艰辛付出。

第四部分(24~32):住进了新屋,有了值得自豪的高台阶,父亲却老了。

五、鉴赏品读

1.“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运用细节描写,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和农民的本色,也说明家庭的贫困。表明父亲吃苦耐劳的品质,那些“沟”“沙子”“泥土”都是父亲辛劳的见证。

2.第1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神态描写和环境描写。“专注的目光”遥看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运用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高台阶的羡慕与向往。“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两处自然环境描写烘托出人物的心情,含蓄地折射出父亲的心愿与追求一时不能实现的苦闷与不甘。

3.“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侧面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劳累,体现父亲为实现目标的执着,也使父亲的形象更加高大。

4.“接着开始造台阶”这句话独立成段,有何用意?

本文的题目是“台阶”,文章的重点也是“台阶”,“接着开始造台阶”单独成段,既照应了题目,又引起读者注意,表明以下内容是行文重点。

5.作者细致描写父亲头发上的水珠和额头上的露珠有什么作用?

细致描写父亲头发上的水珠和额头上的露珠,既体现了父亲的艰难辛苦,又表现了父亲充满活力的形象;渲染了一种神奇的意境,表达了“我”对父亲无比热爱的感情。

6.放鞭炮后,作者对父亲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通过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形象逼真地写出父亲内心无比喜悦,却又手足无措的样子,这也折射出父亲的内向与厚道。父亲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当自己追求的理想一朝实现时,他却手足无措,与前文说父亲是位“老实厚道”的人相呼应。“腰闪了一下”“一只手按着腰”,这些细小的动作,既写出了父亲不服老的性格,又写出了父亲已经老了,与前文父亲力气大形成鲜明对比。

7.为什么以“父亲老了”结束全文?

“父亲老了”与当年父亲体壮如牛形成对比,从而突出父亲为了造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但是新屋落成了,身体也垮了,人也衰老了,文章就此结束,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深沉的。

8.文章在结构布局上有什么特点?试着具体赏析。

在结构布局上,作者紧紧围绕中心,即表现父亲身上所具有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等精神特质来组织材料。作者将“台阶”作为本文的线索,紧紧围绕“台阶”来描写父亲。描写“台阶”的过去与现在,描写“台阶”从旧到新,从低到高。“台阶”的变化过程也是父亲一生的浓缩,从父亲建造“台阶”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父亲”这一形象的丰富内涵。

图片
13
13 卖油翁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全文展示

卖 油 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三、主题概述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记叙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人外有人”的道理。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但手熟尔(“尔”同“耳”,罢了)

2.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指油勺)

(二)古今异义

1.睨之久而不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2.尝射于家圃

古义:曾经;今义:品尝,尝试。

3.尔安敢轻吾射

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三)一词多义

1.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箭的本领)

2.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

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四)词类活用

1.吾射不亦精乎(动词作名词,射箭的本领)

2.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五)特殊句式

1.倒装句

尝射于家圃。(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尝于家圃射”)

2.省略句

自钱孔入。(省略主语“油”,完整句子应为:“油自钱孔入”)

(六)成语积累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好办法。

五、鉴赏品读

1.第一段介绍了什么?

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

地点:陈尧咨家的空场子上。

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

背景: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因而“自矜”。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连用两个问句表现了陈尧咨怎样的性格特点?

先用一个疑问句,再用一个反问句,表现出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的性格特点。

3.卖油翁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表明了什么?

表明自己并非如陈尧咨所认为的“轻吾射”,呼应了上文对陈尧咨射技的评价,再次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也表现了卖油翁不卑不亢、沉着镇静的性格特点。

4.“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说明了什么?

说明陈尧咨看到卖油翁高超的技艺心服口服,认输了。

5.故事中只有两个人物,我们如果把题目《卖油翁》改成《陈尧咨和卖油翁》好吗?

不好。事端是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露出轻视的表情,陈尧咨就不会发问;事情又是由他解决的——以酌油技术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情绪。卖油翁的酌油表演,明显技高一筹,是作者详写的部分;陈尧咨的射技,作者以“发矢十中八九”一笔带过,是略写。再者,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自我炫耀 ,趾高气扬。卖油翁在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全 文 翻 译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今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比,他也凭着这种本领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也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他说:“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也是很精湛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非常)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艺)!”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铜钱孔中注入,但钱没有沾湿。于是说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图片
14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二、字音词义

修润:修改润色。

生疏shū:因长期不用而不熟练。

商酌zhuó:商量斟酌。

恳kěn切:诚恳而殷切。

譬pì如:比如。

朦méng胧:1.月光不明。2.不清楚,模糊。

累léi赘zhuì:指拖累、麻烦。

别扭:(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拖沓tà:形容做事拖拉,不爽利。

妥tuǒ帖:恰当,十分合适。

诲huì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三、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回忆叶圣陶先生写作治学和待人接物方面的典型事例,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的两种品行——待人厚,律己严。文章语言虽平实易懂,但其中对叶圣陶先生品行的刻画却感人至深。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交代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以及“我”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2):总写叶圣陶先生在品德方面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3~5):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6~8):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9):提倡人们思考和学习叶圣陶先生写话的主张。

五、鉴赏品读

1.第1段的“罩”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罩”在这里是“笼罩”的意思,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悲哀之深。

2.第2段中作者引用《论语》上的话有什么作用?

引用《论语》上的话,将孔夫子自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和叶圣陶先生“偏偏做到了”进行对比,强调叶圣陶先生品德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

3.“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修改文章时谦虚而恳切的态度,表现出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质。

4.“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与人告别时的真诚,表现出叶圣陶先生在日常交往中待人厚的特点。

5.叶圣陶先生对“文风”方面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简洁。因为不简洁就会使文章既累赘又别扭,还违背常理。

6.作者记叙叶圣陶先生要求出版社统一“做”和“作”用法的事例,目的是什么?

意在表明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用语极其重视,力求完美,并以身作则的特点。

7.结尾段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内容上,点明了作者对学习、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结构上,总结全文。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对叶圣陶先生的品行、业绩进行赞扬,但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赞扬与敬佩之情。

8.这篇文章是如何表现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的?请举例阐述。

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总述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然后分别从“待人厚”和“律己严”两个方面展开叙述。在分述叶圣陶先生这两方面品德的过人之处时,作者并非空泛地议论,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鲜活的事例来再现人物,使人物具有鲜明的形象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①“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用“单一的儒”来评价叶圣陶先生,为叶圣陶先生的品德定下基调。

②“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作为段首中心句,本句概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德影响之广,引出了叶圣陶先生给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及和“我”商量修改文章事宜的事例。

③“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先记叙叶圣陶先生真诚地给“我”回信的事例,然后在段尾用议论句总结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德。

④“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先举叶圣陶先生在文风方面重视“简洁”的事例,在段尾用此议论作结,显得自然。

⑤“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先在段首用议论句表明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的品德,然后用事例加以佐证。点拨:此题旨在让同学们理清本文思路,应抓住各段中的关键语句来分析。

第二题

“双层的悲哀”指旧年将逝,叶圣陶先生去世。文中有许多类似的含义丰富的句子,如“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一句中用了两个“悲伤”,其含义不一样,前面一个“悲伤”是指叶圣陶先生为“我”的生活处境感到伤感,后一个“悲伤”是指“我”为这个社会缺少像叶圣陶先生这样待人厚的人而伤感。

第三题

叶圣陶的这种“写话”的主张,是我们每个学习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写话”就是启示我们在平时的说话和写作中,做到“平易自然,鲜明简洁”“念,顺口,听,悦耳”“可简就绝不该繁”。本文的写作风格和叶圣陶先生的“写话”主张是一致的。本文在写作上叙述平实,语言简明而有条理,又不失其深致。本文的文意转换处,下笔就极其简明。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又如“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些文意转换的地方,作者都以一句话完成了转换,简洁有力。

第四题、第五题

略。

图片
15
15 驿路梨花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彭荆风(1929—2018),江西萍乡人,作家。其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芦笙吹响的时候》《今夜月色好》、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报告文学《覆盖再覆盖》等。

二、字音词义

寨zhài:村寨,四围有栅栏或围墙的村子。

撵niǎn:1.驱逐,赶走。2.追赶。

扛káng:阿用肩膀承担物体。

驿yì路:驿道。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陡峭qiào:(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露宿:在室外或野外住宿。

竹篾miè:劈成薄片的竹条。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悠闲:闲适自得。

修葺qì:修理(建筑物)。

晶莹:光亮而透明。

折损:损失。

三、主题概述

小说通过描述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8):写“我”和老余在陡峭的山中的梨树林边见到一座小茅屋。

第二部分(9~12):写小茅屋的情形及“我”和老余身体的疲劳、饥饿消除之后,怀着感激的心情猜测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第三部分(13~27):写“我们”遇到瑶族老人,解开误会,引出哈尼小姑娘梨花。

第四部分(28~36):写“我们”遇到梨花的妹妹。

第五部分(37):引用诗句,点明文题。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

五、鉴赏品读

1.开篇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挨”“延伸”“消失”由近及远,描写出了山峦的层叠和一望无际;“迷茫的暮色”又表明“我们”行进山中已经到了傍晚时候。这样描写山峦,表明时间,衬托出“我们”焦急的心情,为下文“小屋”的出现做铺垫。

2.小茅屋的主人为过路人准备了哪些必需品?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具有怎样的品质?

床、水、干柴、米、盐等。从中可以看出主人热情周到、乐于助人的品质。

3.第12段两人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两人的对话既表现出对这家主人的感激之情的深厚,又在行文上照应前文设置的悬念;“可能”表现老余语气的不肯定,又深化了前文设置的悬念。

4.第24段中的语言描写属于什么记叙顺序?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插叙。表现出小屋帮助了很多行路的人,意义重大。“我们”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名叫梨花,既表现了老人非常感激小屋主人的心情,又在行文上照应前面设置的悬念,似乎已经解开了这个悬念。

5.写“我”的梦境有什么作用?

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表现出了梨花姑娘的无限美丽。情深才会成梦,“我”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描写,表现了“我”对她的衷心赞美。

6.小说怎样结束全篇,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

是以姑娘和梨花并提、引用诗句来结束全篇的。“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洁白的梨花”并提,互相辉映,以梨花衬托小姑娘,赞美学习雷锋、照管小屋、帮助路人的小姑娘,宛如洁白的梨花,心灵纯真美好。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结尾,既照应题目,更表明“处处”都有这样美如梨花、助人为乐的小姑娘,学习雷锋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大大开拓了作品的境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7.本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动。这属于什么写人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什么样的效果?

对于解放军和梨花姑娘,作者运用了间接描写的方法。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把故事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一个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大大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我”和老余:投宿,给屋顶加草,挖排水沟。

瑶族老人:专门给小茅屋送粮食并与“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

一群哈尼小姑娘:照料小茅屋。

解放军战士:盖小茅屋。

梨花:照料小茅屋。

小茅屋的照料者和建造者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第二题

文章围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设置了两次误会和三个悬念。两次误会:当“我”和老余见到瑶族老人时,误认为他是小茅屋的主人,这是第一次误会;后来见到一群哈尼小姑娘时,误认为她们是小茅屋的主人,这是第二次误会。三个悬念:“我”和老余一看见小茅屋出现在梨树林边时,心想: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这是第一个悬念。“我”和老余碰见前来送粮的瑶族老人,老人也不是小茅屋的主人,使“我们”产生“到底谁是房子的主人”的疑问,这是第二个悬念。当哈尼小姑娘告诉“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建造的时候,“我们”不禁会想:解放军为什么要建造这房子呢?这是第三个悬念。两次误会和三个悬念的设置,使文章收到了回环往复、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第三题

第一问:①“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实写梨花,以自然环境美烘托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之中。②“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虚写梨花,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③“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以花写人,以花映人,写出了花的美,更突出了人的精神的美,表达了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

第二问:“驿路梨花”这个标题一语双关,字面上指驿路上的梨花,实指梨花其人,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这是以物喻人,使自然界的梨花同小茅屋的主人相互辉映。在内容上点出了雷锋精神像梨花一样处处开放,从而深化了主题。

第四题

略。

图片
16
 16 最苦与最乐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二、字音词义

失意:不得志,不如意。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qì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监督dū:察看并督促。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海阔天空:像大海那样广阔,如蓝天那样空旷,形容开阔,无拘无束,亦比喻言谈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悲天悯mǐn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三、主题概述

这篇议论文运用精辟严密的论证、凝练流畅的语言,从最苦与最乐两个方面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文章思想深刻,格调高雅,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表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论证“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

第二部分(4):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5、6):论证“人生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五、鉴赏品读

1.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呢?

(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2.在文中找出与责任相关的句子。

①对人的责任: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

②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③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3.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有何作用?

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告诉大家,那些圣贤、豪杰皆是极有责任感的人,正因为他们喜欢把什么都揽在身上,所以会终身都背负重担,但他们却能以此为乐,从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4.最后一段的引用摆出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预设出可能存在的反对说法,并将其提出来讨论,一来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论证更加严密;再者也可以借此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5.本文的语言风格凝重却并不呆滞,而是轻捷自如,有一股灵动之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种灵动表现为多种句式、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就句式而言,有陈述,有设问,有反问,有感叹;有肯定句,有否定句;有主动句,有被动句,有“把”字句,有述宾谓语句。就表达方式而言,有议论,有叙述,有抒情。就论证方法而言,第1段用的是演绎论证中的选言证法,第2段用的是归纳论证,其他许多地方都用了引证法。单就引用而言,文章就用到了古语、俗语和名人名言,而且每次引用的具体表达都不一样。例如:引用“如释重负”时,作者说“古语说得好”;引用“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时,作者说“俗语亦说”;引用“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时,作者用了“曾子还说哩”,一个“哩”字,轻灵之气何其足也!有时又把引用和论证的话语十分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6.本文标题是“最苦与最乐”,为什么在论述什么是“最苦”时用了两段,而在论述什么是“最乐”时只用了一段?

作者给“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这个分论点提供的论据是“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原来作者所谈的快乐是与痛苦分不开的,或者说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的。正因为这样,在谈快乐的时候便必须联系到痛苦,也正因为这样,既然第一部分已经用了不少笔墨谈痛苦,那么第二部分谈快乐就无须再多用笔墨,而只要说清快乐与痛苦的关系就行了。

图片
17
17 短文两篇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和背诵提示

《陋室铭》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此篇需背诵。

《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此篇需背诵。

二、全文展示

陋 室 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 莲 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主题概述

《陋室铭》: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赞美简陋的居室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爱莲说》:本文通过将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的风气与自己独爱莲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委婉地批评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表达了作者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情怀。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惟吾德馨

古义:德行美好;今义:散布得远的香气。

2.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形体、躯体;今义:形状。

3.亭亭净植

古义:树立;今义:植物,种植。

4.宜乎众矣

古义:应当;今义:合适。

(二)一词多义

1.濯清涟而不妖(清澈)

香远益清(清芬)

2.香远益清(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远处)

(三)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

2.有龙则灵(名词作动词,神异)

3.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蔓延到)

4.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扰乱)

5.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6.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生藤蔓)

7.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生枝茎)

8.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

(四)重要虚词

1.之

①无丝竹之乱耳(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②无案牍之劳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③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④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⑥花之隐逸者也(助词,的)

2.而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连词,表转折,却)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连词,表转折,却)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斯是陋室。(“是”表示判断)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者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

3.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后面省略介词“于”)

(六)成语积累

1.案牍劳形: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2.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也不旁生枝节,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不芜杂。

五、鉴赏品读

1.《陋室铭》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

开头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喻陋室,由虚到实,十分自然地引出陋室。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

3.《爱莲说》作者眼中的“莲”具有哪些君子品质?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不随世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总括莲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

4.说说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5.这两篇文章在写作特色和思想内容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在句式上,两篇短文都讲究对仗,运用对偶等修辞手法,骈散结合、节奏分明、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悦耳。

在写法上,这两篇短文都对寄托情感的事物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写。《陋室铭》从陋室的居住环境、交往的人物和日常生活情趣等方面由表及里地刻画陋室主人高洁的情操;《爱莲说》则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风度等方面来比喻君子的品行。

在立意上,这两篇短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陋室铭》借“陋室”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爱莲说》借赞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

 全 文 翻 译

陋 室 铭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息就显得灵异。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只是我(居于此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满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世俗繁杂的音乐搅扰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爱 莲 说

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从积存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的莲花, 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部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清幽,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但不可轻易地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图片

18
18 紫藤萝瀑布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紫藤萝瀑布》,等等。

二、字音词义

瀑pù布:从悬崖或河床纵断面陡坡处倾泻下的水流。

迸bèng溅:向四处飞溅。

挑逗:逗引,招惹。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繁密:多而密。

笼罩: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

枯槐huái:已经枯萎的槐树。

遗憾hàn:指不满意、悔恨、不甘心的事情。

忍俊不禁jīn:忍不住笑。

仙露琼qióng浆:比喻酒非常鲜美;文中比喻花朵中装的露水。

三、主题概述

课文描述了紫藤罗花盛开的胜景,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赞花之情,由此赞美了新时代开创的新生活、新气象,阐释了花和人的不幸时有发生,而生命长河则永动不息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惜时而行、焕发活力的积极情怀。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7):赏花。写紫藤罗花盛开的状貌,抒发“我”赏花的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8、9):忆花。写紫藤罗的芳香引出“我”的回忆。

第三部分(10、11):悟花。写“我”由眼前繁盛而茂密的紫色瀑布思考领悟到的人生哲理。

五、鉴赏品读

1.文章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不由得”三个字,突出了作者的惊讶程度;“停住了脚步”是因为作者被紫藤萝花盛开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这句话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为下文写紫藤萝花的盛开设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赏析“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这句话。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生动形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生长繁茂和气势盛大。

3.“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品析“挑逗”一词的好处。

“挑逗”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在阳光下盛开的风姿,把紫藤萝花的活泼、顽皮、可爱表现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

4.品析“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这句话。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状写花串和花朵的“推”和“挤”,突出了它们的“活泼热闹”,表现了紫藤罗花的勃勃生机。

5.“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将“花”喻为“帆”,将“萼”喻为“舱”,形象地描绘了花的外形,富有动感;又将“花”喻为“笑容”,用“忍俊不禁”拟写花朵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儿的美丽可爱。两个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展示了其生机勃勃的特征。

6.如何理解“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这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香气”化作可见的“浅紫色”,把嗅觉之感用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调动了读者的想像力,巧妙地写出了花香给作者带来的缥缈轻柔的感受,也照应了上段作者感受到的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7.如何理解“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联系”?

含蓄地写出了花谢架毁的原因:观念的陈腐与社会的动荡。这里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在当时狭隘的社会思潮影响下,人们做出的一种极端的判断。

8.课文第8、9两段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对比手法,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与眼前这一片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进行比较,从中曲折地反映出时代发展变化、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这样写为引出下文作者的深入思考做了铺垫。

9.如何理解“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把花和人遇到的不幸放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认识,立意高远,人和花都会遇到各种不幸,而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繁衍发展是无限的、永恒的,生命长河的流淌是永无止境的。

这句话点明主旨,由花及人,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对生命的美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挑战,创造美好的生活。

10.结尾处“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我”从花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心中的失落、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引人深思。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眼前的紫藤萝繁盛、耀眼,让作者心中充满对生活的希望。回忆中的紫藤萝则是作者心底的痛,弟弟的病,社会的打压,这给作者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痛。

“我”的心中本来充满了焦虑悲痛,当“我”看到眼前盛开的紫藤萝时,“我”停下了脚步,并从花身上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结尾之所以“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我”从中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和动力,振奋向前。

第二题

1.“张满”“绽开”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将静静开放的花朵写得更有生气,配合比喻的使用,细致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2.花香本是通过嗅觉才能感知的,作者却把它说成“浅紫色的”,给它增加可视性,又说“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写出了紫藤萝香气的柔美、温馨,表现出作者全身心沉浸在紫藤萝的花香中,抒发了作者对紫藤萝的由衷喜爱之情。“梦幻”一词表明作者对眼前景象的怀疑和不确定,由此过渡到对家门前那株紫藤萝遭遇的回忆。

3.花的生机,倾注到了人的内心,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花儿焕发出勃勃生机,让作者感悟到人生的美好,生命的顽强及永恒。

第三题

参考示例:人生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幸,遭遇不幸的时候,要坚强面对,以饱满的生命力,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我曾因生重病住院,耽误了学习,但我出院后加倍努力,逐渐把落下的功课补了回来,并且养成了更好的学习习惯,比以前更加珍惜时间了。

第四题、第五题

略。

图片
19
19 一颗小桃树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出生,陕西省丹凤县人,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主要描写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西北农村的变革,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代表作品有《废都》《满月儿》《秦腔》《白夜》等。

二、字音词义

忏chàn悔: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并决心改正。

矜jīn持:庄重;严肃,拘谨;拘束。

执着zhuó: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

服侍:伺候,照料。

猥wěi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幼稚zhì:1.年纪小。2.形容缺乏经验,不老练。

颤chàn抖:哆嗦,发抖。

赤裸luǒ:1.(身体)裸露。2.比喻毫无遮盖掩饰

血气方刚: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轰轰烈烈: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

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三、主题概述

作者借一颗小桃树的顽强生长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和情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小桃树”象征青年一代,通过对“小桃树”艰难的成长历程的生动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中成长的真实历程,表达了他们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引文,交代“我”写小桃树的缘由,表达“我”对小桃树的深情。

第二部分(2):描写眼前的情景,写开花的小桃树经受风雨磨难,抒发怜悯、痛心、惋惜、自责、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

第三部分(3~8):回忆小桃树艰难曲折的生长过程。

第四部分(9~14):又回到眼前的景象,描绘小桃树与风雨搏斗的情形。

五、鉴赏品读

1.如何理解“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这句话的内涵?

“我”常想写,却一直没写,所以感到内疚,要忏悔;现在“该给它写”了,所以感到安慰。

2.文章第1段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暗示“我的小桃树”有特殊的经历、特殊的含义,以点明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写法上,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作者是怎样写眼前大雨中的小桃树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将小桃树在风雨中受难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瘦了许多呢”形象贴切,“容颜全然褪尽了”令人痛心,表达了作者对小桃树遭受风雨摧残的同情。

4.“它长得很委屈”有什么深刻含义?

表面是说它生长的环境不好,在一个墙角里,不能茁壮成长,实际暗示作者自己从小生活在小山村的环境里,孤陋寡闻,直到进城里上学,才知道山外的天地。

5.作者一开始说埋桃核是“蓄着我的梦”,后来又说“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这些话应当怎样理解?

在奶奶的教育下,作者从小就萌发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有着美好的理想,随着小桃树的长高,这种愿望和理想也更加强烈了。

6.第7段中作者明写自己的经历,和“小桃树”有什么联系?

作者少年时代努力奋斗,胸怀大志,很像“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的小桃树,充满向上的朝气,小桃树就是自己的化身。

7.为什么要写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及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

这里运用衬托的手法,通过写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及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火灼灼”的开花景象,来反衬小桃树花瓣的单薄和样子的猥琐。

8.文章最后一段说“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是什么意思?文章以此结尾,有什么含义?

这句话表示“我”对小桃树充满信心,相信它耐得住风雨,经得住挫折,最终会成为大桃树,结出果实。

文章以此作结具有深刻含义:小桃树的顽强生命力让作者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念。尽管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是,作者坚信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一定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

9.联系全文分析作者的梦是什么?

课文中作者多次提到自己的梦,较明确的有两处:一是孩提时代埋桃核,“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二是到城里上学前夕,桃树两尺来高的时候,那“梦是绿色的”。结合全文可以得知作者的梦是指幸福美好的未来。

图片
20
 20 外国诗二首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未选择的路》作者是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他的诗歌从农村生活中汲取题材,他更是被誉为“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二、字音词义

瞬shùn息:一眨眼、一呼吸,形容极短的时间。

怀恋:动词,怀念依恋。

涉shè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萋qī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幽寂jì:幽雅寂静,形容孤独寂寞。

三、全文展示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四、主题概述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运用劝说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要正确对待,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五、鉴赏品读

1.如何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假如”二字?

作者把真实的压迫和束缚说成“假如”,表现了他不屈的精神、顽强的意志。诗人以饱满乐观的情绪在劝告自己,更是在鼓舞斗争中的其他人。

2.怎样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怎么办?面对这个大家都会碰到的问题,诗人的劝说首先是“不要悲伤”,因为悲伤会吞噬一个人的斗志,让人一蹶不振;然后是“不要心急”,因为凡事都有一个过程,风浪的平息需要时间,花朵的绽开更需要时间,焦虑、着急是于事无补的,必须学会忍耐和等待。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一方面,它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它说明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使人生更加精彩。

4.《未选择的路》中的“两条路”有什么含义?

“两条路”表面上是指自然界的道路,平坦笔直的大路和荒凉幽寂的小路;深层意义上是象征两种人生之路、两种生活方式、两种人生的理想和追求。

5.诗人选择的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会“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是说野草丛生,人迹罕至,说明这条路很少有人涉足。“更诱人,更美丽”是因为这条道路相对来说更加坎坷与危险,充满挑战,诗人选择这条路是想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那样的人生可能会更精彩,不会留下遗憾。

6.《未选择的路》结尾一节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与开头呼应,在多年以后,回顾自己当初的选择也许会“轻声叹息”,为未走那条路而感到深深的遗憾。诗人表面上写的是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象征着人生之路,人生的道路虽有千万条,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一旦选择了,就无法回头。

图片
21
21 古代诗歌五首 
 预 习 重 点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zǐ)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他的诗思想进步而充实,语言刚健而质朴,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

二、背景与主题

69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陈子昂接连进言,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遇此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jì)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悲歌。全诗并未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只是抒发了登台感慨,语言苍劲奔放,语调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和苦闷悲愁的情怀。

三、诗歌赏析

1.参考译文

向前看不到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往后看不到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想到广阔天地的无穷无尽,我独自悲伤,热泪纵横!

2.这首诗歌的句式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比较短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每句六字,四个停顿,音节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诗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诗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什么作用?

突出时间之绵长,从时间角度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

图片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篇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代表作品有“三吏”和“三别”,其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背景与主题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曾在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漫游,故有此作。

诗歌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三、诗歌赏析

1.参考译文

泰山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它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聚集到泰山,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睁大眼睛,归巢的飞鸟都能尽收眼底。(我)定要登上顶峰俯瞰众山,(那时)众山都会显得低矮渺小。

2.诗人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回答。

“阴阳割昏晓”一句写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荡胸生曾云”一句写细望泰山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峻;“一览众山小”一句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小,虚写泰山之高。

3.颔联中“钟”和“割”有什么表达效果?

“钟”字将大自然人格化,写出了造物者对泰山情有独钟;“割”字,是夸张的说法,极言泰山之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突出了泰山高耸入云、遮天蔽日的形象。

图片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一、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雄健峭拔,其诗遒劲清新。

二、背景与主题

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的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诗作通过描写登飞来峰远眺时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诗歌赏析

1.参考译文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就可以看到旭日初升。我不怕浮云挡住远望的视线,因为我站在山峰塔顶的最高处。

2.品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描写峰上古塔之高;第二句虚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怀。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你如何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议论;表面写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睛,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山峰。实际包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从而使人认识到: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应该着眼于未来。

图片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一、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力主北伐,忧怀国事。代表作品有《示儿》《诉衷情》等。

二、背景与主题

此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北伐失败,陆游被罢归故里。对照诈伪的官场,家乡淳朴的生活令作者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貌似闲适,却始终忧怀国事,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吻合,于是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诗歌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图,诗人陶醉在山西村的人情美、风景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反映了诗人乡居时的悠闲惬意之情。

三、诗歌赏析

1.参考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我走在山路上)山峦重叠,溪水曲折,(草木茂盛,迷蒙一片)好像没了路,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2.首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气氛?

“莫笑”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之情。“足”字表现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此联渲染出农家丰收之年一片欢乐的气氛。

3.颈联描绘了怎样的风土人情?

写出了山西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村中人穿着朴素正是民风民俗的体现,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美好愿望的企盼使整个乡村洋溢着生机和喜庆氛围。看到这些情景,诗人感到新奇和亲切。

4.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的喜爱和恋恋不舍。这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游兴十足,游意不尽。一个热爱山村秀美景色,与村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诗歌言虽尽而意无穷。

图片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二、背景与主题

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朝廷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这是第五首。

此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三、诗歌赏析

1.参考译文

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2.赏析诗歌的后两句。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3.诗中诗人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二句写离愁别虚已经充塞天地,抒发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愁苦郁闷;第三、四句借“落红护花”表明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图片
22
22 伟大的悲剧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二、字音词义

拽zhuài:拉。

昔xī日:往日,从前。

辜gū负:使别人或者自己对自己或者别人的希望落空。违背了别人的好意,希望。

凛冽liè:寒冷得刺骨。

吞噬shì:吞食。

疲惫bèi:极度困倦,没有精神。

钦佩pèi:敬重佩服。

鲁莽mǎng:说话做事不经过考虑;轻率。

保佑yòu:指企盼有宗教信仰的人称神力保护和帮助。

厄è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拯zhěng救:指援助使其脱离危难,危险。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姗shān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忧心忡chōng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担心。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海市蜃shèn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

三、主题概述

课文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们在南极探险归途中悲壮罹难的描写,歌颂他们不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值得所有人悼念和崇敬。本文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写斯科特一行满怀欢喜地奔向南极点,却发现有人捷足先登,只要失望地返回并为胜利者作证。

第二部分(4~13):写五位探险队员一个个悲壮地逝去。

第三部分(14~16):英雄的遗体被安葬,他们受到英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悼念和崇敬。

五、鉴赏品读

1.第1段中的“拽”字有何表达效果?

“拽”把心情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探险队员迫不及待冲击终点的激动心情。

2.“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用鲁滨逊的想法与斯科特一行人的想法形成类比,写出他们发现有人捷足先登但又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的侥幸心理,表达了他们痛苦、极度恐惧的心情。同时这里的忐忑心情与上文激动的心情形成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悲剧性。

3.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们的极度痛苦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

4.结合第4段思考,为什么说“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

①返回的路途中最大的危险是不能偏离自己原来的脚印,以免错过贮藏点;②漫天的大雪;③他们缺乏初来时的充沛精力。

5.既然是“勇敢者”作者为什么又说他们是“鲁莽”的?

“鲁莽”一词本来指做事草率,不加思考。这里是贬义褒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怜惜之情。从大自然方面来看,他们是“鲁莽”的,而在人类的眼中他们却是真正的英雄。

6.“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从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驱使他们带上埃文斯的是人性、友情,驱使他们抛弃埃文斯的是生存的需要。的确,一切在生存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在离死神咫尺之遥的地方,他们求生的愿望是多么强烈。然而曾经的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又使他们无法做出残忍的抉择。这些句子将取和舍的关系表达得十分透彻,他们除了承受巨大的身体痛苦之外,还要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

7.写奥茨走向死亡,其他人不敢劝阻,这和上文他们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这里不敢劝阻,并非胆怯,而是因为令人绝望的无助和无奈。面对漫天的暴风雪,所有人都自身难保,对奥茨也爱莫能助。奥茨选择英雄式的死亡,大家只能理解、尊重他的选择。

8.“心中的海市蜃楼”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何作用?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严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更加增强了悲剧效果,给人以心灵的冲击。

9.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斯科特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们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们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从而变得无比高尚。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就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照应了题目。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悲”在于:“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概括起来说,即“死亡之悲”“失败之悲”“做证之悲”“世人之悲”。

“伟大”指探险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格和精神的魅力。探险家们坚毅、执着,敢于挑战自我,敢于为事业而献身,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

第二题

1.在这里,作者是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示例: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的探险行动带给人的精神价值及科研贡献,并不因为第一第二的差别而产生大的差别,他们同样也是英雄。事实上,作者本人也并不认同这种看法,因为作者为斯科特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也十分佩服其行为。

2.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做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3.奥茨是一个不愿意拖累大家,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人,他具有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略。

图片
23
23 太空一日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杨利伟,1965年6月21日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特级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他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二、字音词义

炽chì热:温度高,极热。

轮廓kuò: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俯瞰kàn:从高处往下看。

遨游:漫游,游历。

严谨jǐn:严密谨慎。

稠chóu密:多而密。

五脏六腑fǔ: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

三、主题概述

本文借助四个小标题,条理分明地讲述了“我”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一日中遇到的各种意外并最终顺利完成任务,返回地球的经历,表现了航天工作者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可贵的敬业精神,表达了“我”对亲友、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骄傲、自豪之情。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17):叙述了火箭起飞时“我”紧张的心理以及及火箭产生共振时“我”经受的痛苦。

第二部分(18~29):叙述了“我”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上的景致及太空中类似棉絮状的物体,表现了“我”作为航天员科学、严谨的态度。

第三部分(30~39):叙述“我”在飞行过程中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和听到神秘的敲击声。

第四部分(40~67):叙述“我”回航时惊心动魄的过程。

五、鉴赏品读

1.品析“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的表达效果。

“几秒钟”表明时间之快,“上千吨”写出了数量之多,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了火箭起飞时的温度之高。

2.“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这是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准确细腻地写出了火箭起飞时,作为中国首飞的航天员的“我”当时的紧张状态。

3.第12段从叙述顺序上看属于哪种顺序,有何作用?

插叙。插入“我”飞回地面向工作人员描述火箭共振过程及地面工作人员改进火箭技术工艺的内容,使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4.简要概括“我”在载人飞船上看到的情景。

①看到地球呈一段弧状;②看到地球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③特别仔细地分辨了中国各个省的方位;④俯瞰了首都北京;⑤看到了太空中类似棉絮状的物体。

5.作者特别交代在飞船中特意俯瞰首都北京的细节,说明了什么?

表明了作为中国航天员的“我”对祖国的热爱,对战友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6.“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作者为什么用单独的一段将飞船停住的时间详细地写出来?

这个时间是有历史性纪念意义的。这是人类探索太空史上的一次重大成就,“神舟五号”成功的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同时表明我国航天技术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作者来说,也是值得骄傲和纪念的时刻。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①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26秒共振。——杨利伟感到异常难受,认为自己要牺牲了。

②飞船刚进入轨道时,产生了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杨利伟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想象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以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

③飞船返回时,产生了近4G的过载。——杨利伟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心理上没有紧张。

④飞船返回时,左右舷窗出现了裂纹。——杨利伟先是感到害怕,然后通过观察发现属正常现象。

第二题

示例:杨利伟在文中特意交代自己在飞船上没有看到长城的细节,因为一直有个传说,认为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他通过亲身实践后证实在太空中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单体建筑;回到地面后,杨利伟在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模拟的那个太空神秘声音后,仍不能确定,最后也没有签字。

第三题

1.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地面工作人员看到“我”安然无恙时的激动之情,也暗示了地面工作人员在火箭共振时对“我”的担忧。

2.这个细节描写,表明了作为中国航天员的“我”对祖国的热爱,对战友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确认自己安全返回地面时的喜悦之情。

第四题

略。

图片
24
 24 带上她的眼睛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

刘慈欣,1963年6月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不能共存的节日》《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2015年8月23日,他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二、字音词义

点缀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蒙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常用来表达视线或者心理状态不清楚。

闲暇:闲空。

凸现:清楚地显现。

拍摄shè:是用摄影机﹑录像机把人、物的形象记录下来。

蔚wèi蓝:像晴朗的天空的颜色。

合拢lǒng:合到一起;闭合。

吟唱:吟咏歌唱。

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

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心有灵犀xī:指彼此心意相通。

天涯海角:形容极偏远的地方。

三、主题概述

小说叙述了“我”带着一位被困地心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地航员的“眼睛”(即传感眼镜),去草原呼吸新鲜空气,看小花,嗅花香,感受小溪的清凉,看月亮等,表现了这位女地航员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呼唤人们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珍视生命,珍爱所拥有的一切。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5):故事的开端。“我”要去度假,但主任要求“我”带一个小姑娘的“眼睛”一起旅行。

第二部分(6~24):故事的发展。写“我”带小姑娘的“眼睛”去她起航前去过的地方所见到的事物。

第三部分(25~45):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我”发现了小姑娘的真实身份,并补叙“落日六号”失事的情况。

第四部分(46、47):故事的尾声。“我”挂念小姑娘,带有无限的伤感和咏叹。

五、鉴赏品读

1.本文开头,“眼睛”还能被人单独带走,这样写有何作用?

开门见山,直奔故事主题;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在我意识深处,也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也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表明“我”由过去对自然的漠视到感觉的复苏,暗示小姑娘的行为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3.第32~43段从记叙顺序上看,属于何种顺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插叙。交代了“落日六号”的失事过程,解开所有的疑惑和悬念,使情节更加完整,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

4.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以一个安慰着“我”的想法收束全文,深化了主题,暗示小姑娘的经历、品质彻底改变了“我”,“我”会带着小姑娘的精神更好地生活。

5.文中是怎样刻画“我”的形象的?“我”对于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文中对“我”的性格刻画,多是从对“我”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中体现出来的。“我”毫不介意带上女孩的“眼睛”,表现出“我”豪爽的性格,却也因此缺乏耐心,而女孩无意中却成为“我”的老师,让“我”眼中的世界与以前有所不同。“我”的转变表明“我”的心地善良,只是一直以来被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与女孩之间性格的对比,凸显出文章主题,呼唤人们关注生活,回归最本真的美好。

图片
25
25 活板 
 预 习 重 点

一、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

沈括(公元1031-公元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

二、全文展示

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三、主题概述

课文通过介绍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卓越的创造精神。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冒之【

古义:涂盖,敷上

今义:向外透,冒失,冒充等

2、一板已自布字【

古义:另外

今义:自己

3、文理有疏密【文理

古义:木材的纹理质地

今义:文章内容、词句等方面的条理

4、药稍熔【

古义:文中所提到的松脂、腊等物

今义:药品

5、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布衣

古义:平民

今义:衣服的一种

6、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古义:框子

今义:规范

(二)一词多义

 

1、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用来)

2、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用)

3、以一铁范置铁板上(把)

1、唐人尚未盛为之(使用)

2、皆为板本(是)

3、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被,介词)

4、未为简易(算是)

5、又为活板(发明)

6、每字为一印(刻)

7、不以木为之者(刻制)

8、满铁范为一板(当作)

9、极为神速(助词,加强语气)

1、其法 (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指铁板)

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代词,指排好的字模)

4、其印自落(代词,那些)

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代词,毕昇的)

1、唐人尚未盛为之(代指“板印书籍”)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代词“这”)

3、冒之/持就火炀之/更互用之(代指“铁板”)

4、以纸帖之/木格贮之(代指不用的字模)

5、旋刻之(代指“奇字”)

6、不以木为之者(代指活字模)

7、以手拂之(代指字模)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通“以”,介词)

2、一板已自布印(已经,副词。下文“第二板已具”中“已”同此)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用雕板,名词作状语)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雕板,名词)

1、若止印三二本(印刷,动词。下文“板印书籍”、“五代时始印五经”、“欲印”、“若印数十百千本”、“此印者才毕”中“印”同此)

2、每字为一印(字印,名词。下文“乃密布字印”、“每一字皆有数印”、“每字有二十余印”、“其印自落”、“其印为群从所得”中“印”同此)

1、持就火炀之(用火,动词)

2、火烧令坚(用火烤,名词作状语)

1、瞬息可就(可以)

2、高可二黍许(大约)

若只印三二本(如果)

不若燔土(像)

1、则以纸帖之(用标签标出)

2、每韵为一帖(类)

1、持就火炀之。(靠近)

2、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完成)

一板已自布印(另外)

其印自落(自己)

(三)词类活用

 

1、印书籍

【板】名词作状语,用雕版

2、五代时始五经

【印】名词作动词,印刷

3、烧令坚

【火】名词作状语,用火

4、再令药溶

【火】名词作动词,用火烤

5、木格贮之

【木格】名词作状语,用木格

(四)特殊句式

省略句

1、火烧令坚。(省略宾语“字印”)

2、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省略介词“于”)

被动句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为……所”表被动)

五、鉴赏品读

 

1.全文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即时间顺序来写,其中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即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突出活版的主要特征“活”字。“活”字体现在活版制作印刷的全过程:字是活的——“每字为一印”;排版是活的——“密布字印”;印刷是活的——“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更互用之”;字印数目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做法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拆版是活的——“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2.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 刻字  ),所用的原料是( 胶泥  ),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 令坚 )

3.活板排版六个步骤:答:设置铁板→ 纸灰冒之 → 板上置铁范 → 密布字印 → 持就火炀之 →按平版面

4.全文突出了活版的主要特征在“活”字,这个“活”字贯穿活版制作印刷的全过程,分别是哪些方面?

答:字活:每字为一印;排版活:密布字印;印刷活:更互用之。字印数目活:每一字皆有数印。做法活:奇字旋刻。拆板活:火令药熔。

5.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用原文回答。

答:(1)更互用之。(2)每一字皆有数印。

6.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

答:刻字——制版——排版——印刷。

7.用文中词句回答:

(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薄如钱唇。

(2)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字平如砥。

(3)活字印刷的特征是:极为神速。

(4)活版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活。

8.概括活板印刷的快捷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大量印刷速度快; ②排板速度快; ③添补新字速度快; ④拆板速度快。

9.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答: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详细介绍毕升发明的活板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10.说说“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的原因是什么。

答:如果只印刷两三本,那么,刻字排版的时间跟雕版印刷的功效是类似的,不能体现活字印刷的优越性。

11.用“燔土”做字印的优点有哪些?

答:优点是:质地均匀,表面平滑;不易粘连,容易拆卸。原文:“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顺序是什么?文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用自己的话分别把各个步骤的名称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对象:活板。顺序:程序顺序 步骤:设置铁板→ 纸灰冒之 → 板上置铁范 → 密布字印 → 持就火炀之 →按平版面。

13.文章在介绍活板之前,先用第一节文字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答:文章在介绍活板前,先用第一节文字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板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版印刷术作了铺垫。

 全 文 翻 译

 

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五代时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着。

微信扫码,在小程序内阅读
搜索标题,找到相应文字,可免费复制
赞(0) 打赏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